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产业支撑。《区域发展产业规划/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丛书》论述了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产业规划的理论基础,剖析了产业发展战略和不同区域产业发展要点,分析了我国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案例,研究了焦作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考察了京津冀产业转移与对接的目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产业规划的方法和产业园区规划的战略。依靠支柱产业,发展主导产业,扶持先导产业,是区域开发的一般原则;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相关产业,优先发展基础产业,通过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区域发展,是各国政府在区域开发过程中的一般做法。《区域发展产业规划/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丛书》可供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城市地理及政府部门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
本书聚焦大湾区建设起步之年的政策建构和制度创新,重点展示了基础设施、经济贸易、科技创新、人文湾区和三地合作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既有对现实发展状况的客观呈现,也有对未来发展态势的审慎展望;既有关于具体案例的理性分析,也有基于基本理论的深度阐释;既彰显了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也明晰了大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中心与外围创新互动是提升中心城市创新能级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关乎“国之大者”,是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主引擎。本报告紧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推区域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在理论层面明确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及功能定位,从助力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场景等方面探讨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在应用层面对京津冀创新群落、创新资本流空间和创新网络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创新能力、创新效率、绿色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其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体制机制创新、创新要素集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执政理念,“美丽浙江”是“美丽中国”在浙江这一省级层面的新目标和新实践,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美丽中国”、 “美丽浙江”所代表的内涵、特征和要求是一致的。深刻把握“美丽中国”的重大意义和理论基石,认真总结“美丽浙江”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通过浙江安吉等地 “美丽浙江”实践样本的研究,积极探索、走在前列,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本报告以湾区影响力指数为研究框架,对于湾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开创了一个重要视角,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报告内容来看,这项研究成果可谓是一项“多方位 多层次”的研究。不仅构建了湾区整体影响力指数,还考察了湾区内部主要城市的影响力,构建了湾区城市影响力指数,进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三级指标框架体系,有助于全面深入评估湾区的发展态势及其优劣得失。除指数报告外,报告还分别从经济、文化、创新、旅游、宜居、形象6个维度,更为深入地考察了湾区及其主要城市的影响力,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内容简介
当今,创新是新经济时代发展的专享出路。科技服务业作为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当务之急就是要在自我创新和推动社会创新中寻求发展。张寒旭、邓媚编著的《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广东省的战略抉择》全面阐述了科技服务业的概念、特征、分类,详细分析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新趋势、新业态,并结合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今后的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本书适用于广大科技服务业从业者、研究人员及科技管理部门相关工作者。
经济增长都是在一定的资源约束下进行的。从历史数据中探寻区域经济的要素特征与驱动因素,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不仅可行、而且必要。长三角地区能够实现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具有内在的必然性、要素结构的合理性和增长的可持续性,并且能够通过历史的数据呈现出来。《长三角经济运行数据报告》依托统计年鉴数据,从整体运行态势、速度、构成、结构关联等视角来反映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的经济要素特征与变迁,对于审视长三角地区经济要素特征、增长驱动因素等都是十分有宜的,也有助于提升宏观调控政策的有较性、精准性。
国家实施改革开放40年以来,澳门一方面积极助力国家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内地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功,为港澳的回归,以及“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奠定了稳固基础,澳门由此得到更好的发展。鉴此,澳门基金会正筹备出版《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与澳门蜕变》,并组织社会贤达、专家学者认真总结澳门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经验,作为澳门特区对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献礼。
《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研究》以发掘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机理和宏观效应为主要目的,立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事实,构建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进行评估,并进一步解释不同创新资源的配置情况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时空异质性,基于此提出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