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 乡村社会学 的讲稿,它尝试回答了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它不是对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作者结合自己的见闻,从日常生活、规矩礼数、历史渊源等诸多方面,讲述了形成乡村人生活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提炼出如 差序格局 礼治秩序 长老统治 等概念,让读者由此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乡土社会、乡土文化,以及这个长期影响、支配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运转体系。
全书分为5讲,分别是 第一讲:提问题 第二讲:找GAP 第三讲:搭连接 第四讲:做研究 第五讲:磨日课 。 相比市面上其他关于论文写作的其他书,本书具有几大鲜明的特色: 全书主旨是 通过精读论文来了解和掌握论文写作的内在逻辑 ,将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综合在一起给出指导意见,贴近读者的实际情况。 全书的篇章布局,十分符合完成学术论文的实际工作步骤,读者很容易跟随书的节奏一步步展开自己的研究。 书中摘选了数十篇前沿且有趣的论文,对精读和写作的指导建议,以对论文的细致剖析来具体展开,不再教条而枯燥。
大学文凭是通向成功的敲门砖吗?赚钱越多的工作,对社会贡献越大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社会,就是公正的吗? 当 美国梦 成为谎言,当平等的假象造成胜者的傲慢与败者的愤怒,当不同立场的人失去相互倾听的能力,跟随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中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工作的价值与成功的定义,是每一个社会和个体dou需要经历的思辨。 曾经,社会承诺人们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如果每个人能在同等机会下公平竞争,那么优胜者就应该获得奖赏。这是 美国梦 所代表的理想,也是大多数现代社会认同的优绩zhi上主义的伦理核心。 然而桑德尔认为,昔日激励无数人奋斗的 美国梦 ,恰恰是造成今日美国社会分裂的根源,这种看似公平的成功观造成精英的傲慢和底层民众的怨恨,使成功者深信其成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忘记帮助他们的时机和运气,轻视
畅销书《鱼翅与花椒》作者、英国著名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全新力作。书中每章均以一道经典中国菜肴为起点,探究中国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用餐习俗及烹饪理念,展现中国美食丰富多元的特色。《君幸食》一书将以英国最常见的中餐外卖菜肴 糖醋肉球 作为开篇,介绍西方世界对中国菜的理解与误解。紧接着便会开启精彩愉悦而又内容丰富的中国美食之旅。从 灶火 、 天地 、 庖厨 与 餐桌 四个维度,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将一段段津津有味的中餐故事娓娓道来。火焖鞭笋、东坡肉、醉蟹、麻婆豆腐、土步露脸、清蒸鲥鱼、刀削面、小笼包 贯穿华夏大地南北东西的丰富食材与烹饪方法,被扶霞以饱含深情而又严谨客观的文字呈现于东西方读者面前。
◎我们为什么正在失去爱的能力?疯狂消费后,欲望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满足?每个人为什么都成为其他人的敌人? 齐格蒙特 鲍曼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21世纪伟大的社会学家、思想家之一。 他去世前,曾与瑞士记者彼得 哈夫纳交谈了几天,在他英国利兹的家中,就他毕生的工作进行了四次长谈。 在长谈中,他继续描述我们的时代,涉及当前生活的方方面面: 爱与亲密关系 、 身份、 工作与休闲、家庭、 犹太性、道德、幸福、 社会 。从 二战 纳粹大屠杀 到 数字时代 ,从 经济危机 到 消费主义与新穷人 ,从社会责任到公民权利,从战争阴影到幸福日常,从偶像作家到人格类型 为悬浮在不安全感中的我们这代人提供对自己境况的新认知。 他狡黠睿智地描述我们这个流动不居的时代,以及人的境况;从不回避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
◎先要直面自我, 才能找到意义 一本写给当代人的 反虚无 生存指南! 齐格蒙特 鲍曼,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21世纪伟大的社会学家、思想家之一。 他曾与塔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瑞恩 罗德邮件往来,探讨 现代人的自我 ;并对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概念、人类处境的基本关键词 自我,进行全面梳理;为活在不确定时代、自我时刻晃动的我们这代人在 自我与社会冲突时如何自处 提供了更内在的理解。 某种程度上, 现代史 是一部 自我 的历史。自我是如何产生的?个人如何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当今世界,自我的模式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技术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还是诱使我们放弃现有的自由? 鲍曼与罗德棋逢对手,结合他们各自的社会学、哲学、文化理论、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 在流动的现代世界中,如何理解复杂的自我
