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47件刑民交叉典型案例,深入解析案件涉及的关键法律问题。在实体方面,本书以生效判决为依据分析同类法律纠纷应属民事法或者刑事法规制;在程序方面,本书打破 先刑后民 这一固有的案件处理观念,提出非同一事实但属牵连关系的 刑民并行 或在确认权属和侵权案件中 先民后刑 的法理基础和法律依据。在财物处理方面,本书提炼出善意第三人的界定标准及财物处置的方式,以及未得到全部补偿的刑事被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操作依据。本书汇编的案例,不但以 分析 的形式介绍了办案思路,更将办案心得以 启示 的形式呈现出来,供法律同行借鉴参考。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犯罪现场调查中的主要技术手段,重点介绍犯罪现场处理的方法,此外还包括数据库技术、数码相机、DNA分析和计算机辅助等现场重建技术的介绍。全书共分十六章,每一章包括关键词、学习目标、具体内容、总结、复习题、延伸阅读参考文献和附录。 本书可用于技术民警、法官、检察官、狱警和律师的培训材料,也可作为公安院校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或教辅书籍。本书也适用于专业领域外对犯罪学、侦查科技和推理破案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原书前三版作者为犯罪学专家小罗伯特 R.奥格尔,第四版邀请莎伦 L.普洛特金合著,更新了大部分章节,并新增《昆虫学证据》一章,书中补充了大量图片,真实展现犯罪现场调查风貌。深受专业人员及对犯罪学、侦查科技和推理破案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喜爱。
第一章 未成年人的宪法性权益保护3 br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生存权3 br 第二节 未成年人的国籍权8 br 第三节 未成年人的受保护权10 br 第四节 未成年人的发展权15 br 第五节 未成年人的参与权20 br 第六节 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权23 br 第二章 未成年人的行政法权益保护35 br 第一节 未成年人从宽的行政处罚35 br 第二节 未成年人从宽的治安处罚45 br 第三节 未成年人不执行处罚57 br 第四节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63 br 第五节 行政违法中未成年被害人的权利71 br 第六节 行政程序中未成人的权利80 br 第三章 未成年人的民商法权益保护86 br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财产权86 br 第二节 未成年人的姓名权96 br 第三节 未成年人的名誉权107 br 第四节 未成年人的专利权112 br 第五节 未成年人在收养法中的权利118 br 第六节 未成年人在侵权法中的权利139 br 第七节 未成年人在继承法中的权利153 br 第四
本书是德国经典的案例分析书,选取了21个债法典型案例,深入解析法律条文在实际案件中如何具体适用,帮助培养法律逻辑思维,提升案例分析能力。书中案例涵盖了债法分则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瑕疵担保、转租租金、无因管理、保证合同、未成年人问题、不当得利、产品自损等。
为了使企业和个人能够更方便、更准确地使用合同,在曰常生活和经济交往中迅捷、高效地建立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义务关系,我们编写了《新编常用合同范本速查速用大全集》一书。本书主要收集了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官方合同范本,在没有相应的官方合同范本的情况下,以具有代表性的非官方合同范本拾遗补缺,保证内容全面,尽可能地覆盖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便于读者查找自己需要的合同,拿来即用。
本书涵盖建设工程领域易生纠纷的10个热点主题领域:招标投标、合同效力、发包承包、工程质量、建设工期、表见代理、工程结算、合同解除、优先受偿、诉讼时效;分列38个专项,总结一线律师近十年执业实务经验,紧抓司法实践中关注度较高的疑难法律焦点,精选34个案例,归纳整理法院裁判思路和尺度,指导法律适用要点。
这本《胜辩 尚权无罪辩护案例选析》精选、收录了13起无罪辩护的成功案例。其中,法院作出无罪判决的有4起,检察机关在审判阶段撤回起诉的有4起,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有5起。 选 的标准,是能够体现出刑事辩护的专业性、有效性。在体例安排上,强调 析 ,即 辨法析理 ,不仅介绍案情、诉讼进程和处理结果,还列明控、辩双方观点,附上相关法律规定,并由经办律师通过 办案手记 介绍心得体会。精心 选 、细致 析 ,意在总结刑事辩护经验,为其他律师提供有益借鉴。
本书收录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2021)及其所涉及的典型案例裁判文书全文,共归纳出44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法律适用问题,总结和梳理了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和竞争审判领域处理新型、疑难、复杂案件的审判标准、裁判方法和司法导向。
本书对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具体适用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评述,包括GDPR的适用范围、个人数据的隐私权内涵、个人数据处理的主要原则和法律基础,数据主体的权利、数据控制者的义务和数据保护官的职责,以及诸如广告营销、刑事案件、雇佣关系、产品设计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特殊场景的个人数据保护问题。 对从事欧盟个人数据保护实务和研究的企业、律师和学者而言,本书及时地提供了欧洲数据保护机构多年来针对个人数据保护问题的众多判例法、指南和实践。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可以借之更好地理解GDPR相关规则的历史源流和具体适用,确定适当的数据合规策略,或开展对应的研究。
