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规制的国际贸易法律问题研究》共分六个章节,将世界贸易组织协定适用于互联网规制中,并探寻以下问题:互联网规制是否构成贸易障碍;互联网规制构成何种贸易障碍;成员方是否可以援引例外条款对其互联网规制措施进行正当化。
本书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对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理论和实践展开系统研究。在深入分析网络言论自由的基本特点、积极作用、失范类型和危害后果以及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深刻阐释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理论范畴(虚拟与现实、自由与秩序、包容与引导)、宪法界限(公共利益、人格利益)和基本原则(保障与限制相结合,预防与惩罚相结合,法律规制与社会自治、技术规范相结合),最后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维度系统构建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基本框架和体系,为创造一个既有利于人们充分行使网络言论自由权利也有利于共同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的双赢局面,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虚拟经济是指交易品本身没有价值、不参与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而通过交易可获得价值增减的经济运行方式,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股票、债券交易)、期货买卖及新兴金融衍生品交易等。立法后评估是一种旨在评估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实际影响,评估社会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并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评价法律制度的技术和方法。为了深入探究虚拟经济运行安全法律制度的运行现状,本书稿拟借助立法后评估方法针对我国现有的虚拟经济运行安全法律制度展开评估,以期总结我国在虚拟经济安全运行方面的“中国经验”与“中国问题”。本书的论证思路依照立法后评估的内在逻辑展开,具体为“评估的参照”“评估的框架”“评估的准备”“评估的展开”“评估后的展望”五个部分。
经济的发展天然具有空间需求,源源不断地占有和生产新的经济空间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要求和结果。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经济社会循环运转的空间形态,数字空间生产成为一种趋势。本书尝试以数字空间为核心概念,探究数字空间安全与发展的理论逻辑,在数字空间发展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风险及其治理逻辑,并提出推动构建数字空间共同体进而全球空间治理。
《P2P网络借贷纠纷案例裁判实务与述评》从近年来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千个案例中逐一研判分析汇总,精心选取了71个典型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提取出本案的法律要点,以提示读者注意和思考,并把所有案例的裁判文书原文登出,便于读者了解案情全貌。《P2P网络借贷纠纷案例裁判实务与述评》内容广泛、案例翔实、代表性强,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为“受理与管辖”“合同效力”“网络借贷事实”“民事法律关系”“债权转让”“利息与费用”以及“刑事责任”,涵盖了P2P网络借贷纠纷进入司法实务处理的全过程。每个部分集中列举了典型案例之后,专门撰写了“述评”部分,对所涉及的案例进行穿插式的分析讲解,提出了解决现实中P2P网络借贷纠纷的倾向性意见。
网络法治蓝皮书聚焦于当前中国网络法治领域的重大进展和重大问题,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研究,鼓励贴近现实的对策建言,以参与实践发展、推动制度完善、促进理论提升;《网络法治蓝皮书》着眼于对中国网络法治领域重大进展和重大问题进行全景式、全周期、全方位的研究与记录,为后世留下忠实纪录,为世界打开中国窗口。 《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19)》立足中国网络法治发展现状,从学界立法理论、监管机构执法实践、业界合规守法等不同视角对2018-2019年与网络法治相关的热点、重点主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分析,总结归纳了中国网络法治发展的特点,并对当下和未来网络法治重点进行了探讨。
作为业内的互联网法律研究机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与腾讯研究晓法律研究中心,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互联网行业的前沿法律问题研究。本书全面介绍了当前外互联网法律政策的现状及趋势,包括产业监管、互联网治理、网络中立、个人数据保护、保护、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等前治热点问题。本书系统反映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与腾讯研究院法律研究团队在互联网法律政策领域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成为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等关注互联网发展的各界人士了解互联网法律政策的窗口,为推进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网络强国发挥积极作用。相信此类前沿政策法律问题的深讨,是我们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