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细致、全面地介绍了日本经济从二战后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与转型历程,特别是通过高速增长实现起飞和赶超,应对经济崛起之后的贸易冲突、增速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泡沫经济的产生、破灭与 失去的20年 ,以及之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这有助于了解日本从贫困走向富裕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严谨的学术训练和丰富的政策经验,使本书两位作者对日本经济的历史经验、主要特征、运行机制、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应对有着深刻的认识。本书是对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全景式的描述和解释,适合对日本经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士阅读。
该书借助经济学家思考经济政策制定过程的政治经济学框架,结合地理因素,勾勒出美国贸易政策的经济和政治地理学模型,阐释了经济利益纷争和政治冲突如何塑造了美国 250 多年来的贸易政策。 作者将美国的贸易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从独立战争到内战,从内战到大萧条,从大萧条至今。这三个阶段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美国的贸易政策分歧十分之大,但在每个阶段中,分歧各方的立场都表现得极其稳定,因而贸易政策有相当强的连续性。其根源就在于美国产业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地理特征都相当稳定。只有当产业的地理分布或者贸易构成发生变化,地区经济利益随之发生变化时,国会对贸易政策的投票格局才会改变。 全书不仅运用翔实的史料,如国会会议记录中各党派代表的发言、政治人物的私人通信、当时的媒体报道和评论等,生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中争议的时代议题。本书从问题导向出发,对与全球化相关的24个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反思。这些问题既有对全球化的理论思考;也有对全球化的历史反思;还有对主要地区和国家应对全球化的经验比较;后是对中国方案的提炼。
《石油央行》 随着?油收?的增加,沙特积累了?量的美元盈余。如何合理有效地使?这些美元资金,同时应付政府开?、?持沙特国内??油经济增长,成为战后沙特阿拉伯需要解决的重?事宜,中央银?成为其不?选择。作者从沙特阿拉伯货币局(SAMA,现亦称 沙特央?)的成?、发展、挑战及前景四个??,详细记录沙特这个全世界最重要的?油?产国、出?国及?油美元持有者(也是 ?油美元 最重要的诞?地),如何借助油价上升、产量增加及地缘和国际政治关系,成为全世界重要的资金输出国,以及如何管理?油美元、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应付国内经济发展的掣肘因素和未来投资?向,包括同中国的合作。 作者以内部?视?,??量??数据资料,阐述了?油美元的起源,反驳了包括英文世界?对?油美元的各种误传。其中,关于?油美元快速增长时期,沙特财经官员对投资?向的选择、同包括美国
在这本关于日本公共预算与政治的书中,作者追溯了日本财政危机的起源和发展。在对中央政府机构、结构和流程的详细分析中,该书介绍了日本 大藏省 (即 财政部 ,2000年改制后的称谓为 财务省 )的职能和作用,以及 大藏省 与支出部门、自民党在执行政府核心职能时的关系。 在对中央政府机构、结构和流程的详细分析中,分析了 大藏省 的作用以及它与其他部委在决定支出多少和审计方面的关系。 作者通过详细的历史追溯,利用丰富的采访资料和初级预算数据档案,系统地分析了日本财政危机的起源、发展及应对努力,解释了日本如何以及为何积累了如此庞大的公共债务。 本书逻辑连贯,章节之间衔接自然,符合学术著作的严谨性和针对性要求,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日本财政危机的复杂背景和体制机制因素。作者利用丰富的采访资料和初级预算数据档案,
本书论述了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是如何在他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跟其他经济学者的辩论,形成自己的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 上册一直持续到1960年,涵盖了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研究时期的开端和发展,它追溯了弗里德曼从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名好斗的年轻微观经济学家的职业生涯,到他战时在美国财政部工作的岁月,以及他在战后成为货币政策主要支持者的思想。 下册涵盖的历史时期是从1960年至1972年间,它论述了弗里德曼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参与的一系列辩论,主题包括失业、通货膨胀、消费者保护和环境等,以及国际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思想的形成。
本书深入、细致、全面地介绍了日本经济从二战后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与转型历程,特别是通过高速增长实现起飞和赶超,应对经济崛起之后的贸易冲突、增速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泡沫经济的产生、破灭与 失去的20年 ,以及之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这有助于了解日本从贫困走向富裕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严谨的学术训练和丰富的政策经验,使本书两位作者对日本经济的历史经验、主要特征、运行机制、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应对有着深刻的认识。本书是对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全景式的描述和解释,适合对日本经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士阅读。
