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精装增订版)茅盾文学奖梁晓声著
    •   ( 22644 条评论 )
    • 梁晓声大咖书房 出品 /2021-04-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本书作者根据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群特征、普遍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了归类梳理,将中国社会分为当代资产者阶层、当代 买办 者阶层、当代中产者阶层、当代知识分子、城市平民和贫民、农民、中国农民工、中国当代 黑社会 、中国 灰社会 等阶层。 作者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上的寄托与精神上的充实,探寻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平民视角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现象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各阶层的现实生活寻找他山之石。作者以独特的经历和生活感受,从现实与精神两方面对社会各类问题进行了凝练,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状应该抱有怎样的生存态度。虽然该书于20年前出版,但是它的深刻内涵和独特价值并未因时代变迁而被稀释,对当下仍有借鉴意义和警示意义。而

    • ¥28.62 ¥69.8 折扣:4.1折
    • 江城(译文纪实系列·陌生的中国)
    •   ( 81937 条评论 )
    • [美]彼得·海斯勒 著,李雪顺 译 /2018-10-3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 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 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 永远停滞的民族 。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

    • ¥24.3 ¥45 折扣:5.4折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   ( 1709 条评论 )
    •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著 [荷]罗贝特?戴克格拉夫张童谣 译 /2020-08-06/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四十年来,科研资金紧缩,导致资源更多倾斜于实用或实际的成果,以创造能够带来即时价值的产品。这样的大背景下,专攻紧迫的显著问题是否才是明智之举?事实并非如此。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创始董事、曾帮助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来到美国的亚伯拉罕 弗莱克斯纳在其经典作品《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中描述了一个有关科研的巨大悖论。那些纯粹由好奇心驱动而无关应用的对深层问题的探索,往往能催生*伟大的科学发现,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变革。简单的例子: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电脑芯片。 这本小书包含了弗莱克斯纳于1939年写就的那篇永不过时的文章,以及高等研究院现任院长罗贝特 戴克格拉夫的一篇新作。戴克格拉夫在文中指出,弗莱克斯纳对 无拘无束地追求无用知识 这一价值观的捍卫,在当今时代的意义更甚于20世纪初。他讲述了在过去的那个

    • ¥24.3 ¥24.8 折扣:9.8折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齐格蒙特·鲍曼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消费社会 社会学社会科学总论 贫穷的本质 西方社会文化
    •   ( 4454 条评论 )
    • (英)齐格蒙特·鲍曼 /2021-09-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在生产者和普遍就业的社会中,贫穷是一回事。在消费者社会中,穷人是另一回事。在后者社会中,生活项目围绕消费者的选择而建立,而不是围绕工作、专业技能而建立。“贫穷”曾经与失业联系在一起,如今,它主要指向有缺陷消费者的困境。这种差异改变了贫穷的体验方式,对于拯救苦难产生重大影响。有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鲍曼的这部作品,对于消费者社会及其影响进行了反思和论述。在本书中,鲍曼书追溯现代历史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对其社会后果进行盘点,并考虑了与贫困作斗争和减轻困苦的各种方式的有效性。社会学、政治学和社会政策学的研究者会发现,这是关于含义不断变化的一个持久社会问题的一本无价之书。

    • ¥20.2 ¥45 折扣:4.5折
    • 乡村振兴十人谈——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解读 十位资深专家解读
    •   ( 3031 条评论 )
    • 温铁军 张孝德 /2018-12-01/ 江西教育出版社
    • 本书围绕乡村振兴话题,邀请长期在*线关注、研究、践行乡村建设的十位专家学者开讲乡村振兴战略十堂课。从全球危机到中国战略转型中的乡村建设,从乡村遇工业文明衰到逢生态文明兴,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到建设什么样的农村,从文化建设是重点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之道,从双层经营 三位一体的体制框架到综合性农协的构建是重建乡村社会基础,等等观点进行了一次汇聚,为乡村振兴建设基层领导干部提供了启发和帮助。

