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
    •   ( 13075 条评论 )
    • [美]彼得·阿提亚 著;程纪莲 译;马向涛 审校 /2024-01-01/ 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著名的长寿专家彼得 阿提亚博士还曾是一名马拉松游泳运动员,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横渡过卡特琳娜海峡。然而他的健康状况居然也出现了异常,有早逝于心脏病的风险。这一发现促使他开始探索长寿之道:我们如何以及为何会死亡,我们怎样才能延缓甚至预防那些导致大多数人死亡的慢性病的到来,例如心脏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与2型糖尿病。 在这本开创性的书中,阿提亚解释了这段经历是如何促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医疗保健方法的。虽然主流医学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在防治这些与年龄有关的疾病方面却进展甚微,往往因干预的时机太晚而无法提供及时的帮助,并以损害健康或生活质量为代价延长寿命。阿提亚认为,我们必须用个性化、积极主动的长寿策略来取代这种过时的观念,应该立即采取行动而非等待。全书所阐述的不是一种生物黑客式的高深技术

    • ¥49 ¥98 折扣:5折
    • 智慧宫丛书021·凯列班与女巫: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
    •   ( 7203 条评论 )
    • [意] 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后浪 /2023-04-01/ 上海三联书店
    • 本书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如何解释欧洲近代初期数十万 女巫 被处死?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针对妇女的战争同时发生?全书分为五个部分:15世纪前农民和工人的日常斗争;土地私有化和扩张的人口政策带来的影响;机械身体观的兴起;欧洲大陆的大规模猎巫;猎巫策略在美洲的重演与当地妇女的反击。 通过回顾这段300年的历史,费代里奇表明:猎巫运动是资本主义对于社会再生产合理化的过程体现,它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两个核心原则即劳动能力和自我所有权提供了必要支撑。换言之,对女性生育和身体的控制(以攻击女巫为代表)是资本主义实现原始积累的关键步骤。 费代里奇以女性视角对话马克思的原始积累学说和福柯的身体理论,对于传统历史叙事和理论范式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 ¥40 ¥80 折扣:5折
    • 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
    •   ( 2142 条评论 )
    • [德]哈特穆特·罗萨 著; 郑作彧 译 /2018-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你幸福吗?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然而说 我很忙碌 ,却能赢得大家的一致赞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量化为数字的今天,人们似乎又过于忙碌了。为了房子、车子,年轻人不堪负累。在吐槽、自黑过后,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何会如此忙碌?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罗萨认为,正是不断强化的增长逻辑造成了科技进步、社会变迁、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尽管智能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我们也越来越紧密地被捆绑到不断加速的社会化大生产当中,无法自拔,以至于人们与过往的空间、物、行动、时间、自我和社会不断地疏离与异化。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新的异化形式诞生了。

    • ¥21 ¥42 折扣:5折
    •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   ( 1429 条评论 )
    • 阎云翔 著,龚小夏 译 /2017-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此,作者反思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村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的发展与变迁,与国家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巨大推力。

    • ¥29.5 ¥59 折扣:5折
    • 经济与社会. 第1卷(精装版)
    •   ( 3154 条评论 )
    • [德]马克斯·韦伯 译者:阎克文 /2019-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经济与社会》原著共两卷,英文本由多位韦伯研究专家合作翻译,并加有长篇导言和注释,于1968年出版。本书被众多学者推为20世纪*伟大的社会学著作。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全面而系统地表述了他的社会学观点和对现代文明本质的见解。他对社会学的定义、对象、方法及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又分别互有交叉地阐发了他的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思想。韦伯广泛地援引世界历史资料,把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和不同社会中的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统治形式纳入他独特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做出类型化比较研究和系统化因果分析。韦伯的研究以现代西方社会为立足点,通过对东西古今各种文明的比较,突出 理性化 这一特质,以此作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和特征。

    • ¥49 ¥98 折扣:5折
    • 知识分子的背叛
    •   ( 2481 条评论 )
    • [法]朱利安·班达 著,佘碧平 译 /2017-0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知识分子的背叛》是法国哲学家朱利安 班达的代表作,也是一本专门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世界名著。全书四章,集中讨论了 政治的时代 、 政治激情的本质 和 知识分子的背叛 等三大问题。这本书针对*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因西方知识分子背叛 永恒的原则 去侍奉政治党派那些伪神,从谴责的角度重新估价他们这一倾向。他所谴责的那些背弃永恒真理的人,主要指法西斯分子。班达认为,知识分子首先应当忠于真理,否则知识分子生活的独立自主性便会被毁坏。

