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传统的学校不再是*的学习场所。说到学习,大家马上想到的不是 学校 ,而是 学习中心 。 针对当下诸多教育痛点,朱永新对未来教育趋势做出了预判: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同时,他系统整理了关于未来学习中心的八个问题。 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学习中心,谁来学? 学习中心,谁来教? 学习中心,学什么? 学习中心,怎么学? 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 学习中心,父母应该做什么? 学习中心,需要政府干什么? 朱永新认为,教育变革,虽然不像社会革命那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的色彩,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就可能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我们已经来到了教
小学是孩子学习和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早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本书作者是一位有12年亲子阅读经验和家庭教育指导经验的母亲,她将亲子阅读经验萃取成书,全书共10章,包括:畅游童话故事,放飞想象能力;趣读国学经典,读懂受益一生;品学名人传记,培养优秀习惯;沉浸游记文学,开阔孩子眼界;探究历史故事,照亮孩子未来 在这本书里,不仅有30种阅读方法,还有10种不同类型书籍的正确打开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快速掌握阅读方法。 没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家长。阅读本书,让孩子轻松爱上阅读,多读书、读好书。 本书可作为小学生家长的学习用书,也可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参考用书。
哼哼、唧唧、匆匆、嗅嗅是四个好朋友, 他们每天*开心的事就是出发去寻找心爱的魔法奶酪。 在一个幸运的日子,神奇的事发生了 他们发现了堆成山一样高的魔法奶酪! 可是 突然有一天,魔法奶酪全部消失不见了! 是谁动了奶酪? 嗅嗅早早就闻出事情不对了, 匆匆没有犹豫,立刻行动起来, 唧唧从不肯改变到积极行动起来, 哼哼固执地等着魔法奶酪恢复原状 《谁动了我的奶酪?(绘本版)》由原书作者斯宾塞 约翰逊的儿子克里斯蒂安 约翰逊提出创意并共同改编。这本配有精美四色插图的绘本版奶酪书,生动地为3-6岁的儿童讲述了奇妙有趣的 奶酪 的故事,还能帮助孩子们培养成长型思维,探索适应力的新可能,在 奶酪 的故事中与世界建立真实联系。
本书通过轻松简洁的文字、简单好操作的指南,从社会情感和思维能力两个维度出发,手把手教家长们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在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李希贵校长不断收到家长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他深知家庭教育的痛点所在,也深知家长们自我成长的困难。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需要家长们学习各种教育理念,把自己先变成教育专家,然后才能教育孩子,这让家长们望而生畏。因此,李希贵校长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凝聚成了这套精美的家庭教育指南。它可以放在家中任何一个地方,比如茶几上、餐桌上,供家长们随手翻看、查阅。书稿包括54条指南——10条原则,24种方法,10项任务,10个工具,以及“入学准备清单”“幼儿期常见问题”“经济学素养里程碑”等附录内容,家长们可以任意翻开一页,不需要长篇累牍地阅读理解,只需要按照上面的内容
本书从生物学概念角度谈美育、说幼教,着重谈了幼儿的精神、潜力、天性和自然的力量,阐述了幼儿绘画与动植物本能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幼教新概念,比如 幼态延迟说 转换式成长 保质期说 等新说法,丰富了幼教理论和展示了新的教育观念。幼儿在只有本能、感性和 无意识 思维的情况下,是不能教理性知识和技巧的。幼儿美术只能是引导、唤醒,不能传授、灌输技法。本书还指出了教育中很多违背儿童发展规律、违背孩子天性的错误做法,如成人意识、成人代笔、过分修饰、追逐表面、拔苗助长、考级竞技等弊端。
这本书透过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在孩子的世界里 价值 的模样。在父女的交流中,读者能够穿梭于奇妙有趣的插画、古今中外的故事、神奇的想象中,理解 价值 与 价格 的区别,寻找不同职业中的闪光点,获得探索未来的品质、力量和勇气。 在这本书中,主人公进入不同的时空,她走过古时的 东市 西市 ,淌过湍急的河流,见证了瓷器的烧造,聆听了驿站外的达达马蹄 去认识大人口中的 价值 ,发现构建 价值 的密码,*终拥抱世界,拥抱自我价值。 如何陪伴孩子完成人生旅程中的课程?如何将抽象的人生理念传递给孩子?如何帮助孩子在幼时构建自我价值?这些是每位家长需要完成的课题,这本书没有试图给出标准答案,但致力于打开一扇窗,这或许正是作者想要献给孩子的礼物。
