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文化理论的介绍与研究,并对于中国语境中的历史文化实践进行了理论的运用与分析。布迪厄社会学文化学理论的精髓在于反对一切形式的符号控制,反对普遍存在的不平等。为了实现这一实践目的,他一方面借助于独特的概念工具和研究方法考察了人类行动的逻辑,从而获得了他作为一个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甚至哲学家的崇高声誉;另一方面,他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统治阶层是如何在获得被统治者共识的条件下,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合法性治理的。
中国社会学年鉴是社会学界性与学术性的专业性年刊。下设“理论综述”“论著题录”“社会学界重大活动”“社会学大事记”“社会学界重大课题介绍”“社会学博士点介绍”“社会学机构目录”等栏目内容。其中,“理论综述”均为社会学分支专业领域内的学者撰写,兼具学术性与前沿性,理论价值极高。论著题录和课题介绍栏目充分展现了学科年度内的研究成果。大事记、博士点介绍及学术机构介绍等栏目,充分展现了社会学这一学科领域内的年度发展变化,兼具信息检索功能。
1995年,人类学家庄孔韶首提“不浪费的人类学”理念,这是一种关于人类学方法和实践的本土思想。不久后,人类学家与画家展开了跨学科交叉实验,旨在共同的田野体验中,通过“画文化”获得对地方文化立体而深刻的人类学体认,传达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实现学术理性与诗性智慧的互趣、互补。 《人类学绘画:旨趣、志向与实验》就是“绘画人类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实验性成果,收录庄孔韶人类学绘画23幅、文论3篇、沙龙实录2篇,立体介绍“绘画人类学”的学理来源、二十多年来的生动实践。文与画相互呼应,呈现出诗性与理性的双重面相,是绘画向学术领域拓展、学术表达审美化的代表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