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即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监察法将对国家机构作出重要调整和完善,即在原来人大下的"一府两院"(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增加"一委"(监察委员会),同时对监察委员会的组织、职责、权限、程序以及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等作出规定。 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构建国家监察体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安排,是加强反腐败工作的根本举措。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指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提出,要依法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机构,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监察法草案明确,各级监察
本书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全部法条内容。该法于1982年11月19日通过,于1991年6月29日 次修正,于2002年10月28日修订,于2007年12月29日、2013年6月29日、2015年4月24日、2017年11月4日修正。本次修改明确 加强文物普查和专项调查,提高文物保护信息化建设水平;明确在文物普查、专项调查或者其他相关工作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及时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登记公布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进一步突出和完善与中国共产党有关文物的保护;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确保文物安全;加强文物资源调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发挥文物作用,让文物活起来;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和 机构改革精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出版管理条例》作出修改。为了加强对出版活动的管理,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产业和出版事业,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条例。本条例对出版单位的设立与管理、出版物的出版、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复制和发行、出版物的进口、监督与管理等内容作出规定。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和 机构改革精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作出修改。为了加强音像制品的管理,促进音像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本条例对出版;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和出租;罚则等内容作出规定。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和 机构改革精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印刷业管理条例》作出修改。为了加强印刷业管理,维护印刷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对印刷企业的设立、出版物的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印刷、其他印刷品的印刷、罚则等内容作出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民法典。 人民法院按照“统一规划、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点推进”原则,制定了与民法典配套的 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释,于2021年1月1日与民法典同步施行。新的司法解释主要涉及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民法典担保制度、物权、婚姻家庭、继承、建筑工程合同、劳动争议等方面。
2024年9月10日,十四届 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此前,十四届 会第九次会议对反洗钱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为了积极宣传反洗钱法,并且重点学习此次对反洗钱法做出修订的相应条款和内容,《反洗钱法新旧对照与重点解读》一书根据 公布的《反洗钱法》,制作新旧对照表,并对每条内容做重点解读,方便读者参照新旧法和重点解读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学生常用法规掌中宝》丛书为法学院校学生掌握课程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法学专业能力而精心编撰,共设置13个分册。本丛书设置关键知识点速查表、法条要点提示、关联精选、对比记忆、司考真题、案例索引、学法导航、考研前瞻等特色版块,供读者随身携带、便捷查阅。 1、针对性强,适合学生。选法紧扣 学生常用 要点提示 关联精选 对比记忆 司考真题 考研前瞻 等栏目设置契合学生日常学法用法之所需,便于法科学生全面掌握重点、难点和考点。 2、信息量大,性价*高。在收录大量法律文件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常用法律资源网址、核心期刊信息、司考真题、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等大量辅助学习信息。价位适合学生购买,性价*高。 3、修订及时,定期更新。根据立法和考试动态及时修订升级,新增2015、2016年司考新题和2016、2017年考研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 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为保障工会在 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确定工会的权利与义务,发挥工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我国先后制定 了《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2023年10月12日,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为帮助广大工会组织和工会成员了解工会工作规程,掌握《中国工会章程》新变化,我们特编辑本书。本书收录《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全文,是工会学习相关规定的有益工具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 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 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 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该法共七章、七十四条,对总则、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 和人民检察院、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上级 的职责、附则作出规定。
近日,《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印发,该预案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总则、组织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部分组成,目的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 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方便广大群众了解国家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定、应对方法。特编写了本书。本书内容主要包含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并调大字号,方便读者阅读使用。
本书选取读者学法、用法的常用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主法,并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本书中所收录的法律文件均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会、 及部委、 人民法院、 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标准文本。
本书选取读者学法、用法的常用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主法,并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本书中所收录的法律文件均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会、 及部委、 人民法院、 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标准文本。
本书选取读者学法、用法的常用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主法,并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本书中所收录的法律文件均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会、 及部委、 人民法院、 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标准文本。
本书选取读者学法、用法的常用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主法,并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本书中所收录的法律文件均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会、 及部委、 人民法院、 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标准文本。
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 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根据宪法,制定立法法。本次立法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善立法法总则部分规定、完善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的制度机制、完善 及其常委会立法程序和工作机制等。为便于读者准确学习理解立法法,本书收录宪法和立法法文本。
十四届 一次会议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这是时隔8年之后该法进行的又一次重要修改。 立法法是规范 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作为“管法的法”,本轮立法法修改主要有以下重点:一是完善指导思想和原则,形成科学完备、统一 的法律规范体系;二是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明确合宪性审查要求;三是明确基层立法联系点任务职责,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意见;四是完善地方立法权限范围,加强因地制宜和区域协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旨在维护 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我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于2025年3月21日由 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共22条。该《规定》根据《对外关系法》《反外国制裁法》而制定,对反制措施、反制程序、部门协同、措施执行等内容进行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