    • ¥28.1 ¥36 折扣:7.8折
    •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   ( 1742 条评论 )
    • [美] 乔纳森·克拉里 著,许多 沈河西 译 /2021-05-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随着资本主义扩张而兴起的24/7体制,并非一个空洞的流行语,事实上,它正在消弭白天与黑夜、现实与梦境、工作与休息、公共与私人、机械与人类之间的界限。在24/7体制下,既没有暂停键,也没有关机键,我们被裹挟其中,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它*终侵蚀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导致注意力涣散、感知力受损、记忆和做梦的能力丧失。睡眠是人类不可削减的需求,是抵抗24/7体制仅存的一道屏障,也是资本主义*无法消灭的 自然条件 。如果睡眠不再,人类将何去何从?

    • ¥24 ¥48 折扣:5折
    • 乡土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传世经典,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认识中国国情的杰作。畅销七十年,了解中国文化
    •   ( 56222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18-06-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我国的社会制度、民俗、文化有很独到的研究,从早年的乡村制度到晚年的文化的自觉与反省都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取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 乡村社会学 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作者用 熟人社会 、 礼治秩序 、 差序格局 等概念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况。书中所提出的 礼治秩序 及其 差序格局 的概念,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制度的社会管理模式。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乡土中国,是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国情,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本书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

    • ¥20 ¥20 折扣:10折
    • 难逃单调:当人遭遇经济浪潮 (2023新出发!今日绩效时代,我们该如何自洽生存? 荣获NCTE乔治·奥威尔大奖)
    •   ( 1174 条评论 )
    • [加] F. S. 迈克尔斯F.S. Michaels) 著,黄煜文 译 /2023-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当代社会,无止境的买卖游戏,你选择如何参与? 故事总是静悄悄地在无人注意时施展它的魔力。 加拿大新锐作者F.S.迈克尔斯获奖之作,清晰晓畅,振聋发聩! 一本小册子,10场关于 当人遭遇经济浪潮 的演讲,她冷静审视:用经济尺度来衡量一切时,我们会失去什么? 她围绕工作、人与人的关联感、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医疗产业、教育行业、创意(艺术)领域6大面向畅谈 人与经济浪潮 的纠葛与博弈。 她融合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犀利地剖析了当下社会困境,探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以经济语言取代一切,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后借用关于食物、建筑和人际沟通的三个事例来尝试找寻替代方案 参与当代社会游戏的另一种 平行之道 。 效绩主导的竞争型社会,正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而此时,我们需要更人性、更复杂的故事,以

    • ¥24 ¥48 折扣:5折
    • (现代人小丛书)作为意识形态的生物学:关于DNA的学说
    •   ( 711 条评论 )
    • [美] R. C. 列万廷(R. C. Lewontin) 著,罗文静 译 /2022-08-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伴随着DNA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基因学逐步进入大众视野,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启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基因对人类有哪些影响,生物学不同流派各执一词:基因组成了个体,人类本性是由基因编码的,基因组成了文化和社会,决定了个人的贫富和民族是否好战 本书是世界知名遗传学家R. C. 列万廷对这些观点的回应。 列万廷立足生物学,对当代科学、意识形态等问题展开了批判式的解读。他运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福尔摩斯的 记忆阁楼 、智商测试、杂交玉米等妙趣横生的实例,综合分析了基因、有机体、环境这 三重螺旋 ,拆解了 纯粹的生物科学 之神话,并警醒大众,对科学、专家要时刻保持警惕。