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 成长 概念和成长评估模型的书。书中作者提出:对于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实现 达标 并不一定能够实现 成长 ;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即使暂时 达标 有困难,仍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成长 。这种 达标 成长 的新的教育评估模型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内容上,本书通过介绍美国各州使用的几种典型成长评估模型,讨论了与成长评估有关的一些问题。本书可以帮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了解 成长 的概念,这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韩家往事》记述了天津“八大家”之首的“天成号”韩家所经历的百年风云。韩家姐妹是20世纪中国女性中最早接受现代教育的一代先驱,她们的际遇与选择让我们得以窥见传统家族在这一变局中的沉浮与命运。本书以韩氏家族为中心,旁及李连普、梅贻琦、傅铜、邝寿堃、卫立煌家族,以此吸纳更厚重的历史容量,也折射更丰富的时代底色。 借由信件、日记、老照片和访谈,作者用先辈悲欣交集的人生经历与彷徨求索的精神世界来对接大历史叙述,力图以个体来展现时代的宏阔与复杂,为每一个生命寻找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从而勾画出多层次、立体的历史图景。
患焦虑症、抑郁症的孩子,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压力?二胎家庭里的老大老二,对兄弟姐妹怀着怎样的情感?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如何看待父母的教育方式?调皮、叛逆的“坏孩子”,内心世界究竟有怎样的翻腾?在这个社会就各种教育问题展开热议时,我们很少听到教育对象的声音。中国教育走到今天是什么一个状况?在信息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诉求是什么?这两者之间匹配吗?孩子们的思考和感受,理当被听见、被尊重。本书即以少年为发声主角,收录了作者陈瑜与16位少年的真实访谈,力图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孩子的心声被听见、看见。
小学古文是基础性学习,,如果没有打好基础,中高考本来加分项就变成减分项,甚至造成孩子自暴自弃心理,所以申怡老师手把手教孩子六步法学习古文,解决多项难题。
养活教育认为:孩子会做家务,能养活自己,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 建议家庭内部达成共识,从两三岁开始就带着孩子做点点滴滴的小事,让他们逐步学会叠被子、洗衣服、烧饭做菜、养花弄草、倒茶递水、待人接物、计划和安顿生活,有机会的还要到田野去学种庄稼,如果孩子喜欢上各类DIY手工,就更好了。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是懂生活、不啃老、不畏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的下一代。
你的身体正在发生变化,这种新鲜的体验可能会让你感到忧虑和困惑。如果你羞于同人分享和咨询,那么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到你。《男孩女孩的第一本身体书》从德国引进,融汇了前沿的生理教育理念和创新的视觉表现形式,曾荣获2013年德国最受青少年欢迎青春期读物,已翻译成多国文字,深受众多青少年和家长的喜爱。在中国出版后,入选人民日报推荐的青少年青春期读本书单。 本书不仅有著名亲子专栏作家安特耶·赫尔姆斯撰写的关于身体奥秘的故事,将你渴望了解的身体知识以专业、亲切的笔触一一道来;还有由摄影家扬·冯·赫勒本以风趣幽默的方式拍摄的30位青少年的影像,告诉你每个身体变化的时刻都是值得珍重的上天的礼物。在通往青春期的路上,你不是孤军作战,你的困惑有我来帮。
《孙维刚谈立志成才 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 第2版》 《孙维刚谈立志成才: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是已故的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写给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一本励志读物。作者辩证地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辩证地处理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即“德育工作的成功.将有力地促进开发智育的进程.而德育的苍白或紊乱.将滞误智育工作顺利地进行”.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一切为了育人.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孙维刚初中数学(第2版)》 《孙维刚初中数学(第二版)》是有名的数学教育家孙维刚老师的著作,涵盖了现行教育大纲中的要求掌握的内容,是孙老师三轮实验班的教材。本书立足于对基础知识的分析把握,以及对方法和思想的指导,各章由学习指导和例题两部分组成,在详述概念后,引申概念外围的规律、方法,
