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肯尼思 J.格根撰写的一本社会建构论最为经典的核心著作。1999年出版版,2009年出版第二版,2015年出版到第三版,出版后每年都加印,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书。 《社会建构的邀请(第三版)》比前两版更容易理解,是对当代社会科学最重要的运动之一——社会建构论的导读。 第三版修订的范围包括: 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n发展作了补充和更新; 写作风格更具亲和力,便于读者阅读; 新增三章内容,分别介绍教育、心理治疗和组织领域的实践; 对社会建构如何帮助和支持你从事研究工作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力。 对于社会科学领域希望了解社会建构论的学生、研究者和实践者而言,《社会建构的邀请(第三版)》既是的著作,也是迈入领域的捷径。
揭示健康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揭露日常生活中的致病陷阱同一个城市的两个街区,预期寿命差距高达28年?、肺病、肥胖、糖尿病的发病率与社会地位紧密相连?在一国之内,所处社会阶层越高,健康状况就越好?在本书中,马尔莫教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揭示不平等才是对优选健康的很大威胁。在宏观层面,《健康鸿沟》深入探讨健康差异的社会性、制度性、文化性根源,从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到巴西、印度、智利等发展中国家,马尔莫教授用惊人的案例和有力的数据,解析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权利、金钱、资源方面的不公平,如何催生出迥然相异的健康结果,并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社会改革措施。在微观层面,《健康鸿沟》以人的一生为线索,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细致分析人出生、成长、上学
首先,《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选择》详细阐释了城市、城市化相关范畴的含义及其有关理论。其次,本文回顾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历程。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经了很多挑战,有过曲折道路。再者,本文还分析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再次,本文还分析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多元动力机制。中国城市化有特殊的运作机制、空间模式、运作过程和运作方式等。*后,本文分析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提升方法。中国城市化道路需要尊重城市化规律,借鉴国外经验。城市化是有基本规律的,一般都是大城市优先发展,呈现着一定的阶段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大中小城市协调。中国城市化要尊重城市规模等级,改变城市化战略,放开对城市规模的控制。总之,城市化问题影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需要顺应国内外环境,立足特殊国
该书写的是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在党支部领导下,把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走同步小康之路后产生的奇迹。塘约村,全村3300多人口,劳动力1400多个,外出打工较多时达到1100多人,是个典型的“空壳村”。到2014年还是个二级贫困村。就在2014年,塘约村遭遇百年未见的大洪水,大水把很多农户冲得一贫如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把农民组织起来,由村民代表大会投票公决,成立“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合作社将初入社的村民土地集中经营,并由此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组建了农业生产、养殖、建筑、运输、加工等专业队,妇女也组织起来。全体村民因看到好处都自愿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全村抱团发展,走同步小康的集体化道路。其结果,不仅在短短一年里一举脱贫,更在于他们踩出的路,给周边越来越多干部群众以很大的启示和鼓舞,并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