发现系列 是中国国家地理图书的王牌产品之一,继《发现四川》《发现内蒙古》《发现西藏》等书大获成功之后,为了更加全方位地展示宁夏这片富饶的土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旅厅发起 发现宁夏 100个*美观景拍摄地 活动,结合新媒体功能,通过地理六度信息诠释宁夏独特的景观与文化,同名图书《发现宁夏:100个*美观景拍摄地》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100个*美观景拍摄地为点、以宁夏的行政区域划分为面,将宁夏的美丽风景及其到达路线、经典风物,用摄影作品、文字介绍、原创地图等方式呈现给读者,让更多读者了解宁夏、爱上宁夏、探索宁夏。
《发现中国:丝路之旅》散发着浓浓墨香和缕缕诗韵,采撷丝路上唯美的风景,集锦史籍背景佐述的城堡宫阙、亭台楼阁、石窟浮屠等人文景观,尽心临摹丹霞深湖、冰川戈壁、大漠孤烟等地貌景致,以生动的笔风,带你去感受丝绸之路上汉唐之风,在陕西品味长安未央宫的沧池少府、大明宫的浮世锦绣,在甘肃河西走廊捡拾隋珠和璧遗落的光影,在河南武皇神都体验洛阳纸贵,在宁夏吟哦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朝天阙 的壮志满怀,在青海赏鉴雕骨为饰、琢玉以祀的西海屏风下之日月风华,在□□探访美池桑竹的香妃墓、西子捧心的天山天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的世外桃源 抑扬顿挫间,丝绸之路淡妆浓抹的千万种风情,已悉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读毕《发现中国:丝路之旅》,那条遥远的、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也并非遥不可及、难以
我们用了十二年,尽可能去遍我们想去的地方,把绝大部分收入 烧在了航班的引擎里 ;接下来,我们想再用一个十二年,把收入 烧在窑炉熊熊的火焰里 ,做出我们自己能够认可的作品。我们都相信,时间从来不曾辜负任何人 一本关于节气、关于手艺,关于内心成长的随笔集。旅行作家郭子鹰自《*好的时光在路上》的治愈系旅行哲学后,带来全新 二十四节器 慢生活冒险。十二年自助旅行后,人到中年开始学习做陶,打造私享器皿。历时七年,与泥土为伴,与时间同步,与自我对话,把日子过出 静默的力量感 。他的做陶心得,就是我们的治愈良方。 ※畅销百万册旅行随笔《*好的时光在路上》作者郭子鹰沉淀十年,转型力作 ※旅行是一场修行,做陶是一种修心,在无数次的失败与挑战中,认识自我,与生活和解 ※一对儒雅夫妻的中国风生活实验,自
《新西兰风情录》旨在以图片为主,尽可能地反映新西兰的风土人情,让人们对新西兰社会和人文环境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其选题在注重新西兰特色的前提下,兼顾新西兰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新西兰是个移民国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热潮中,很多中国人来到新西兰留学,之后又移民定居此地,他们如今已成为新西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和其子女无论是在上大学的比例上,还是在各行各业中,都为新西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现在的中国移民已成为新西兰除了欧洲移民和本地毛利民族外一支较大的族裔,是新西兰社会不能不提到和不能不重视的元素。《新西兰风情录》因此也会侧重介绍一些新西兰的中国元素。
这是一本颇为治愈的“闲”书,作者本是在旅途中偶然开始拍摄邂逅的猫咪的照片,不久却有效被这种软萌生物折服,转而开始有意寻找它们,渐渐地,这本书的内容就这样累积起来。猫咪增添了旅人的乐趣,治愈了旅人的孤独,让人觉得这些异国的城市和街道充满了温情。书中图片均出自作者之手,带有日式小清新的特点,辅以简短的随感性质的说明文字,将人们引向这些异国猫咪的世界。
阅读是一件时间的人类行为,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在多年的旅行和拍摄中将镜头对准正在阅读的人们,他们埋头阅读图书或是报纸,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从印度到古巴,从纽约到阿富汗。照片中的人,姿态放松,神情淡然沉着,但眼中却洋溢着光彩,因为他们正努力阅读,正在探索新的世界,正在发现和享受阅读的快乐。保罗 泰鲁(Paul Theroux)为本书所写的序言,简述阅读的历史,与麦凯瑞的影像相互辉映。
这里汇集了牛的老昆明城事,是不是了你的点赞——从苴兰城到云南府城的老城郭;从“昆弥”到春城的老地名;从“元十景”、“明六景”到“清八景”的老城景;从教化、讽官、山水到惊悚的老街名;从警察敲门开店、修建环城马路到“大昆明规划”的老市政;从东西寺塔、金殿、讲武堂、龙公馆、“一颗印”到梁林“爱情样板房”的老建筑……
