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从2010年到2019年讲述《俄罗斯法律概论》课程讲稿基础上,修订完成的一部系统阐述当代俄罗斯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和宪法诉讼、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书稿。全书以现行俄罗斯法律法规为依据,参考了当今和俄罗斯学者的研究成果,精炼地梳理阐述俄罗斯的主要法律制度。在新时代中俄进入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背景下,中俄之间的经济、科技、人文等各领域合作日益密切,了解当代俄罗斯法律制度有助于中俄合作水平的提升。本书可供对俄罗斯国家和俄罗斯法律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和大学师生选用。
琳达·格林豪斯是普利策奖得主,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一直跟踪报道美国法院的相关事务,在本书中,她向读者介绍了该院的运作模式:官司如何打到法院?大法官们如何判决?首席大法官的地位有何特别?法官助理如何发挥作用?作者还列举并分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进一步阐释了书中所涉观点。
《缅甸联邦共和国公司法》由八部分三十二章四百七十六条组成,涵盖公司章程、公司成立、公司权力、股份、证券、公司管理、公司清算、注册、诉讼及刑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从立法、执法及合规三个角度,对英国反贿赂法律制度体系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阐释。通过剖析《2010年反贿赂法》等法律法规、核心制度及配套实施机制的制定过程,作者首先解释了英国在治理贿赂和腐败方面如何做到“有法可依”。其次通过介绍机构设置及列举具体的案例,作者说明自相关法律实施以来英国的相关执法机构如何做到“执法必严”。最后,在总结英国立法与执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者就个人和商业组织如何加强反贿赂和反腐败合规建设提出了建议。
《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美国宪法修正案》,以及《联邦党人文集》是构成美国的重要的宪法性文献。《美国宪法导读》对上述文献(《联邦党人文集》为选摘)进行逐段解读,细释了每一条款的法理依据、背后的争议与妥协,并对二百余年以来重要的宪法性诉讼案例进行了简要介绍,以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出美国宪法自创立至今的发展轨迹,并且从政治和历史两方面对美国宪法流变的深层原因进行了精微的剖析。尤为可贵的是,面对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话题,作者能够举重若轻地进行解读,使得本作既有极高的专业水准,又有较强的可读性,适合留学生,高校历史学、法学专业的师生,以及对美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为什么“环境”一直是美国公共政策的难题? 为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需要什么?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 自从该法成为国家政策以来,我们取得了什么成就? 本书指出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在何处并且如何影响国家环境政策,以及为什么它的意图受到了挫折。 分析了国会、总统以及法院在《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中的作用。 卡德威尔教授还研究了公众对环境的意见冲突,并指出制定一项连贯而持续的政策,必须采取什么措施。 他分析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是如何被程序颠覆的,又是如何被整合到机构任务中,以及它在美国领土管辖范围之外的表现如何(尤其是在外交关系和全球共同事务方面)。 一章说明了如何在公共政策中实现《国家环境政策法》的意图,并最终通向宪法修正案。
本书通过体系方法、历史方法、比较方法和司法解释方法,把劳动法的总体情况呈现出来,让读者可以从各方面综合把握劳动法,这对学习和研究各单行劳动法规有着巨大的帮助。本书分为劳动法总论、关于劳动、关于劳动法和劳动法分论四个部分。*部分就劳动法定义、体系、公法私法区分等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分析;第二部分集中呈现了劳动的意义和劳动的变迁两个有关劳动的;第三部分涉及劳动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有劳动关系、劳动法渊源、劳动法基本原则、解释和应用、中国澳门劳动法的发展和国际法的适用;第四部分就详细介绍了澳门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保护法,以及介绍和分析了集体劳动法的问题。
本书试图从欧盟农业环境政策变迁入手,围绕欧盟农业环境给付的制度规范及其实践,考量其制度框架内容,挖掘制度嬗变的时空影响因素,分析制度设计的法理,对欧盟农业环境给付制度的利弊得失作深入研究。靠前章以行政法学的一般原理来重点论述欧盟农业环境给付中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性的问题;第二章解读欧盟农业环境给付所反映的二项重要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和提供者获得原则;第三至五章,分别以很具欧盟农业环境给付代表性的交叉遵守机制、不利区域给付计划和自愿性农业环境措施给付为例,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实践,逐一操刀作深入的剖析,权衡其利弊得失;第六章,以理念和制度建构启示作为收宫。
传统上继承法被认为具有强烈的法政策色彩。同时,它也具有经济功能:如“漏斗”一般将民众的财产一代代传递下去。基于如此重大的实践意义,它在法律教育中自然也有重要的地位。本案例集讨论并深化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问题,书中所包含的15个案例基本上涉及了德国民法典继承编在适用中会遇到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