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彭信威教授研究中国货币史的经典之作,分八章讲述了从殷商时代到清末中国货币的沿革发展,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制度、货币购买力、货币理论、信用等都做了深入研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多方面,从货币角度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货币通史巨著。对于中国经济、金融及历史领域的研究者、学习者、爱好者,本书不仅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是十分值得珍藏的经典。
在外人看来,高盛是一家完美的公司 比所有竞争对手更聪明、更高尚、盈利能力更强,这也是高盛的公关机器刻意塑造的形象。然而,关上门,高盛一直在利益冲突和合法交易间周旋,对各级政府部门不断施加显著影响,公司内部也充斥着残酷的权力斗争。 高盛自1869年成立以来,坚持雇用人才,并向他们灌输自己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其中条原则就是 客户利益至上 。而2007年,高盛在客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豪赌抵押贷款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也让金融危机引发的衰退更为严重。 本书作者采访了高盛多名高管及相关人士,包括现任总裁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揭开了高盛这家复杂矛盾的公司的内幕。
李伯重先生一直致力于江南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他思路开阔活跃,擅长以国际视野来研究古代和近代江南的经济发展历程,挖掘其独特性。本书通过大量中外史料和各种翔实的数据,从环境变化、人口控制、妇女角色的变化、农业和手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工具及技术手段的革新进步、城市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来考察明清江南生产力的状况,从而引出自己对明清之际江南经济是发展还是停滞这一历史命题的再思考。本书对国内外史学界流行的一些观点和定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全书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体现出作者独立思考的功力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二册 《 剑桥资本主义史 资本主义的兴起:从远古到 1848 年》 《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兴起:从远古到1848年)》从资本主义在古巴比伦的遥远起源开始,对资本主义的演变做了全面的叙述。学者们采用一种具有广泛的地理覆盖面和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希腊、罗马和一些亚洲文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发展做出的贡献。这些国家决定了现代资本主义在每一个时间段和地点体现出来的特征,以及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各种先行者没有幸存下来。通过观察中世纪欧洲的终成功,以及意大利北部和低地国家中的城邦例子,本书分析了欧洲对英国重商主义的模仿和美国的成功,以及资本主义终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 第三、四册 《 剑桥资本主义史 资本主义的传播:从1848年到现在》 《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从1848年到现在)》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
2008年3月16日,在华尔街和美联储的共同运作下,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超低价收购,85年的辉煌历史就此终结,这也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此后金融危机波及全世界。 本书以大量的采访、人物对话和往来邮件内容等为基础,生动还原了贝尔斯登从辉煌到毁灭的历程。同时,书中还回顾了贝尔斯登的历史、几个重要人物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内部残酷的权力角逐以及在华尔街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分析了贝尔斯登这个看似固若金汤的金钱机器坍塌的深层原因,以及华尔街第二次镀金时代的结束。 本书展现了金融界的贪得无厌、自高自大和盲目无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向读者揭露了华尔街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本项目的研究对象为1937-1949年的中国经济史。本项目成果以新的观点和方法并在新的起点上对1937-1949年的中国经济作出精准描述和深入研究。本项目传承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为研究主线的思路,紧扣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扩张(在本期主要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和战后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的延续(在本期主要是封建性的土地与农业制度的延续)、中国资本主义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在本期主要表现为工农商交金融及财政等经济行业部门遭到破坏而出现停滞及不平衡发展)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几大主题,探索其在1937-1949年的发展和重大变局。本项目按照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形势,终成果分为三大部分:日伪占领下的战争经济和殖民掠夺经济;抗日后方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半殖民地半封