    • ¥21 ¥42 折扣:5折
    • 智慧宫丛书001·女性与权力 : 一份宣言
    •   ( 5564 条评论 )
    • [英] 玛丽·比尔德 后浪 /2018-12-01/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 比尔德以其睿智的头脑和辛辣的笔调重探性别议题,揭示有权势的女性是如何为历史所对待的。她选取了自古典世界直至今日的众多案例,探寻 厌女症 背后的文化根基,并将讨论引向公共场域中的女性声音、社会文化对女性与权力之关系的预设,以及少数 成功 女性拒绝将自己嵌入男性模板中的努力。 比尔德本身也曾经历过针对女性的歧视和网络上的性别攻击,在对这些个人经验的反思中,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人们的认知中,女性在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权力架构里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那么难道不是权力本身需要被重新定义吗?

    • ¥22.5 ¥45 折扣:5折
    • 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45周年纪念版)项飙力荐!深刻解析阶级流动困境,20世纪工人阶级研究、民族志研究奠基之
    •   ( 1090 条评论 )
    • 保罗·威利斯 著,秘舒凌旻华 译 /2022-02-01/ 译林出版社
    • 《学做工》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彻的理论分析。作者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工人阶级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不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更是他们对学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讽性的文化生产过程的结果。 本书英文版自1977年出版以来,被译介为芬兰语、德语、法语、瑞典语、日语和西班牙语等,影响深远。2013年,本书中文版出版,在学界引起热烈反响。2022年, 45周年纪念版 出版,收录作者分别于《学做工》出版25周年、40周年撰写的评论文章,以及专门为中国读者撰写的新版前言,有助于读者在新时代继续阅读《学做工》。

    • ¥39 ¥78 折扣:5折
    • 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
    •   ( 533 条评论 )
    • [美]罗纳德·S.伯特 著; 任敏李璐林虹 译 /2017-04-01/ 格致出版社
    • 《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提出了 结构洞 理论。这一理论,将网络研究扩展到组织研究领域,尤其对经济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用Burt的话来说,结构洞就是 两个端歙人之间的非重复性关系 。简单的说,结构洞就是指不重复的信息源,是一个缓冲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息传递模式。简单来说:网络是由联系构成的,在一个网络中,经济人B与C都和A有联系,如果B和C之间缺少更直接的连接,而必须通过行动主体A才能形成联系,那么行动主体A就在他的人际网络中占据了一个结构洞。显然,人际网络中的结构洞越多,A在人际网络中的地位就越重要,他调动人际关系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就越强。所以经济人会尽力发展自己人际网络中的结构洞。Burt受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他把社会网络 即本书中的结构洞 看作为一种可以谋取利益的工具和一种投资行为,而其实

    • ¥34.5 ¥69 折扣:5折
    • 薄荷实验·捡垃圾的人类学家:纽约清洁工纪实
    •   ( 1883 条评论 )
    • [美]罗宾·内葛 著,张弼衎 译 /2018-10-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如果你幸运,你可以一辈子不需要呼叫警察,你可以一辈子不呼叫消防员,但是你每一天都需要环卫工 。 美国大的城市生产废物的速度真是飞快 每天平均11000吨。不过纽约人对此关注甚少。他们把垃圾丢在路边或扔进垃圾桶,之后马上忘记。为什么要记住呢?按照一个准得不能再准的时程表,总会有人来拿走它们的。不过,那些人到底是谁?为什么那些人那么默默无闻? 人类学家罗宾 内葛花了十年时间与纽约城市环卫部的各层级男女员工一起工作。从访谈者到局内人,她开着笨重的大卡车,看到含糊的规则,听到隐晦的行话和难忍的伤痛。继而,按时间顺序,记录了纽约与垃圾斗争的四百年历史,从曾经的污秽满街到现在的井然有条,追溯了纽约的废物管理历史,也改变了我们审视周遭城市的方式。