2020年1月,本书作者戴亚楠带着孩子们到美国过寒假、看朋友,并受邀在一所创新学校教授中国水墨艺术。结果,一场疫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节奏。在惶恐不安和焦灼无助中,亚楠与家人度过了一年的隔离生活。 这一年却也让亚楠有了很多意外的收获:前几年和她学画画的妈妈们组成了一个 光明正大爱上美育 的妈妈群,疫情严重的时候,大家每天在群里发出记录生活的小画,情绪就变得舒缓而明媚;这些画画的时间,让每个人去认识平时从未仔细观察的新世界,看到更多事物的细节。 亚楠发现,绘画能够帮助妈妈们平静下来,内观自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命状态,诚实地面对自己。这本书记录了她带着妈妈们学习家庭美育的过程,从欣赏艺术到提升审美,从学会画画到践行美育,从认识一根线条开始,慢慢变成周日艺术家。 至暗时刻,艺术就是一种力量。让我
本套书共8册: 一册内容:导读、识字方法介绍、1~10课,介绍88个汉字、166个词语、22条短句、10条长句,识字卡。 第二册内容:11课~20课,介绍88个汉字、200个词语、12条短句、7条长句、25篇短文,识字卡片。 第三册内容:21课~30课,介绍88个汉字、306个词语、28篇短文,识字卡片。 第四册内容:31课~40课,介绍88个汉字、332个词语、7篇短文、10篇故事,识字卡片。 第五册内容:41课~50课,介绍89个汉字、358个词语、3篇短文、10篇故事,识字卡片。 第六册内容:51课~6-课,介绍111个汉字、360个词语、11篇故事,识字卡片。 第七册内容:总复习、扩词、“字族字”教学法。 《四五快读后续故事集》内容:用四五快读所识汉字编成的童话故事共50个。
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传统的学校不再是专享的学习场所。说到学习,大家马上想到的不是“学校”,而是“学习中心”。 针对当下诸多教育痛点,朱永新对未来教育趋势做出了预判: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同时,他系统整理了关于未来学习中心的八个问题。 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学习中心,谁来学? 学习中心,谁来教? 学习中心,学什么? 学习中心,怎么学? 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 学习中心,父母应该做什么? 学习中心,需要政府干什么? 朱永新认为,教育变革,虽然不像社会革命那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的色彩,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就可能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我们已经
当今社会,由于父母、祖辈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处处事先为孩子铺设好轨道,导致从没有过挫折经验的孩子在不断增加。 那些不知道失败为何物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到很多问题,这样的孩子,没有超越失败、努力向前的精神,将来一定是跟不上这个激烈变动和快速发展的社会的。 父母的职责并不是让孩子免遭失败,而是应该让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失败。本书对育儿的中枢问题 如何正确地面对失败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了让孩子的能力通过生活中一个个小小的失败获得很大的提高,作者为家长们介绍了很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如果将它们在孩子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就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性格完美、意志坚强、具有自我思考力的人。
《50个教育法》 这本书是陈美龄女士如何将三个儿子全部培养进斯坦福的教育方法。深入浅出,不仅从宏观层面讲了一些教育的理念,还加附各种实用的可参照的具体方法,很后还附有申请斯坦福的经历。 《人生的三十八个启示:陈美龄自传》 《50个教育法》出版后,在日本香港和大陆都引起轰动。许多人渴望知道她更多的秘密,在大家的反复劝说下,陈美龄将这些年来的经历写成了这本自传。 从出生一直写到第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涉及诸多人生分岔时的艰难选择和心路历程。这是一本很好真诚的自传,女性的困惑、工作的意义、婚姻家庭的作用、孩子的教育,自己的人生规划,种种问题都有涉及。陈美龄无意写一本指导人生的心灵鸡汤,但这本书的确给人以许多启示――原来可以这样看待挫折和困境,每一段历程都应该好好感恩。 《人生的38个启示(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