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波新书精选 系列套装共11册,是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的经典入门读物。上zhi历史文化,下zhi社会民生,涵盖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过劳时代》:一边是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一边是精神生活的极大贫瘠。放眼全#球#,审视现代人的心理,提出从根源上摆脱过劳的方法。 《格差社会》:经济大国日本,在其国民的高收入和高消费水平、繁荣的国际都市、现代化的商业模式背后,是巨大的生存压力、大量失业和流浪人员、阶层固化和不平等、逐渐缩小的社会保障网以及生活于其阴影之下的弱势群体。本书以大量翔实的数据,指出当代日本格差扩大的现状及影响。 《京都》:一部优美、厚重的京都传记,一本浓缩了的日本史。不同于一般的京都读物,不是游客导览,也并非旅行散文;以时间划分空间,以地理表现历史,从一座城市的兴衰管窥一个国家的命运。
《乡土中国》: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我国的社会制度、民俗、文化有很独到的研究,从早年的乡村制度到晚年的文化的自觉与反省都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取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 乡村社会学 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作者用 熟人社会 、 礼治秩序 、 差序格局 等概念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况。书中所提出的 礼治秩序 及其 差序格局 的概念,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制度的社会管理模式。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乡土中国,是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国情,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本书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
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全2册) 当我们谈论 西方 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谁属于 西方 ,又由谁说了算? 无论是标定地理区隔、信仰分野,还是描述军事对峙、利益阵营, 西方 这个常被用来划分敌我的概念总是瞬息万变,任由无数种解读产生。 温克勒选择在政治思想史的范式上溯源。如果说人们认同 西方 是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法治等精神的集成,那么它就可以追溯到一句话: 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 这是分权思想的肇始,为世俗化和人的解放埋下种子;并且有了在独一神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础,后来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才得以被接受。 本卷是德国历史学家温克勒四卷本《西方通史》的第一卷。从古老的一神思想,到中世纪神权和世俗权力、王侯和其他等级发生分离,到激荡新老西方的1776、1789年革命,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民族运
《林耀华全集》共八卷,收录目前能找到的林耀华所有著作。第一卷为人类学、民族学基本学科问题的文章;第二卷为少数民族研究的论文和调查报告;第三卷包括汉民族研究的文集,严复研究,原始社会问题研究等相关的讨论等;第四卷为《金翼》(中英文版);第五卷为《凉山夷家》(中英文版)及其后续的凉山彝族研究作品;第六卷收录《民族学通论》《林耀华学述》《义序的宗族研究》;第七卷收录《从猿到人的研究》《原始社会史》。第八卷收录纪念林耀华先生的文章和学术评论,林耀华手稿、书信、学术考察照片、学术年谱及林耀华著述总目等。全面系统地展示林耀华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戴蒙德的大历史典系列从多角度解读人类如何走到今天,试图从历史中找寻应对危机的答案。《枪炮、病菌与钢铁》跨越学科藩篱的宏大历史叙述,洞见1.3万年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指出根植于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不同社会发展轨迹的极原因。《第三种黑猩猩》解答了人类何以为人的世纪疑问。《崩溃》集结古今10余个案例,解释生态环境对社会兴亡的关键影响,人们面对环境危机的抉择将决定社会的终结局。《昨日之前的世界》脱胎于数十年亲身调查,展现39个传统社会珍贵资料,从划分区域、解决争端、教养子女、对待老人、应对危机、宗教信仰、语言多样性、健康饮食等侧面看传统如何反哺现代。《剧变》借鉴个人危机应对研究成果,巡礼7个全新国家案例的危机应对历史,构建危机应对的12个步骤,直面个人与国家困局,转危为机。
......
《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 当代著名哲学家、畅销著作《公正》作者桑德尔教授新作THE TYRANNY OF MERIT探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当下,是什么代表了共同利益? 我们生活在一个胜者与败者并存的时代,胜算总是偏向于那些已经很幸运的人。停滞不前的社会流动性和根深蒂固的不平等让“只要你努力,就能成功”的美国信条成为谎言。其结果是愤怒和沮丧的酝酿,助长了民粹主义和两极分化,导致人们对政府和同胞产生深深的不信任,让我们在道德上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个时代的深刻挑战。 迈克尔·桑德尔教授认为,为了克服正在颠覆我们世界的危机,我们须重新思考伴随全球化和不平等加剧而来的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他提供了另一种看待成功的方式——更关注运气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更有利于谦逊和团结的伦理,更肯定工作的尊严,让我
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我国的社会制度、民俗、文化有很独到的研究,从早年的乡村制度到晚年的文化的自觉与反省都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取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 乡村社会学 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作者用 熟人社会 、 礼治秩序 、 差序格局 等概念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况。书中所提出的 礼治秩序 及其 差序格局 的概念,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制度的社会管理模式。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乡土中国,是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国情,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本书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
本年度 旅游绿皮书 通过总报告以及 战略前瞻篇 行业前沿篇 区域发展篇 三大市场篇 港澳台旅游篇 等篇章对2024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全面透视。 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探,全球旅游业恢复相对稳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在提振国内居民消费、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带动下,旅游市场呈现诸多亮点。 2025年,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对于建设旅游强国的长期目标而言,应处理好数量与质量、产业与事业、国际与国内、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本书以2013年以来生育政策接连调整为背景,对现有生育意愿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反思。在此基础上指出在新的生育政策下进行生育意愿研究的重要意义。笔者在书中利用了多项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抽样所得的调查数据,对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现状、特征、生育或者不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及影响育龄人口二孩生育决策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后,笔者结合刚刚开始实施的三孩生育政策,探讨了在新的生育政策下如何提高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观点。