关于 人情 与 面子 ,中国人似乎 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大约不很多 (鲁迅语),然而它们是认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基础。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得到一种本土分析框架,以此分析它们在社会、经济、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等各领域的重要影响,并寻求到一种与西方相关领域对话之可能。至于它们与 权力 如何关联,以往的社会学研究并未给出答案。本书从 关系 及其网络建构的特点出发,指出两者结合将形成 权力的再生产 ,即指权力因关系会发生转移,导致一些原本没有权力者获得权力。 总之,本书以社会学本土化的视角,在理论与经验两个层面,对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运行方式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针对一些学理问题与西方社会科学形成观照,较为完整地勾勒了中国社会之文化脉络与中国人关系运作的全景图,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此领域为构
单位 在中国社会中一度是使用频率极高的名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一书依据问卷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镇社会中的 单位 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 单位组织 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工作组织的诸多方面,探讨了在中国的单位组织内,资源是怎样形成和分配,权力在资源的形成和分配过程中怎样产生,资源和权力怎样制约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及在单位组织中人们的服从行为又怎样与资源、权力相交换。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单位的定义和覆盖范围有了很大变化,但其作用和影响却持续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可作为理解衍生中的各类组织体系的参照系。通过对 单位 的分析和探究,可一窥组织机构中的作用发生机制,以及个体与群体心理,从而收获理解中国社会和社会结构的相关视角。
《社会学的想象力》堪称C.赖特 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它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由此强调 社会学想象力 的重大意义。本书初版于1959年,现在已成为英语世界,乃至世界各地社会学教学中广受推崇的入门经典;1989年美国社会学界还就本书发表三十周年召集学者进行回顾性的专题研讨。现在这个中译本据牛津大学出版社刊行的四十周年纪念版译出。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一本佳作,它对微观的社会互动做了详尽的论述,探讨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特别是我们如何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作者没有对社会互动做面面俱到的系统性分析,也没有试图总结互动类型、区分互动性质,他的兴趣在于研究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具体互动细节。 在对许多地区社会习俗的观察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他把社会比作舞台,把个体比作演员,用诸如印象管理、前台、后台、剧班、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戏剧表演的概念,来分析种种舞台表演行为。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向他人展示自己和自己的行动,试图引导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并采用某些技巧来维持自己的表演,就像演员向观众展示一个角色一样,这不失为一种表演的艺术。
本书介绍了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塑造了社会学,并将继续为社会学铺筑道路。除了简短的定义外,作者对每个概念都进行了扩展讨论,将其置于历史和理论背景下,探讨了其在使用中的主要含义,介绍了相关的批评意见,并为读者指示了其在当代研究及理论说明中的演化。 本书包括十个主题,通过全球化、现代性、数字革命、消费主义、社会流动、生命历程、身份认同、后殖民主义等基本概念,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社会学的画卷。
本书为我国著名思考型学者秦晖的成名之作,初版于1996年。 作者以八十年前*与梁漱溟之间一次有关中国社会是否存在阶级对立问题的争论为契机,从分析旧中国 关中模式 入手,在掌握大量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社会学科学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封建社会三要素(即自然经济、宗法共同体与依附人格)在中国的社会表征,指出权贵与平民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进而对社会构成主体 农民(农民人格、农民心态、农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纵观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成功与失败,深刻分析农民的 双重性 ,揭示中国社会长期固守 农业文明 之根源;横向结合苏联集体农庄和美国式农业发展道路,对农民及农民社会进行共时态的逻辑分析,从源头上探寻农业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此次再版,尽管经历了二十几年的社会变革,但作者对中国社会的深
