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中的宇宙是如何诞生的?奥林匹斯山上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亚特兰蒂斯岛如何在一天一夜间消失在海浪之下?谁创造了第一艘独木舟?神话产生于人类远古时代,从古希腊大地女神盖亚、奥林匹斯众神之王宙斯、信使之神赫尔墨斯,到开天辟地的盘古、西游取经的孙悟空、冰霜巨人始祖伊米尔、伟大英雄毛伊,神话对人类历史伟大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人类的每一种文明都创造出了自己的神话,以解释它们的起源及人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种种现象。你将在这本书中读到来自全球各地的经典神话故事,并了解到它们产生的来龙去脉,以及一段段精彩的人类文化。
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将精神分析同时在理论与临床上作出提升并发展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由1953年开始举办研讨班,直到1978年结束,二十五年的教学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1959 1973)是拉康思想的黄金时期。 本书研究时间段正是拉康第二个教学阶段。这一时期拉康思想变换极为丰富,使用了逻辑学、数学和拓扑学的模型来建构他的主体理论。按照拉康使用的六个主要理论模型,本书将拉康这个时期的教学分成六个部分,并且在介绍理论模型的过程中,阐述蕴含在其中的基本概念的内涵,以及这些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立足拉康文本的同时,横跨古希腊哲学、中世纪神学、逻辑学、数学等学科。此外,为了纠正流行的错误观点,我们考证了 能指 概念在拉康思想中的真正含义,并指出在其不同的理论模型中,基本概念含义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矛盾
纽约是大城市的特例还是范例?政府如何 企业化 运营? 新冠疫情期间, 开放街道 政策如何体现城市价值观? 复杂的城市更新项目如何推进?个人力量如何影响社区营造? 房地产税如何连接私人义务和政府义务?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公私合作(PPP)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 超级试验场 ,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一个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书以一系列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串联描绘出纽约种种独特或奇异的城市发展现象(比如公共空间的打造、地铁运营、地产开发和规划等),并用制度的逻辑来进行分析和解读,结合对日常生活的审视和学
《格调》 等级是什么?为什么约翰 肯尼迪在电视上看到理查德 尼克松时一脸吃惊地冲他的朋友说: 这家伙一点没档次? 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很难说清楚,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 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因此本书也可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 《恶俗》 广告恶俗?
社会的贫富差距能被消除吗?是什么诱导人们去犯罪?如何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始终在探索如何治理社会这个重大问题,而社会学家已经给出了一些方案,这些方案持续塑造着今日的世界。本书通俗易懂,精炼有力的解释破译了高深莫测的社会学术语,清晰精美的图表剖析了深奥难懂的理论,机智诙谐的例证燃起了我们对社会及其制度的思想火花。无论是社会学的 热心分子 ,还是深居书斋的 专家学者 ,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
一部关于西方性学研究的百科全书。作者以50 年的研究、教学、治疗经验,提供了对当代各种性形态的一种深刻观察。
《学术期刊论文写作技巧与实战》 《学术期刊论文写作技巧与实战》是一本聚焦学术期刊论文写作技巧的工具书,以用户为导向,针对学术期刊论文写作新手的需求与痛点,致力于用核心写作技能串起各章主题,用常见的问题提示内容难点,用实战任务攻克学习重点,并从学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视角提示写作过程中的诸多注意事项。 《学术期刊论文写作技巧与实战》共分为7章。先介绍学术期刊论文写作的四项基本功,然后由此出发讨论如何完成学术期刊论文的框架搭建、选题聚焦,以及写作中应当如何遵循相关规范。接下来以文献综述类学术期刊论文为例进行了学术写作实战演练,并在写作实战的基础上归纳了论文排版的常规格式与常见问题。之后,介绍了学术期刊论文的投稿与审稿的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学术期刊论文写作技巧与实战》适
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个体的行为是无法预知的。但是,当个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群体的行为反而表现得有章可循,于杂乱中显现秩序和稳定。这是为什么呢? 围绕这一问题,作者从统计物理、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中探寻其中的缘由,发现了自然与社会之间奇妙的结合点,以及它们共同的法则。从细菌生长的形态到交通流的运行,从流体相变到政治结盟,从电脑网络到市场交易,等等,莫不于纷繁多样中遵从一致的奇妙规则。 结论或许令人充满遐想,论证的过程却平易生动。作者小心翼翼地择取例证,谨慎地遣词造句,以所有人都看得懂的方式,讲述各门类的知识与道理,实属少见。