本书较系统地论述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与俄罗斯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一系列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看法。作者细致梳理了沙皇俄国经济体制至当前俄罗斯经济体制发展的全过程,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综合分析,理清其发展脉络,并附以详实的史料加以佐证,是苏联和俄罗斯经济问题研究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
“华为内训书系·华为管理三部曲”包含了由华为官方授权的三本管理者培训教材,该系列教材传承于《华为公司基本法》,是华为管理25年实践的总结,由《华为公司基本法》起草者、高级管理顾问与管理科学家共同编写,主编团队历时5年整理,解读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管理、财经管理之精髓,周其仁、柳传志、吴晓波、秦朔等联袂力荐! 《以奋斗者为本: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 自1987年至今,30余年的时间,华为公司成长为全球通信设备产业的领先企业,靠的是它的竞争力。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它的核心价值观,即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当把15万知识型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尽管技术很重要,资本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以奋斗者为本》一书由华为管理层联合编著,取材于任正非及其高管的人力资源
《透视日本经济》一共由10章构成。序章简要回顾日本战后7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以及评价现今的日本经济。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解读日本经济增长与循环、日本通货紧缩与物价、日本财政再建、日本金融政策、日本对外贸易演变、日元与汇率、日本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地球环境与能源问题,终章就经济的未来与日本的选择进行展望。《透视日本经济》从多视角对日本经济进行了全面和客观的分析。阅读《透视日本经济》可以让读者了解日本经济及其发展历程,新现状和未来趋势,有助于读者从历史、理论等各个层面加深对日本经济的理解,把握日本经济的全貌。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于1980年4月11日在维也纳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会议上通过,共4部分101条,公约规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应考虑适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照顾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原则等。 本书运用条文评释体例,对公约包括序言和第四部分国际公法条款在内的全部101个条文进行解释和评论,阐述它们的适用范围、立法目的和基本含义,阐明条文之间和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用比较法和案例分析法,将公约与相关国际商事法和国内法比较,揭示其中蕴涵的基本法律概念、原则以及现代国际商事法理念。 第三版比上一版增加4万多字,内容更充实。在技术方面,完全按照条款先后次序进行解释和评论,改变了上一版个别地方打乱条款先后次序,将几个相关条款放在一起解读的情况,更方便读者查阅。为帮助读
本书通过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的重新界定和阐释,以及三类国家(发达国家、一般发展中国家、新兴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念及其成因的比较分析,揭示现有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相关理论在解释力上的缺陷,从而对现有国际秩序理论做出补充或修正,为研究具体问题以及中国参与国际秩序变革、应对各种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理论说明。
传统的标准解释将始于工业革命的英国现代经济增长归因于地理因素,以及市场、政治和社会的作用。在这部划时代的历史著作中,经济史学家乔尔 莫克尔将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尤其是思想史相结合,全面考察了英国在1700年之后一个半世纪中的经济发展,有力地论证了启蒙运动带来的创造性及其对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信念,影响了英国思想家、发明家、企业家和工匠的经济行为,进而引领英国迈入工业革命和现代经济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认识不到启蒙时代英国思想巨变的重要性,也就无法理解工业革命。 本书超越了传统解释,强调了思想和信念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为我们重新理解工业革命和西方世界的兴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本论文集收录了研究所目前在职人员发表在 顶级和 期刊的 代表作。论文集共包括30篇论文,发表时间跨度为2002年11月至2024年10月,汇集了世经政所各个学科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文集中论文按照所内学科和研究室布局排序,属同一研究室的以发表时间排序。论文作者涵盖我所老中青三代研究人员,体现了我所科研事业的赓续传承,也展现出科研工作者执着的学术追求和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