    • ¥27.5 ¥55 折扣:5折
    • 【新华正版】 超越百岁 长寿的科学与艺术 彼得·阿提亚 著 增强生命力提高免疫力 长寿与健康的科学 主宰身心健康畅销书籍
    •   ( 9 条评论 )
    • (美)彼得·阿提亚//比尔·吉福德|责编:朱小兰|译者:程纪莲 /2024-01-01/ 中译
    • 的长寿专家彼得·阿提亚博士还曾是一名马拉松游泳运动员,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横渡过卡特琳娜海峡。然而他的健康状况居然也出现了异常,有早逝于心脏病的风险。这一发现促使他开始探索长寿之道:我们如何以及为何会死亡,我们怎样才能延缓甚至预防那些导致大多数人死亡的慢性病的到来,例如心脏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与2型糖尿病。 在这本开创性的书中,阿提亚解释了这段经历是如何促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医疗保健方法的。虽然主流医学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在防治这些与年龄有关的疾病方面却进展甚微,往往因干预的时机太晚而无法提供及时的帮助,并以损害健康或生活质量为代价延长寿命。阿提亚认为,我们必须用个性化、积极主动的长寿策略来取代这种过时的观念,应该立即采取行动而非等待。全书所阐述的不是一种生物黑客式的高深技术,而是

    • ¥49 ¥98 折扣:5折
    • 流行体系
    •   ( 1995 条评论 )
    • [法]罗兰·巴特敖军 译 /2016-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流行体系》是贯穿巴特前后期思想、具有转折上独特地位的著作,而且从研究(1957 1963年)到出版(1967年)历时十年。它强调以符号学理论为背景的建构方法,把流行服装杂志作为一种书写的服装语言来分析,由此解答了流行体系既是不断变异又是永恒回归的双重个性,并且认为服装作为交流工具,我们的穿着方式是根据我们时代的惯例表达我们对于自己想要成为何种人所怀的希望。 罗兰 巴特的《流行体系》,相当详尽地诠释了这个时装体系中的流行神话。对有意制造或有意破解流行神话的读者,不仅可在《流行体系》中找到用之不竭的新观念,并可借由《流行体系》的阅读进程,探索当代思想大师的独特创建,以及当前世界学术、思想的多元风貌。

    • ¥24 ¥48 折扣:5折
    • 费孝通经典作品集(一函八种十二卷,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底色,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崛起的底层逻辑与范式,探求中国文化与社会
    •   ( 231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22-10-26/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一介书生 ,是费孝通对自己一生的定位和概括。作为20世纪中国享有国际盛誉的卓越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笔耕不辍,著述等身,为后人留下了550余万字的作品。 费孝通经典作品集 共计8种12册,包涵了他对乡土、民族与世界、学术方法和文化自觉等多个角度和层面的思考,所选文章皆朴素易懂,意味深长。其中既有 《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生育制度》 这样有关中国乡村经济与社会文化结构特质的经典论述,也有异域行走记录 《重访英伦》 和 《美国与美国人》 ,从跨文化与比较人类学的视野对西方民族与世界进行观察剖析;既有 《社会调查自白》 这样凝练一生的治学门径与创新方法,也有晚年富有中国文人特色、融生活与职业为一体的自由书写 《杂写集》 五册。阅读费孝通,理解中国和中国人。

    • ¥260 ¥520 折扣:5折
    • 逊色:科学对女性做错了什么
    •   ( 1416 条评论 )
    • [英] 安吉拉·赛尼 /2021-04-10/ 重庆大学出版社
    • 《逊色:科学对女性做错了什么》一书是有关女性存在的新科学,旨在通过还原生命科学领域性别研究的基本路径,揭示出人们对性别(尤其女性)的刻板影响。在人类历史上,性别差异带来的社会差异使女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次等地位,时至今日,在非洲等一些落后地区女性的基本生存状态仍然令人堪忧。人们普遍认为,她们体格虚弱、思想软弱,她们只是男性的附属品。连达尔文也声称女性处于进化的较低阶段。在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家们(主要是男性)不断发现所谓新的证据来支持这种既有主张。从智力到情感,从认知到行为,科学在不断地告诉我们,男人和女人是根本不同的。但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一波巨大的研究浪潮如今正在刷新我们的固有偏见。两性之间的差异正在被重新定义。 本书作者安吉拉 赛尼将一系列令人着迷且极其必要的关于女性的