从2011年开始,他就一头扎进神农架,爱上了世界上美丽的猴子——神农架金丝猴。佘明建是一位企业家,但是,他对摄影艺术的追求,比许多职业摄影家还要执着、还要虔诚。恰恰因为他不是以摄影为谋生的手段,因此,他对摄影艺术有着纯粹的尊重与敬畏。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是对艺术持有虔诚、尊重、敬畏之心的。法无定法,艺无止境。人类对艺术的追求,永远在路上。而明建这些年来,为了摄影,也常常在路上。他总是行走在世界上有魅力的地方,包括南极和神秘的复活节岛,拍摄了大量的作品。这些年来,他的兴趣或者艺术的焦点,逐渐聚集于生态、风光以及民俗。每一次满载而归,我都会惊喜地欣赏到他富有创意的新作。我多次建议他举办个人影展,但是,他总是说,再拍拍,再看看。终于有一天,等来了他的影展,不是世界各地奇
在《动物界的建筑师》中,英格?阿恩特为大家展示了动物的奇妙筑巢艺术。 从蜂鸟的精巧巢穴到动物界美丽的建筑物——珊瑚礁,人们无不为它们的巧妙构造感到惊叹。除了精美的图片以外,本书还为大家讲述了很多生物常识和动物筑巢的精彩故事。您是否知道,蜘蛛织网要经过“严密部署”,这和它的生理基因息息相关吗?磁石白蚁的巢穴真的和太阳起落有关吗?另外,巢室的排列是否能够制造恒温的效果?快来浏览本书吧,还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您来慢慢开启。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开放的中国造就了亘古未有的艺术发展环境。就摄影艺术而言,无论在摄影语言的探索和完善方面,还是摄影的社会功能、艺术表现及观念传达上,都有众多很好的创作者涌现,他们与优选各地的摄影艺术家一起努力地探索和实践。可以说,中国的摄影艺术家是世界摄影艺术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摄影家的作品及其价值远远没能为优选所认识和关注。中国当代摄影的学术体系和发展脉络也还未能得到系统的梳理,摄影者的创作也经常被各类观点模糊的奖项所影响。《中国当代摄影图录》意在呈现众多的个体摄影创作案例,描绘出一幅三十年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全景画卷。这是一个必须去做的基础学术项目,也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未知的艰辛尝试。这个图录计划期望由众多对摄影艺术充满热情和责任感的人共同付
本书为“正青 未来——中国青年摄影师丛书”之一,是汇集的青年摄影师、社会工作者王久良近年来拍摄作品的作品集。从“城边”到“垃圾围城”,再到“塑料王国”,记录了作者利用影像手段追寻消费社会背后深层社会问题的足迹,更将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垃圾问题触目惊心地和盘托出,警醒世人保护环境的同时,更反思消费时代的发展歧路。此外,书中还有来自多家媒体对于作者创作的评论或采访,以及业界名家的高见。全书图文呼应书彰显了当此时代艺术家、摄影师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艺术命题和视觉责任。
解海龙是中国摄影界知名摄影家,他从1987 年开始关注中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状况,其拍摄的纪实照片《大眼睛》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标识。解海龙的希望工程专题影展在外产生了巨大反响,推动了希望工程的进程,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进而改变了中国众多贫困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解海龙从事摄影数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和非凡经历。这里不解海龙在拍摄希望工程专题时遇到的数十个感人的故事,还有解海龙在摄影路上的所思所感,以及他在摄影路上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展望…… 摄影早已融入解海龙的血液、生命之中。着眼现在,放眼未来,他关注的不只是“希望工程”系列专题,还有城市农民工、留守儿童、影像教育、扶持摄影人才…… 快跟着本书来一起品读解海龙在摄影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编著的《从黎明到黄昏》是《国家地理》关于摄影的一本精彩画册,本书侧重于摄影的光线,展现了光影塑造画面的魅力。从黎明到日出,从清晨到落日,画册中一幅幅精彩照片展现了中不同时间的光线的魅力,国家地理摄影师用相机将不同光线下的自然风光定格在照片中。 带着《国家地理》获奖作品的特质,每一个镜头传达着光线神奇的魔力,追随着太阳照过世界的每一处。《从黎明到黄昏》我们进入光线和生命的庆典。
