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法治发展,是法治中国进程的有机构成要素。区域司法则是区域法治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国家法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司法发展的统一性要求区域司法协同发展。因此,加强区域司法协同的理论研究具有促进法学理论发展与推动现实问题解决的双重意义。本书引入系统科学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来考察区域司法协同发展这一动态过程。尝试构建区域司法协同机理体系,并据此建立区域司法协同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区域司法系统由内到外协同机制的建构,实现系统协同行为与创制秩序之间的平衡,促进区域司法协同发展的制度化,进而推进法治主导型国家治理建设的进程。
该书是作者主持的中国廉政领域重大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人民授权与人民监督,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在中国反腐败形势严峻、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任务艰巨的历史时刻,希冀这项研究能促进人民授权与人民监督的共识,促进人民当家作主的共识,焕发社会活力,增强国家亲和力,增强人民幸福感。
2019年“法治蓝皮书”梳理回顾2018年度中国法治发展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并对2019年中国法治发展形势进行预测、展望。“法治蓝皮书”将推出立法、司法改革、民商经济法治、社会法治、人权保障、犯罪形势及互联网金融、证券市场监管等报告,继续推出《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2018)》《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2018)》《中国检务透明度指数报告(2018)》《中国海事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2018)》《中国警务透明度指数报告(2018)》等系列法治指数报告,并将推出一系列法治国情调研报告,内容涉及基本解决执行难、信息化助力依法治理等内容。
本书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0年法治进程,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30年来法治的成就和需要继续努力之处;第二部分以时间、问题为线索,回顾分析了法律理论和实务界30年来的重大事件,包括两案审判、64号文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与人治讨论、82宪法起草、法律体系讨论、市场经济、依法治国方略、知识产权战略、科学发展观、依法执政等等;第三部分分立法、司法、法学研究、法律教育、法律服务等12个专题对改革开放30年来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剖析。 原书出版于2008年,此次为庆祝建所60周年的修订再版。
本书以投资者信息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提供有效的信息供给,结合首发披露和定期披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信息披露立法经验,提出相关具体制度完善建议。这种建立在问题意识之上的研究和建议,无论是对既有信息披露理论的认识深化,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
本报告分为总报告、上篇、下篇三部分。总报告对2018年至2019年我国企业信用建设情况进行了宏观性的考察和分析;上篇以“企业信用制度、监管与共治”为主题,对我国企业信用制度与监管体系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地方信用建设、行业协会信用建设以及信用中介服务进行了分析;下篇以“企业运行与信用建设”为主题,分别对企业债务履行与信用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企业信用建设、行业信用建设分析、上市公司信用建设进行了相应总结、提炼与归纳。报告以多元视角分析了2018年至2019年我国企业信用建设的突出成就与尚存问题,并对我国未来企业信用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书是指导律师办案的实务图书。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赢得胜诉应当掌握的基本方法;包括:第一节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第二节理顺案件法律关系,确定案件正确诉讼主体;第三节正确确定涉案法律规范。第二章潜心研究、精心设计,制定缜密诉讼方案,包括:第一节制定诉讼方案要抓主要矛盾;第二节制定诉讼方案、纪要整体布局,又要具体落实;第三节制定诉讼方案,要灵活地运用谋略;第三章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打好庭审之战,占领胜诉全部阵地,包括:第一节全面细致地制定庭审提纲,备好庭审全部材料,落实以外应变方案;第二节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第三节坚持雄辩,抛弃诡辩,维护公平和正义。
《监狱执法岗位职责规范/监狱基层工作实务手册》根据我国监狱工作实际,按照刑罚执行、狱政管理、狱内侦查、生活卫生、教育改造和习艺劳动等重要执法领域编制民警执法工作岗位设置标准,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部颁发的规范条例编制机关科室、监区和现场执勤岗位的职责规范。 《监狱执法岗位职责规范/监狱基层工作实务手册》可作为监狱基层警察日常执法的工具书、新任监狱警察的培训和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生的实训。
《电子商务法》主要通过对经营者设置法定义务和相应法律责任的方式来实现国家对电子商务活动的监管及对各方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在权利义务的配置方面,该法单方面规定了消费者和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重点在规范各类电子商务经营者以及辅助经营者的行为,体现出该法以保护终端消费市场弱势消费者群体权益为重心的立法思路,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重要补充。 本书结合《电子商务法》的编写体例,以消费者保护为核心,采用总论分论的形式,对《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关系作出概述。具体内容则以法条提要 案例剖析 法理论述的形式,将经营者义务和消费者权益相结合,立足于法理论述和争议解决,具体分析消费者保护制度在《电子商务法》中的体现以及不足之处,以期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法中的消费者
本书为了突出实用性,采取了与理论著作和教学用书不同的写法及体例。例如,本书中的“提示”就是突出实务操作中需要注意之处。本书还根据相应章节阐述的内容,设置了“问题答疑”部分,对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回答。另外,本书在每一章的还设置了“案例评析”,针对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尤其是法院的裁判进行分析,指出该案例中所涉民事证据法原理以及运用实践。
本书为作者犯罪学研究的论文和杂文的作品集,全书将内容归纳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犯罪的社会因素研究;第二部分犯罪学理论与研究思考;第三部分社会秩序与社会秩序研究;第四部分未成年人保护与青少年犯罪与研究;第五部分监狱矫治与社区矫正研究;第六部分实地调查与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