对于人民法院而言,司法案例是工作的 试金石 ,在解决个案纠纷的基础上充分延伸司法职能,积极确立行为规范、引领社会价值,对于法官群体而言,司法案例则凝结了专业素养、价值取向和裁判准则。本书的案例作者大多数都是奋战在司法一线的法官和法官助理,他们在公正高效办理大量司法案件的同时,始终不忘司法为民的宗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围绕服务首都中心工作中亟待解决的 真问题 大问题 积极开展研究,切实把司法案例研究与履职尽责紧密结合起来,把案例成果转化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举措,转化为为人民群众提供质量更高、效率更快、成本更省的司法产品的具体行动。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上编是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知识概览,从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历史发展到现行行政诉讼的具体制度,结合行政诉讼法和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的司法解释,概要介绍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的参加人、行政诉讼的管辖,行政诉讼的证据以及行政诉讼的审理程序和裁判方式。下编则选择了影响中国行政诉讼发展进程的信息公开诉讼、行政协议诉讼、行政行为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和教育行政诉讼,从不同角度对20个典型案例进行阐释。案例分析中尽量保留法院 原汁原味 的裁判思路,全面呈现法官笔下法、理、情的考量,对案例背后所蕴含的法理进行阐释,则试图兼顾世界法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及其对于中国之特殊意义,力图以案例为拼图,描画一幅中国行政诉讼的实证图景。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中国行政诉讼必将成为推动法治中国不可逆转
在这本小册子里所讨论的议题既有儿童邪典、校园贷、 豫章书院 等新现象、新事件,也有儿童性侵、儿童虐待、拐卖儿童、校园暴力等老问题、老话题。在这个领域,你有机会感受人性中*善良、*温暖、*纯粹的一面,也有机会接触人性中*卑劣、*无耻、*虚伪的一面;既常常会因为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些许的进步或者个案中孩子命运的改变而兴奋甚至泪流满面,也常会感受到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产生的令人绝望的无力感。
Y-DNA检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刑事侦查新技术,被列为刑侦 黑科技 之首。本书以Y-DNA检测和Y-DNA数据库为重点,系统讲述了Y-DNA检测的科学原理和实际应用,面向基层刑事侦查人员,可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考,适合专业人士阅读。本书可读性较强,同样适合关注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人员。
本书以刑法条文为框架,以解决刑法各罪名定罪量刑幅度的规定问题为主要内容,分十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详细阐述解释了每个刑法罪名的构成及含义。 本书紧跟时事热点,富有前瞻性、理论性、可操作性,对《刑法修正案(十一)》进行了分析梳理,并附有刑法总则、刑法修正案汇总,及自首立功相关解释,为刑事办案超实用工具资料。 本书行文言简意赅,版式一目了然,方便办案人员外出办案时携带使用,对于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来说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本书围绕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前沿问题,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和办理过的相关案例进行撰写。本书共分为九章,分别围绕着商业秘密保护的一般规则、策划创意类商业秘密保护、医药行业商业秘密保护、互联网技术领域商业秘密保护、餐饮行业商业秘密保护、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商业秘密保护、机械和仪器制造业商业秘密保护、医美行业商业秘密保护展开。结合商业秘密保护的一般规则,按照行业分类,选取八类典型行业的商业秘密保护案例,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商业秘密保护领域的法律问题。
本书全面梳理人民法院2012 2019年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裁判案例中的改判案例,从中精选典型案例25篇。通过分析各级法院在认知上存在根本分歧、终由人民法院一锤定音的案例,总结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的焦点问题。每一个主题(依托一个改判案例)包括关键词、问题提出、改判要旨、案例索引、基本案情、各方当事人观点、各级法院观点、深度解析八个板块,清晰地抽离出案例的案情与观点争鸣,通过 以他人的事讲自己的故事 的方法,分析、解读人民法院改判案例中的焦点问题,为同行办案、学习提供参考与帮助。
本书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编写,系根据2021年上海法院百例精品案例的评选结果,在全市法院审结的86万余件刑事、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海事、金融、行政、执行等案件中精选而成,本书收录共96件,具有典型性、疑难性或新颖性的特点,从侧面体现了上海法院审判工作的成果。本书在体例上分标题、案情、审判和点评四个部分,在如实介绍案件事实和审判情况后,邀请专家学者着重从法律适用和提炼审判经验的角度进行点评,对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书从2018年至2021年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所办理的案件中遴选典型案例,根据案由分类汇编而成。每个案例请法学专家进行分析与点评,旨在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提高办案人员的法学素养和业务水平;以案说法,增加法学院校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而从司法方法与司法管理角度推进中国特色的案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