    • ¥29 ¥58 折扣:5折
    • 社会网络分析手册(上)
    •   ( 1557 条评论 )
    • 作者:约翰·斯科特, 彼得·卡林顿,译者:刘军 ,刘辉 等 /2018-11-26/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概览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这种范式,其内容包括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并全面地评析了这种方法在诸多研究实践领域中的前沿性应用。上卷主要涉及社会网络分析简介、网络理论、经济学中的社会网络、社群和社会支持网络、虚拟社区网络、企业网络、文化网络、犯罪网络等主题。下卷主要涉及社会网络中的数据分析、概念测度、网络中的抽样、社会网络的质性研究、针对网络和关系的统计模型、网络的可视化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指南等主题。

    • ¥39.5 ¥79 折扣:5折
    • 杰克逊市用餐世相:揭示现代美国南方黑人的社会困境 《扫地出门》作者马修·德斯蒙德推荐
    •   ( 21 条评论 )
    • [美]小约瑟夫·埃伍德齐Joseph,Ewoodzie,Jr.) /2023-09-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这是一本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综合了社会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的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方法,通过在杰克逊市的黑人的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探究美国杰克逊市黑人社会的分层现状,以及社会差异产生的原因。 作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跟踪一群社会经济背景多元化的非裔美国人 从城市高级餐厅的常客到必须围绕施粥处的日程安排自己生活的流浪汉;从生活贫困的单身母亲到必须打两份工的祖母。为了深入研究,他在一家黑人烧烤吧工作,他和一个出于健康原因决定成为素食主义者但必须开车穿过整个城镇去买豆腐和藜麦的男人成为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示了食物选择和杰克逊市黑人的种族和阶级身份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 ¥30.8 ¥79 折扣:3.9折
    • 社会网络分析手册(下)
    •   ( 1510 条评论 )
    • 作者:约翰·斯科特,彼得·卡林顿,译者:刘军,刘辉 等 /2018-11-26/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概览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这种范式,其内容包括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并全面地评析了这种方法在诸多研究实践领域中的前沿性应用。上卷主要涉及社会网络分析简介、网络理论、经济学中的社会网络、社群和社会支持网络、虚拟社区网络、企业网络、文化网络、犯罪网络等主题。下卷主要涉及社会网络中的数据分析、概念测度、网络中的抽样、社会网络的质性研究、针对网络和关系的统计模型、网络的可视化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指南等主题。

    • ¥39.5 ¥79 折扣:5折
    • 【2册】非暴力沟通+回话的技术 马歇尔卢森堡 沟通的艺术口才训练技巧与人际交往指南说话的魅力心理学畅销书籍办事的艺术说话
    •   ( 14 条评论 )
    • (美)马歇尔·卢森堡 /2021-05-01/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等
    • 马歇尔 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 非暴力沟通 。做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把谈话和 暴力 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 ¥44 ¥97.8 折扣:4.5折
    • 学做工: 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人文与社会译丛
    •   ( 103 条评论 )
    • [英国]保罗·威利斯 /2019-07-01/ 译林
    • 《学做工》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彻的理论分析。作者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工人阶级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不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 是他们对学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讽性的文化生产过程的结果。书中还收录了作者于2000年所做的访谈,以及专门为中国读者写的序言,有助于读者从一个比较历史的角度理解 化背景下中国的青少年教育和失业问题。

    • ¥32.54 ¥68 折扣:4.8折
    • 改革与变奏:乡镇企业的制度精神 渠敬东编著小镇喧嚣乡土中国城乡二元结构
    •   ( 14 条评论 )
    • 渠敬东 /2024-01-05/ 三联书店
    •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蕴含着丰富的制度创新空间,也充分反映了改革时代的制度精神,释放了基层社会的活力。本书精选多位社会学学者的相关成果,通过系统梳理具有代表性的产权研究,分析乡镇企业的生成结构和运行机制,深入阐释乡镇企业在转型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回答了产权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乡镇企业的乡土性与现实性等重大问题。 乡镇企业的活力之源,在于它将各种各样的历史遗产、传统资源和本土策略与现行体制结合起来,也与外来制度融会起来,进行大胆地尝试和创造,印证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的时代精神。

    • ¥34.67 ¥6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