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志前著的《癫狂与理智(你不得不知的世界金融史)》涵括世界金融所有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全书由36个金融历史故事组成,每个故事3000字左右,阅读时间不到3分钟。36个故事归类为四篇,分别是:起源篇、事件篇、人物篇和机构篇。起源篇分别介绍了中央银行、保险、典当等金融行业的起源;事件篇介绍了影响世界的金融事件,包括:欧洲历的三次金融危机、美国银行危机等;人物篇介绍了影响世界的金融人物,包括:罗斯柴尔德、、弗里德曼等;机构篇介绍了世界金融机构发家史,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高盛、瑞银、穆迪等。书中的故事各自独立,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任意文章阅读。
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短时间内从一贫如洗到富甲一方?如何培养接班人不为富二代的问题苦恼?如何知进知退从容自己的人生?《货殖春秋:中国古代商业智慧( 珍藏增订版)》讲述的是古代商业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用古代商人智慧商场谋略给你新的人生启示。商圣范蠡的高深智慧,儒商子贡的富而好礼,商祖白圭的经营哲学,司马相如的促销秘密……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李晓教授将带您踏入商业的历史长河去追根溯源,为您精彩讲述《商贾传奇》。
为深入学习“八八战略”,溯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发展和升华,本书在浙江日报“学习之路——‘八八战略’与新思想溯源”专栏的基础上,结集20个专题,围绕“发挥八个方面优势,推进八个方面举措”,以“理论文章 调研式通讯 专家点评”的形式,结合“数说 论理 锐评 观事”版块,配以3分钟视频,多角度多层次多形态立体呈现“八八战略”蕴含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价值,既有实践性理论思考和生动的一线故事,也有理论高度和学术深度。
学术界以往更关注西方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忽略了亚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参与到了18世纪的资本原始积累。本书以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出发,将视角投向亚洲,对比晚清福建武夷山与19世纪末印度阿萨姆邦的茶叶贸易,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更为整体化的故事,以说明中国以及更广泛的亚洲不仅仅是18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诞生的旁观者,这里的人民从一开始就参与并推动了遍布全球的资本积累循环,尤其是通过茶叶贸易。为我们理解资本的扩张、资本主义全球化和殖民史提供了新维度的思考。 没有比这更近乎的对称了:最初,来自印度的殖民地官员前往中国,研究中国茶叶的制作方法;在近乎一个世纪后,中国的改革者造访了印度茶区,并做了同样的事。 帝国的命数变化如何影响茶产业?反过来,茶叶如何在更宏大的政治经济学议程、
本书介绍了春秋时的管仲、战国时的商鞅、西汉时的桑弘羊、唐代的刘晏、宋代的王安石、明代的张居正这六个历史人物,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同时也是宰相或副宰相一级的权势人物,领导或主导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杰出的人物,就在于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本书旨在研究这方面的遗产,还原这六个人物的本来面目,探求历史经济规律,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本书为国家档案局批准立项的2019-2020年度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作者选取阳江市档案馆所藏有关民国时期阳江县商会的档案进行影印,这批档案多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比较系统、连续,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阳江商会的历史概貌。内容分为组织沿革、会务与会费、发展工商实业、参与经济事务、参与税收征管、参与政治司法和社会活动等六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对于抢救近代工商业历史文献、挖掘和发扬近代粤商精神、推动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彭慕兰认为,1750年,英格兰和中国的经济核心区,在人均预期寿命、农产品市场、劳动体系、土地利用、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等方面非常相似。中国和日本核心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并不比西欧差,整个18世纪旧世界的核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