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有许多致力于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实干家,他(她)们想改善公共服务,完善法律法规,增进弱势群体的福祉。然而,在学术界没有多少研究机构设立专门科系来研究如何推动善治,相关讨论也是分散的,在此领域的跨学科对话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实践者们很少能从学术界汲取思想和智慧养分。本书即是一次弥合实践和学术在社会善治领域所存在差距的尝试,它汇集了来自多个学科的相关研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实践经验。作为英国乐施会的资深专家,作者将自己几十年来在发展领域学习和工作的经验与思考融入其中,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强有力地论述了有关如何让改变发生的理论,这为如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提供了的指导意义。
《中国家族办公室研究报告》主题是家族办公室的国际经验、家族办公室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展望,书中对家族办公室的概念和进行了而全面地介绍;总结了家族办公室的国际经验,囊括了美国、欧洲以及亚太地区的经典案例;阐述家族办公室对于中国当代超高净值家族的意义和作用;介绍了中国家族办公室的发展现状和监管问题;从基本要素、架构设计、运营模式和管理四个层面为中国家族办公室的创建提供了选择策略;对家族办公室在中国发展的未来作了展望。
在西力东侵、靠前惯例、思想变迁与政治权力推动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下,近代中国的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本书从思想、人物、翻译出版、铁路、留学、西医、教育等多方面,探讨了近代中国在西力东侵下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改变,重塑对近代中西交汇下一些人和事物的认识。
本书以中国艾滋NGO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00多家艾滋NGO的定量数据和100多个深入访谈和案例,分析了资金资源、政治机会和组织生态环境是如何影响NGO发展的,并深入探究了影响NGO的资金获取能力和收入结构以及政策倡导行动的有效性因素。本书的研究发现对于我们了解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特点及其运行机制,特别是对于我们认识社会组织和资金的关系,以及社会组织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有重要的启示。
本书系统分析了伍尔夫和布鲁姆斯伯里团体与英国18世纪以来自由主义和文化保守思想的传承关系,深入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注的焦点除了布鲁姆斯伯里三位核心成员的艺术创作和思想以外,还重点探讨了伯克、密尔、阿诺德以及罗斯金等思想家和文化批评家的论述对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团体的价值理念的影响。书中将布鲁姆斯伯里团体核心人物的文学作品和哲学思想类文本并置解读,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对思想史的运用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