《2022-2023年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年度报告》一书是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负责的 中国动漫游戏产业蓝皮书系列 2023年度的研究课题成果,延续了历年来的研究特点和内容。《2022-2023年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年度报告》一书由 主报告 、 分报告 、 专题报告 、 区域报告 、 案例分析 和附录几个部分组成。《2022-2023年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年度报告》是一本全面深入研究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对漫画、动画、游戏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同时也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之集大成者,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结束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旧时代,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哲学史的全部成果,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其体系之庞大,著述之丰富,思想内容之广博和深邃,在中西哲学史上都是罕见的。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二十世纪西方众多哲学流派的思想来源。诚如美国哲学家怀特所言: 不谈他的哲学,我们就无从讨论二十世纪的哲学。 可以说,黑格尔哲学是通达西方哲学以至整个西方文化的必经之路。 《精神现象学》出版于1807年,是黑格尔阐述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第一部纲领性巨著,他自称此书是其哲学体系的导言。其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考察个人意识发展的历程,相当于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
《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报告(2024):以数字化促医疗保障治理现代化》聚焦医疗保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探讨医保治理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发展脉络、实践成果、基本经验以及未来方略。全书涵盖一篇总报告、六篇专题报告、两篇区域报告与三篇案例分析报告,深入评估和分析了医疗保障标准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共享、数字安全、医保基金监管的数字化以及医保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反映了江苏省、河北省正定县在医保数字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呈现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老百姓大药房、国新健康在医保数字化建设中的典型案例。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 关于 人情 与 面子 ,中国人似乎 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大约不很多 (鲁迅语),然而它们是认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基础。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得到一种本土分析框架,以此分析它们在社会、经济、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等各领域的重要影响,并寻求到一种与西方相关领域对话之可能。至于它们与 权力 如何关联,以往的社会学研究并未给出答案。本书从 关系 及其网络建构的特点出发,指出两者结合将形成 权力的再生产 ,即指权力因关系会发生转移,导致一些原本没有权力者获得权力。 总之,本书以社会学本土化的视角,在理论与经验两个层面,对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运行方式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针对一些学理问题与西方社会科学形成观照,较为完整地勾勒了中国社会之文化脉络与中国人关系运作的全景
了解193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的 魁阁 及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学史、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转型、中国知识精英有关建设现代中国的思考及其学术实践等议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往有关 魁阁 的研究多注重 魁阁 学术共同体的学术作品与学术实践,对于学术作品、学术实践背后的思考与规划,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实践(学生培养、课程设置、论文指导等)、社会服务、系科建设等议题鲜有关注。本书尽力搜集了自吴文藻先生1938年夏秋之际入昆开始筹建 魁阁 及云大社会学系至1954年云大社会学系及社会学专业被取消十多年间的档案资料,对于上述诸议题的探讨,以及这一时期曾供职、就读于 魁阁 与云大社会学系的诸位先生的研究,本书所提供的资料当会有所助益。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 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 ,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了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划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全国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等职责。站在新起点,在认真回顾和总结2022年中国志愿服务重大创新与重要进展的基础上,研究团队编写了《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2~2023)》。这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引领志愿服务事业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共收录 2014 2020年全国性、 3个中央部门(*、中国科学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出台的科研项目及资金管理主要法规政策 ,为满足科研人员和科研财务助理工作需要,对部分 2014年前印发现仍然执行的重要文件也做了收录并在附录中列示。 本书共分为 3个部分:部分,全国性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法规政策;第二部分,中央部门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法规政策;第三部分,地方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法规政策。全书力求阐释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法规政策和改革脉络,内容翔实、具体,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是广大科研人员和科研财务助理的工具书。
养老金融是指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围绕社会成员的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国人口发展正经历着从数量压力到结构性挑战的历史性转变,发展养老金融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养老金融不仅作为金融 五篇大文章 之一被提出,也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 我国养老金融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产品丰富化、服务专业化、形式多元化 成为现阶段的主要特征。在需求和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养老金融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本报告从我国养老金融的行业动态、产品谱系、热点专题及国际经验等维度,全面梳理和总结了2023~2024年养老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本报告旨在为养老金融领域的政策监管者、专业研究人员、机构从业人员提供参
自20世纪“认知革命”以来,科学家对人类心智“黑箱”的理解已有了很大进展。结合脑科学和文化研究的新证据,本书试图系统地解析人们如何加工重要的认知对象——自我、他人以及社会情境。认知视角的优势在于它不满足于对现象的描述,它还试图发现“何以如此”的机制。 《社会认知:从大脑到文化(第2版,中文版精装)》被美国 科学院院刊(PNAS)誉为社会认知领域的“ ”,是想了解这一领域的学生和科学研究者 的专业向导。作者苏珊·菲斯克和谢利·泰勒毫无疑问位列当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行列,属于被写入教科书里的那类人物。通过本书,你可以领略学科知识构造者的思考广度和深度。坦诚地讲,本书对于普通读者甚至专业读者而言都不算容易,但只要能沉得下心,你一定能从中收获大量的启发和洞见。对相关主题有一定知识背景的读者 有可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