本书从泛欧洲的角度,按主题而非按国别来编写现代欧洲的统一经济史。每章均由该领域的两位或三位杰出专家所写,涵盖了欧洲的三大区域(北欧、南欧以及中东欧)。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介绍了1700 1870年和1870 2000年两个时期。每一部分中的各章都是建立在现代经济史的主题 总增长与周期、部门分析和生活水平 的基础之上的。本书使用数量方法,使经济分析更加准确,但这种数量方法采用了本科生很容易理解的方式,便于读者理解与吸收。本书既适合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作为教科书使用,也适合对经济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原书分三卷,卷研究了英属北美和早期美国的经济史,第二卷考察了19世纪美国、加拿大和加勒比海的经济史,描述了美国依靠丰饶的自然资源获得迅速发展,并超越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历史。第三卷以20世纪的重大事件为线索,讨论了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其中包括技术变迁、企业经济的繁荣和劳工法的发展。同时,也讨论了农业、人口、劳动市场、城市和区域结构的变化。
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我们对美国经济史的认识有了一个显著的飞跃。这部分归功于经济史学科本身的发展,尤其是由于统计和分析方法的创新对 新经济史 的贡献;部分归功于社会史、劳工史和政治史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剑桥美国经济史》既全面讨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成果和进展情况,同时又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经济变迁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本书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经济学与历史学相关专业研究者的之作,更是扩展读者视野、深刻理解美国全方位崛起过程的借鉴之作。 《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总结了20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史。它的各章以20世纪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如著名的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讨论了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其中包括技术变迁、企业经济的繁荣和劳工法的发展。同时,本卷也讨论了农业、人口、劳
《摩根家族传》(修订版) 《摩根家族传》(修订版)以美国金融财团 摩根家族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生动、详实而严谨、客观地叙述了这一家族所经历的传奇故事。从默默无闻来到北美的初代移民,到筚路蓝缕苦心经营的J.S.摩根;成就家族高峰影响一个时代的金融巨头J.P.摩根;继承父业开创家族财团新局面的杰克 摩根;他们的生平事迹、历史功过、个人性格,都一一展现于书中。本书后半部分内容,描述从财团分裂后直到当代,摩根大通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公司在各自行业领域起伏发展的商业历史,一窥摩根家族传承百年的财富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 洛克菲勒是20世纪早期世界首富、石油大王及著名的慈善家,洛克菲勒家族是影响全球百年商业史的大财团。本书以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全球金融史、经济史为暗线,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
本书旨在梳理1520年以来的世界危机(主要指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财政危机、货币危机等)简史,并非此阶段的世界简史。因此,各种危机是本书的重点与主线, 而与危机有关的历史则为框架。这样的结构决定了本书在写作方法上,不同于纯粹的通史或国家简史。 本书首先为了深度挖掘危机发生前后的因果关系与关联,就必须选择一定的历史事件作为背景资料,将500年来所发生的几十次全球危机放在与战争、瘟疫、货币、科技、地缘政治、全球化、国际秩序、市场、泡沫(金融泡沫、股市泡沫、楼市泡沫) 等事件有关的历史框架下进行拆解和剖析,也使得这些危机不是毫无关联的孤立存在,而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而真正认识到,危机是一种周期性爆发的经济现象。 其此,围绕 危机 这条主线展开,探寻危机背后的逻辑,就可能对历史资料背景进行适当地选
崇尚不同寻常生活方式的怪异信仰 环保主义浪潮的浪漫反应 以及 梦想家们时运不济的努力 本书回顾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绿色企业家精神从无到有的四个发展阶段,从企业史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绿色企业家的创业动机,以及他们如何建立并发展自己的企业。本书所涉足的研究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有机食品、美容业、生态旅游、垃圾回收、建筑乃至金融业等不同行业,研究范围涵盖世界六大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同于传统企业家单纯逐利的本质,绿色企业家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需要保持企业的盈利性并不断地进行创新,这些企业家所付出的努力被当今国际社会及消费者高度认可。本书的结尾,作者对绿色企业家群体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使用了 疯狂 二字来形容他们的开拓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 由于愿意 疯狂 ,愿意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绿色企业家
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2014年9月24-26日,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山市社科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联合在中山市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与明清时期广东海洋经济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高校与研究机构的近百名学者出席会议。会后经编辑委员会认真审读,从70篇论文中精选54篇共65万字,结集出版,汇聚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反映当下东亚海洋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本书描述了经济分析这个领域中分析工作的发展和命运。从希腊罗马时代直到现在,以社会与政治历史为背景,同时注意其他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熊彼特在书中详细分析了西方的市场机制、竞争体制、企业创新、技术进步、自由贸易、保护政策、财政金融与货币管理等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有关学派人物的学说主张和分析方法。对于书中涉及的经济学人、事、著述、学说、分析方法或分析工具,熊彼特都力求对其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旁征博引、阐述清楚,并加以必要的评论。