《女性主义》是李银河40年女性主义研究精华。基于对中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对中国进行了多年的的田野调查和社会观察。作品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是中国女性主义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李银河在这本《女性主义》中,对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流派、女性主义论争和女性主义之后的思潮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如果想要了解女性主义却不知道从何着手,李银河老师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建构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
在春天诞生的本辑《单读》,以 自然 为主题结集文章,召唤大家去公园和野外,暂别逼仄的生活,感受闲暇和惬意:去国家公园观鸟、去原始山林观察水蛭、去颐和园寻找0001号柳树、去江南乡野认识菰米和茭白、去日本熊野古道徒步 这趟亲近自然之旅,将唤醒我们几近沉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 原来是这样 的惊奇时刻;回到自然的维度中理解人,找寻人和自然相处的新办法。 疫情延续,战争再起,我们仍渴望用话语校正糟糕的人世,却苦于观点与观点无法互动、对立仇恨四起。本辑《单读》试图在艰难、险恶的时刻,抓住一些逃脱的绳索,在 话语消失 的今天,从去公园和野外开始,将自己投入宏伟壮丽的景象、恒久稳定的法则、永无止境的知识,来忘却狭隘的自我、超越你输我赢的游戏,重温人与人之间原本真挚的情谊。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基于个体理性的决策常常与集体理性相冲突,导致所谓 囚徒困境 的出现,不利于所有人的幸福。人类如何走出 囚徒困境 ,走向合作共赢?《博弈与社会》用博弈论的视角给出了答案。 《博弈与社会》用通俗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方法和核心结论,并应用这些方法和结论深入分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制度(包括文化)。《博弈与社会》特别关注的是人们为什么有不合作行为,什么样的制度和文化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作者笔下,博弈论不再是个高深的抽象理论,而是变成了一件剖析社会问题及制度的利器,一门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的学问。 阅读《博弈与社会》,有助于深入理解张维迎教授在产权制度、市场机制、法律、社会规范、政府行为、大学治理等诸多社会问题上的独到观点;也有助于提高
内卷 社恐 消费主义 这些流行词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世界。我们都曾或多或少体会过它们所带来的紧张与焦虑,而这些紧张情绪都能够在社会学中找到答案。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分多个方面讲述了社会学所探讨的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告诉读者现代人和现代社会到底是什么。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指南,给人以启迪。作者点出很多肉身的现象,如996、内卷、社畜、键盘侠、网络暴力、购物狂等,也写了很多现实的事件,如关于江歌案、谷爱凌、未成年犯罪的讨论,从而来讨论现代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带领读者看懂不理性现象背后的理性逻辑。
在传统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变迁中,基层治理为什么占有重要地位?哪些群体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哪些制度左右着社会资源的控制和动员? 著名经济史学家龙登高教授及学术团队立足原始档案、契约文书,重新审视近世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脉络,考察宗族治理与商业经营、小微公共品供给、公共工程管理、新式教育体系的互动,细致展示了土地产权制度的流转、民间组织对基层的间接治理、士绅群体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全貌,让我们对屡受误读的农民与商人群体有了全新的认识,重塑了我们对中国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认知。
风趣可爱的漫画 专业严谨的知识干货 清晰简洁的思维脉络 一本轻松明快、人人都能读的社会学入门指南! 从现代到当代,面向未来,社会学关键人物及其核心理念一目了然 个人生活与社会历史之间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本书画给你看! 上至学科奠基人奥古斯特 孔德、埃米尔 涂尔干、格奥尔格 齐美尔、马克斯 韦伯,下至当代中流砥柱安东尼 吉登斯、乔治 瑞泽尔、齐格蒙特 鲍曼,76位重要的社会思想家超萌登场 从炫耀性消费到文化资本,从社会失范到风险社会,从公共人的衰落到诸众的崛起,超过300个重要社会学概念,轻松get!