    • ¥22.5 ¥45 折扣:5折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   ( 1209 条评论 )
    • (英)齐格蒙特·鲍曼|责编:应韶荃|译者:郭楠... /2021-09-01/ 上海社科院
    • 在生产者和普遍就业的社会中,贫穷是一回事。在消费者社会中,穷人是另一回事。在后者社会中,生活项目围绕消费者的选择而建立,而不是围绕工作、专业技能而建立。“贫穷”曾经与失业联系在一起,如今,它主要指向有缺陷消费者的困境。 这种差异改变了贫穷的体验方式,对于拯救苦难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学家和思想家鲍曼的这部作品,对于消费者社会及其影响进行了反思和论述。 在本书中,鲍曼书追溯现代历 发生的这种变化,对其社会后果进行盘点,并考虑了与贫困作斗争和减轻困苦的各种方式的有效性。 社会学、政治学和社会政策学的研究者会发现,这是关于含义不断变化的一个持久社会问题的一本无价之书。

    • ¥21.15 ¥45 折扣:4.7折
    • 郑永年论中国:中国的知识重建
    •   ( 3599 条评论 )
    • 郑永年 /2018-03-01/ 东方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郑永年教授十年来关于中国知识重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作者在专栏已发布的文章以及访谈录。 现实地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国门大开,中外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交往,但是中国和世界之间对很多问题的看法的分歧则越来越大。很多人在谴责西方世界的偏见。但向世界说明中国当是中国人自己的任务。中国缺少一个能够向外在世界解释自己的知识体系。长期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各个阶层和群体,一直在借用他人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自己,结果不仅不能解释自己,反而曲解了自己。这需要知识分子也即知识的生产者思考西方的知识体系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自己如何能够生产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更高层次来说,任何一个文明的核心就是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复兴的关键就是中国知识体系的创造。从这个角度来说,这

    • ¥25.3 ¥38 折扣:6.7折
    • 乡土中国(注解本)
    •   ( 7888 条评论 )
    • 费孝通 著, 岳永逸 注释 /2020-04-25/ 中华书局
    •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研究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一部名著。作者基于自己田野调查的丰富积累,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尝试回答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这个问题。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 今天,读懂《乡土中国》对于理解中国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状况仍十分必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岳永逸教授,从学术研究与时代需求等多方面入手,撰写两万余字导读,带领读者了解费孝通先生的知识谱系、学术实践、精神世界和家国情怀,进而条分缕析、抓住核心概念,把握知识体系,拓展阅读思路,挖掘当下阅读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 ¥25 ¥25 折扣:10折
    • 亲属关系是什么,不是什么(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
    •   ( 1634 条评论 )
    • Marshall Sahlins /2018-11-01/ 商务印书馆
    • 在本书中作者司马少林(萨林斯)旁征博引,梳理摩尔根之后百余年来西方人类学的亲属制度研究,涉及涂尔干、施耐德等影响深远的学者的亲属制度理论,尤其是建构论、解构论和族性生理学等。作者在本书中主要讨论人类学亲属研究中的思想,而非具体的亲属制度研究技术或术语。他把这些思想放置到广义的西方思想脉络之中,延续他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提出的文化论。该书在国外已经引起较大范围的讨论,是我们理解近来诸多相关文本的一个关键性参照。

    • ¥24.5 ¥25 折扣:9.8折
    • (倾向与可能丛书)21世纪的权力:与约翰·A.霍尔的对话
    •   ( 284 条评论 )
    • [英]迈克尔·曼 著,陈冕 译 /2023-09-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用约翰 霍尔的话说,迈尔克 曼就像 我们时代的马克斯 韦伯 。在其跨越漫长历史时段的研究中,曼试图发展出从整体上理解历史记录的工具,形成了他关于社会权力来源的理论。 这本《21世纪的权力》源自曼与霍尔之间的一系列对话。曼在其中展示了如何用四种权力来源 经济、军事、政治和意识形态 的概念工具追踪权力的前沿,并发展了他对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全球权力变化形式的看法。曼认为,全球化的出现同时改变了资本主义、民族主义,乃至帝国的性质。对话总结了不同地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探讨了中国、印度、中东、欧盟的角色,论述了可能导致国家强弱变化的原因,也提示我们金融资本不可遏制的力量和环境问题带来的重大危机。这些讨论同时构成对如下问题的考察,即在何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解释结构性的趋势和令人震惊的单一事件。 曼认为