从五帝时代到前清,中国是必须建立庞大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设施的所谓 治水社会 ,国家及其政府是能够承担如此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设施的兴建者,因而全国土地的所有者势必是国王及其官吏。反之,西方则不是 治水社会 ,它不需要像治理东方大河流域那样只有政府才能承担的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设施,其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设施的兴建者,主要是农民和庶民们自己,而不是政府及其官吏,因而全国土地的主要所有者是庶民而不是国王及其官吏。这一中西经济的根本差异,终说来,则源于中国拥有 而西方国家没有 适于农耕的大河流域之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 本书共分5篇16章。前面还有一篇绪论。篇 中国特色之起源 ,包含两章。分别通过对中国原始社会国家制度,以及五帝时代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分析考察,探寻中国特色之起源。作者
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网络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信息通信,同样与大国力量和国际格局密切相关。本书全面梳理2022年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专题事件,以月系事,全景式展现2022年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发展情况。在体例上,书中 2022年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要事概览 主要是对2022年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展、大国关系、重大事件进行梳理; 2022年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大事记 则是按月份对发生的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事件进行记录,涉及重要战略政策文件、报告等。本书所涉内容关涉当下热点,有其现实关照意义。
互联网口述历史 项目发起于2007年,专注于全球互联网领域关键人物口述史料的记录、收集、整理、研究、呈现以及传播交流,目前已完成访谈超过500人,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互联网之父 和关键人物。 项目以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用文字、图片、音频、影像等形式记录他们独特的记忆、经历、观点和故事,形成一个原始、丰富、鲜活、多维的互联网历史个人记忆库。全面、具体、真实地呈现互联网历史,全景式反映互联网50多年的发展与演进,深度展示网络时代人类新文明群像。 《互联网口述历史第 1辑 英雄创世记》是 互联网口述历史 项目的首辑成果呈现,访谈对象包括: 鲍勃 卡恩(Bob Kahn): 互联网之父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TCP/IP的共同开发者之一,提出了开放架构网络的想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造了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一词,该词后来被进一步广
这是一部讲述招商金融20年发展历程的金融史,主要时间跨度为招商金融成立以来的20 年,并追溯了招商局金融业务的发展历史,也是对中国现代金融业探索、发展、转型以及央企产融结合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在过去20年间,尤其是自2014年以来的*近5年中,招商金融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成就,推动了许多引领行业的变革和创新,招商银行、招商证券、博时基金等一大批成员企业成为行业标杆。在公司治理、资本运作、风险管理、市场化经营、科技创新等方面总结出独到的经营管理智慧,为央企、金融行业及大中型公司管理者提供了经典范本。
本书作者遴选了100位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比如管仲、桑弘羊、王安石、托马斯 莫尔、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约翰 穆勒、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约翰 凯恩斯、王亚南、薛暮桥、彼得 德鲁克、罗伯特 蒙代尔、张五常等,全书按经济学家的生卒年排序,对他们的生平、经济思想以及主要贡献进行了概述,每位经济学家均配以由薛晓源先生创作的肖像画,并提炼出了各自重要的名言名句或核心经济观点。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人类历史上主要经济学家的思想以及相关经济理论和学派发展脉络,同时也能够欣赏到这些经济学家的风采。
本书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对党在各个阶段的经济思想及其发展演进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将党的百年经济思想史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经济思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党的经济思想、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发展中党的经济思想、改革开放时期党的经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经济思想五编,重点突出对各个时期党和国 经济思想的研究。 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史的阐述与总结,一方面以大量详实的史实资料为基础,充分体现“史”的底色;另一方面突出对经济思想的提炼与分析,充分体现“论”的特征。全书资料详实、史论结合、阐释深刻,是一部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史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