nbsp nbsp《社会学》如今出至第八版,对于理解我们塑造的世界、我们所过的生活,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导引。 《社会学(第八版)(上下册)》行文流畅,布局清晰,努力做到既智识严谨,又深入浅出,尤其强调互动,力求让读者倾心投入,保持兴奋,帮助他们领略社会学之思的持久价值。 第八版特色: 紧扣社会学基本要义,即社会学的宗旨、研究方法与理论,构筑坚实基础; 围绕社会生活核心话题,从性别、性相和个人生活,到贫困、全球化、传媒与政治,勾勒概观; 针对社会学有关全球不平等、气候变化等当代世界关键议题的论述,遍举鲜活例证; 牢牢把握全球社会学趋势,明确聚焦数字技术如何彻底改变传播、劳动与人际互动; 保持教学特性,诸如 经典研究 全球社会 图文框和 批判性思考 停靠点,以及各章末尾活动环节,邀请读者关注流行文化与原创
本书是人类学经典著作之一,堪与列维-斯特劳斯和伊里亚德的伟大作品同列。 在本书中,特纳通过在非洲恩登布部落中的田野考察,将仪式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进行了诠释。特纳拓展了 阈限 与 交融 的概念,发展了传统的结构主义。与之同时代的范热内普、马克斯 韦伯、涂尔干等都曾经试图把所有的文化行为统一在超级结构里,提出涵盖全体的普遍化模式,特纳则突破了传统静态的社会结构的研究,把仪式放在运动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他把社会看作交融与结构的辩证统一,从而有 分化-阈限-再整合 的过程,这是结构与反结构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术语 文献综述 一般指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中的综述创建过程。它是一项持续的活动,始于你挑选与研究相关的第一本书或第一篇论文,一直持续到终稿的完成,终于论文的通过或发表。 你的文献综述首先能帮助你形成研究问题;同时也帮助你甄别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理论和研究,以及确定你可能采纳的方法;文献综述还有助于分析和阐释你的资料。本书探讨这个过程的所有步骤,包括文献搜索的策略、存储关键资料来源和系统地记笔记、文献阅读的策略,以及文献综述撰写的技巧。 本书不但对学生有用,对导师们同样有益 有了本书,可以省掉向每一个学生重复交代文献综述要领的麻烦。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案例研究方法,可与《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一起作为学习案例研究方法的基础教材。 本书从研究规划的角度,将案例研究分为6个相对独立的环节:研究计划、研究设计、研究准备、材料收集、研究分析和报告分享。 关于案例研究的实践,本书*突出的观点就是 案例研究是一个线性、反复的过程 。各章分别对6个环节进行论述,除了说明单个环节的特点与要旨,同时也论述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清晰地展现了案例研究的各环节在实践中如何交叉往复。 全书收录了不同学术和专业领域的50余个已发表案例,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每章的 小贴士 呈现了本章的核心内容,读者可根据 小贴士 迅速获知这一章节的难易程度。 每章都有 实战演练 ,演练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多角度、深层次探索不同的解决思路。 章节末尾的 辅导材料 拓展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性? 我们应该如何谈论性? 要怎样才能让性真正自由? 关于性的现实充斥着关于女性的谎言,却讲述了关于男人的真相。 《性权利:21世纪的女性主义》是牛津大学学术新星埃米娅 斯里尼瓦桑的处女作,尖锐但极具人性地颠覆了我们讨论或避免讨论性问题和性政治的方式,追溯了性在我们世界中的意义,以色情、权力、欲望为表征,对当代女性主义问题进行了阐释、拆解、质疑、思考和深化。这些文章讨论的是这个世界的性政治与伦理,而使它们得以成文的,是对一个与此不同的世界的期盼。
这本书是关于中国菜出乎意料的美好,也是一个英国女孩在中国的冒险故事。 获得英国饮食作家工会大奖肯定的扶霞在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在这本难得一见的回忆录中,扶霞追溯自己和中国饮食之间的关系演进。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我们熟悉的中国菜。原来不同地方的食物,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的甜味,就像悠闲而迷人的四川人,总是带着一丝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军队领袖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