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推动了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而香港和港澳成为了优选重要的服务中心和旅游休闲中心。本书以“一国两制三个独立关税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市场一体化为主线,从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和新靠前贸易理论等多视角对改革开放40年来粤港澳产业分工、经贸投资与区域合作的历程进行较深入地学术研究。全书共由十章内容组成,分别为四十年来粤港澳经济合作的阶段、粤港(澳)合作对双边空间开发的影响、四十年来粤港澳产业合作与经济转型研究、粤港澳经济合作的微观企业主体研究、粤港澳合作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粤港经济合作对双边制度变迁的推进作用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与粤港澳携手“走出去”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愿景。全书力图通过揭示粤港澳区域经济从功能合作向制度整合过程
本书以对上海各区及有关科研机构大量的实地调研为基础,以解放思想为指针,以上海科创建设应具有的国家战略思维、上海发展思维和体制改革思维为主线,以上海科创中心集中度显示度建设为目标,以新三维空间和新生态体系为视野,以上海的城区、郊区、老区、新区(新城)、科创承载区、园区为研究对象,论述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新思维的内涵、科创中心集中度显示度内涵与指标体系建构、具有上海特色的创新生态链建设、激活优化郊区存量资源与科创新空间、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次创业的经验与问题、城市更新背景下老区创新空间打造与业态转型等内容本书适合相关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理论工作者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