本书系统梳理了当代西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进路,在探讨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童年研究的基础上,对 旧 新 童年社会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与评析了新童年社会学的理论立场、核心观点及主张。从纵横多个角度对西方童年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内部流派、研究取向、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剖析,为国内儿童与童年研究提供了新视域、新方法。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童年社会学的当代进展、丰富儿童及童年的社会理解并更好地促进我国童年社会学发展。
本书全面介绍了“二战”结束以后,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的社会学领域的新进展,包括帕森斯的规范论功能主义、新功利主义、冲突社会学、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卢曼的功能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法国的反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社会理论、新实用主义等内容。本书系作者多年在芝加哥大学、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哥廷根大学等美国及欧洲各大学教授社会学课程的讲稿,2004年在德国苏尔坎普(Suhrkamp)出版社集结成册, 出版。本书译自2011年德文版第3版。
1995年,知名人类学家庄孔韶首提“不浪费的人类学”理念,这是一种关于人类学方法和实践的本土思想。不久后,人类学家与画家展开了跨学科交叉实验,旨在共同的田野体验中,通过“画文化”获得对地方文化立体而深刻的人类学体认,传达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实现学术理性与诗性智慧的互趣、互补。《人类学绘画:旨趣、志向与实验》就是“绘画人类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实验性成果,收录庄孔韶人类学绘画23幅、文论3篇、沙龙实录2篇,立体介绍“绘画人类学”的学理来源、二十多年来的生动实践。文与画相互呼应,呈现出诗性与理性的双重面相,是绘画向学术领域拓展、学术表达审美化的代表性成果。
本书是行动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哈佛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克里斯.阿吉里斯为我们呈现了行动科学 基本的原则和方法。行动科学是社会和组织探究的一种路径,以生产出理论有效、实践有用的知识。本书具体阐述了行动科学立基的哲学和科学原则。他们揭示了在面对真实生活情境以及传统应对问题的复杂性时,行动科学如何克服传统实验性的、相关性的、民族志研究的局限性。本书以丰富的案例揭示了行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提出了实践者需要建立此类研究的技能,并描述了如何创建发展和掌握这些技能的学习环境。
本书以Bootstrap方法对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及其混合效应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Bootstrap方法是近几年在社会科学领域期刊中使用较多的方法,但在国内鲜有学者使用。全书逻辑简单清晰、内容详略适当,基础扎实、操作性强,能够为社会科学领域从事定量研究的人员提供较好的方法论指导。本书可以作为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参考书、工具书。
立足于在 真理的彼岸世界 (宗教)消逝之后为此岸世界确立真理的出发点,马克思和恩格斯为 人类社会 喻示的道德,在 必然王国 之 从属于劳动的交往 中,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强制而真正基于自愿的公平合作;在 自由王国 之 超越于劳动的交往 中,是彼此作为主体间关系而相互给对方的自由实践、自由个性以充分的支持、承认和尊重,以促成和确证彼此的自我实现。 我们所需要的道德还在襁褓之中 ,但已无可回避、无可逆转地置身于现代社会,即使对于那已经逝去的、人类曾经似乎拥有过的 共同体 以及相应的道德伦理生活有那么一丝缅怀,更为务实、更为重要而紧迫的,是客观地把握和联系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这个现代社会和生活的基本特征,而为这个社会寻求和塑造其正常运行所需要的道德基础,也为置身于这个社会之中的我们自己重塑生活的伦
本书以思考女性主义与社会学之间的关系拉开序幕,立意于女性主义并非为社会学中的一种理论观点或分类领域,而是从根本上审视了过往主流社会学诸多未曾考虑性别差异的概念和观点,并尝试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重构了社会学整个学科的阐释图景。因此,这本书不仅仅是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的经典著作,更是适合整个社会学专业学习的基础导论读本。本书为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Third Edition)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部译作。
'本书是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年纪念珍藏本中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