《非洲的面孔(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30年人文摄影笔记)》从辽阔的非洲大陆上截取光影瞬间,展现了生命从摇篮到坟墓的发展演变。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全新而富有启发意义的视角。当这些照片汇集到一起时,我们便得到了非洲人民的群像,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经验,他们从中汲取力量,并在每一个个体身上散发出独特的光辉。非洲大陆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既有沙漠也有热带雨林,既有雪山也有大平原,这使得世世代代的非洲人民发展出了极其多样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尽管他们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但他们都继承了一种深刻的传统,即一种古老而独特的非洲精神,这种精神是这本卓越的书所要表达的核心。 “我们相信非洲各种社会文化有着共同的传统根基,这种根基是强大的,并且是值得赞扬的。”卡罗尔·贝克维斯与安吉拉·费歇尔这样写道
1951年6月13日,作为三人医疗小组的成员,作者随同张经武将军奔赴西藏拉萨,成为中央派遣的首批进藏医生,9月8日到达拉萨,1953年4月返回北京。 《拉萨影痕(1951-1953)》收录了作者1951-1953年赴藏途中,以及在拉萨行医、体察社会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藏和平解放后拉萨的真实社会面貌。同时也也想以此来说明:是新中国于1951年在雪域高原建立了有史以来首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医院!是新中国于1951年在雪域高原开始了消灭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贫苦藏胞缺医少药、自生自灭的悲惨生活状况。
1951年6月13日,作为三人医疗小组的成员,作者随同张经武将军奔赴西藏拉萨,成为中央派遣的首批进藏医生,9月8日到达拉萨,1953年4月返回北京。 《拉萨影痕(1951-1953)》收录了作者1951-1953年赴藏途中,以及在拉萨行医、体察社会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藏和平解放后拉萨的真实社会面貌。同时也也想以此来说明:是新中国于1951年在雪域高原建立了有史以来首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医院!是新中国于1951年在雪域高原开始了消灭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贫苦藏胞缺医少药、自生自灭的悲惨生活状况。
自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以后,荒木经惟每日在自家阳台朝着东方持续拍摄,记录下同一个街道场景的不同变换,集结出版了本书。“人生就是道路往复季节循环”,书中用108张珍贵的图片阐释了荒木经惟所要表达的这一思想。的折页对开编排方式,更加充分展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500px作为视觉中国集团旗下专业的国际化摄影社区,致力于为摄影师的分享、发现、售卖提供广阔平台。此次500px社区发动了300多个部落,从数千名摄影师的上万幅作品中,甄选出近200幅佳作,包含风光、人像、人文、城市、动物等各个摄影门类。在书中,摄影师亲自分享了见闻感受及照片背后的故事,让我们轻松欣赏摄影作品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摄影方向和创作灵感。这本书也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发生过的或有趣或惊险的故事,体悟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感受城市的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探索自然世界里无穷无尽的奥秘……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因此而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