    • ¥27.5 ¥55 折扣:5折
    • 北欧向左美国向右 译文纪实 芬阿努帕塔宁上海译文出版社美国福利国家北欧非虚构文学政经文化育儿教育社会政策医疗健保两性关系
    •   ( 13 条评论 )
    • [芬]阿努帕塔宁著 /2024-02-29/ 上海译文
    • \\\"【内容简介】:芬兰记者阿努?帕塔宁2008年搬到美国,她本来是充满自信的人,有成功的事业和充实的社交生活,可是来美国后不久就变得谨小慎微,充满自我怀疑。她发现,这里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从购买一部手机到为教育和儿童保育进行税务申报——和自己的北欧老家相比都 复杂和充满压力。起初,她把自己严重的焦虑归因于自己难以适应自由的新环境。但是随着越来越了解 多的美国人,她发现他们也和她一样倍感压力。为了理解美国和芬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她开始仔细观察这两个 的日常生活,从政经文化、育儿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健保、两性关系、工作税制等政策差异优劣,在清晰详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给出具体建议。她澄清了那些说北欧 是“大政府”“高税收”“福利 养懒人”的常见误解,指出美国社会的金钱至上原则造成公民生活

    • ¥28.98 ¥58 折扣:5折
    • 别睡,这里有蛇:一个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在亚马孙丛林深处
    •   ( 887 条评论 )
    • [美] 丹尼尔·L.埃弗里特Daniel L. Everett);中资海派 出品 /2019-03-15/ 新世界出版社
    • 1977年,丹尼尔 埃弗里特携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来到亚马孙丛林中皮拉罕人的部落,他想要传教,改变皮拉罕人的宗教信仰。 但他发现皮拉罕语违背了所有现存的语言理论,并反映出一种远离当代认识的生活方式。例如皮拉罕人没有记数系统,没有统一的颜色的称谓,没有战争和个人财产的概念,没有过去与未来,完全活在当下。 埃弗里特开始痴迷于他们的语言、文化,并沉溺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他*终失去了传教的信念。 这本书是埃弗里特30多年客旅丛林的生活记录。在这30多年里,埃弗里特的妻儿差一点因疟疾病死他乡,埃弗里特也曾因触犯皮拉罕人的自由而被群起攻之,但更多的,埃弗里特分享了他与皮拉罕人共处时的种种幸福的点滴,打鱼、捕猎、修房子、教他们算数和制造独木舟 埃弗里特以放弃现代文明生活的代价换来书中与皮拉罕人

    • ¥29.9 ¥59.8 折扣:5折
    • (现代人小丛书)设计自由
    •   ( 854 条评论 )
    • [英]斯塔福德·比尔 著,李文哲 译 /2020-1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栖身文明秩序的现代人并未获得 进步 所允诺的安宁。取代蛮荒险境的,是密不透风、限制重重的行动网络和愈加超越个人掌控的大型危机。在本书中,斯塔福德 比尔将我们的社会组织置于系统科学的聚光灯下进行考察,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关键的控制论原则,进而揭示诸多社会机制崩坏的原因 这个由层层叠叠机构和制度所构成的、外表精密无比的运行系统,因其官僚化的错误组织方式而成为制造威胁、压迫人性、毁坏自由的庞大机器,并将无可避免地走向失衡与崩溃。尤为致命的是,几近失效的状况下,自我维护的倾向却使其失去了内部修复的可能。作者呼吁,整个体制必须被再次设计,并归于人民。 尽管技术背景已迥然有别,这些文字和观点仍然尖锐地指向我们在今天乃至可预见的将来所面临的危机和困境,至为珍贵地为我们展示了反思之迫切与行动

    • ¥22.5 ¥45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