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研究(2018年第2辑)》由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主办,江苏省检察官协会组织编写,由严正华主编,坚持以推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为宗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应用理论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并重,主要刊
《中国审判指导丛书:立案工作指导(总第47辑2015.4)》在“理论与实践探索”栏中中刊登了立案登记制改革的相关文章,包括《立案登记制条件下的审判思维》《立案登记制实施一周年情况综述》《立案登记制的法
本书是有关中国法院司法信息化历史变迁以及信息化如何影响、塑造中国法院的一部专著。本书依托大量的一手素材,系统地梳理了司法信息化发展变迁的四个历史阶段,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重点与基本特征,总结了我国司法信息化的总体特征。本书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司法信息化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了司法信息化应用与变迁的内在逻辑,对智慧法院建设展开了理论反思,对智慧法院的实践运作进行了实证考察,梳理了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实践难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本书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信息化对中国司法的影响,包括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象。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探讨了司法信息化与司法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回答了中国法院的司法信息化将去向何处的问题。
由缪蒂生、郭洁主编的《改进我国法院诉讼费制度的调研报告》为2013年 司法调研重大课题的成果,现已经结题。具体内容包括:诉讼费制度的理论概括;诉讼费制度 发展趋势;我国诉讼费制度功能定位;诉讼费改革的必要性;诉讼费改革的具体制度设计。研究认为,2008年 诉讼收费制度的补偿功能已经不适合司法改革方向,应在诉讼调解功能下,强化分流案件和惩罚功能。
......
杨万明主编的《北京审判微阅读(7,刑事、行政、执行)》由案例研究、热点聚焦和司法文件三个部分组成,通过参阅案例、案例研讨、案例研究、审判实务研究、调研报告、规范性文件等多种形式对北京审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以阐述,对加强审判业务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意义,也是法官和律师推荐的参考书。
......
杨万明主编的《北京审判微阅读(6,知识产权)》由案例研究、热点聚焦和司法文件三个部分组成,通过参阅案例、案例研讨、案例研究、审判实务研究、调研报告、规范性文件等多种形式对北京审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以阐述,对加强审判业务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意义,也是法官和律师推荐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