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
    •   ( 12151 条评论 )
    • [美]彼得·阿提亚 著;程纪莲 译;马向涛 审校 /2024-01-01/ 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著名的长寿专家彼得 阿提亚博士还曾是一名马拉松游泳运动员,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横渡过卡特琳娜海峡。然而他的健康状况居然也出现了异常,有早逝于心脏病的风险。这一发现促使他开始探索长寿之道:我们如何以及为何会死亡,我们怎样才能延缓甚至预防那些导致大多数人死亡的慢性病的到来,例如心脏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与2型糖尿病。 在这本开创性的书中,阿提亚解释了这段经历是如何促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医疗保健方法的。虽然主流医学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在防治这些与年龄有关的疾病方面却进展甚微,往往因干预的时机太晚而无法提供及时的帮助,并以损害健康或生活质量为代价延长寿命。阿提亚认为,我们必须用个性化、积极主动的长寿策略来取代这种过时的观念,应该立即采取行动而非等待。全书所阐述的不是一种生物黑客式的高深技术

    • ¥54.9 ¥98 折扣:5.6折
    •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 2453 条评论 )
    • 万维钢 著; 得到图书 出品 /2024-04-12/ 台海出版社
    • ChatGPT和大语言模型,引领我们进入了AI新纪元。但是,人类应该如何应对?我们个人又要怎么做才能在这波AI大潮里不落后、不掉队,甚至成为驾驭AI的少数人呢? 对于AI,你关心的种种问题,都能在书里找到启发: 我们该怎么理解这个AI大时代的哲学?AI 作为一个新的智慧形态,它的能力边界、它的底牌和命门,究竟是什么? 大语言模型的智能为什么是出乎意料的?它的原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当AI渗透进经济活动,会如何提升生产力?路径和逻辑又是什么? 当AI干预了道德,甚至法律,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AI还在以更快的速度迭代,面对这个局面,教育应该怎么办?公司应该怎么办?人应该怎么办? 如果 AGI 和超级人工智能也有了人的意识和情绪,人应该放弃这些能力和价值吗?

    • ¥38 ¥69 折扣:5.5折
    • 第二性(ⅠⅡ 全两册)
    •   ( 63613 条评论 )
    •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郑克鲁 译 /2021-1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第二性I》副标题为 事实与神话 ,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 他者 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 女性神话 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 《第二性II》副标题为 实际体验 ,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同性恋、成为知识分子、明星、妓女或交际花等)作出判断和评价,深刻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及其性质。作者还分析了自恋女人、恋爱女人和虔信女人形成的过程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后提出了女性走向

    • ¥69.6 ¥120 折扣:5.8折
    •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非暴力沟通(修订新版)马歇尔·卢森堡著 沟通的艺术口才训练技巧与人际交往指南说话的魅力心理学畅销书
    •   ( 282 条评论 )
    • (美)马歇尔·卢森堡 /2021-05-01/ 华夏出版社
    • 马歇尔 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 非暴力沟通 。做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把谈话和 暴力 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 ¥35.88 ¥59.8 折扣:6折
    • 【新华正版】 超越百岁 长寿的科学与艺术 彼得·阿提亚 著 增强生命力提高免疫力 长寿与健康的科学 主宰身心健康畅销书籍
    •   ( 8 条评论 )
    • (美)彼得·阿提亚//比尔·吉福德|责编:朱小兰|译者:程纪莲 /2024-01-01/ 中译
    • 的长寿专家彼得·阿提亚博士还曾是一名马拉松游泳运动员,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横渡过卡特琳娜海峡。然而他的健康状况居然也出现了异常,有早逝于心脏病的风险。这一发现促使他开始探索长寿之道:我们如何以及为何会死亡,我们怎样才能延缓甚至预防那些导致大多数人死亡的慢性病的到来,例如心脏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与2型糖尿病。 在这本开创性的书中,阿提亚解释了这段经历是如何促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医疗保健方法的。虽然主流医学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在防治这些与年龄有关的疾病方面却进展甚微,往往因干预的时机太晚而无法提供及时的帮助,并以损害健康或生活质量为代价延长寿命。阿提亚认为,我们必须用个性化、积极主动的长寿策略来取代这种过时的观念,应该立即采取行动而非等待。全书所阐述的不是一种生物黑客式的高深技术,而是

    • ¥54.9 ¥98 折扣:5.6折
    • 【2020年豆瓣年度书单】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 东京大学教授的女权声明爱的共同体 如何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
    •   ( 0 条评论 )
    • (日)上野千鹤子 /2020-03-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什么是父权制?当代女性又是如何遭到父权制压迫和剥削的?女性解放道路在何方?本书是作者历经十年完成的重要作品,是其在第二波女性主义接近尾声,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酷儿理论兴起之初,对女权主义各个派别,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再次思考。近代社会在“资本主义”支配的“市场”和“父权制”支配的“家庭形态双重控制下,以无偿的女性劳务等为中心,形成了女性地位低下的历史根源。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就如何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本书尽管论述的是日本女性的地位问题,但其观点在相当大程度上适用于当下中国的国情。因而对于任何思考女性地位与男女平等问题的人都有着莫大的启发。

    • ¥40.6 ¥58 折扣:7折
    • 空间问题:文化拓扑学和社会空间化 (城市研究系列)
    •   ( 1179 条评论 )
    • [加]罗伯.希尔兹,主编:周宪 [加]罗伯.希尔兹 译者:谢文娟,张顺生 /2017-05-01/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阈限、边缘和折叠等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拓扑学,涉及有形空间、无形空间和社会场域等的划分。《空间问题:文化拓扑学和社会空间化》一书即对此进行了探讨。这种探讨标志着一种新研究的开始,它更新了我们对空间的认识:不再把空间看作一种社会生活和个人身份的构成维度,而是在一种具有竞争性、对抗性、各种机制与文本相互作用的复杂语境下形成的多元社会空间。把拓扑学理论创造性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这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野。《空间问题》一书的作者罗伯 希尔兹教授富有启发性地突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以哲学的和地理的空间理论为出发点,有力地论证了社会理论的空间化和文化拓扑学的重要性。

    • ¥30.6 ¥46 折扣:6.7折
    • 改革与变奏:乡镇企业的制度精神 渠敬东编著小镇喧嚣乡土中国城乡二元结构
    •   ( 14 条评论 )
    • 渠敬东 /2024-01-05/ 三联书店
    •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蕴含着丰富的制度创新空间,也充分反映了改革时代的制度精神,释放了基层社会的活力。本书精选多位社会学学者的相关成果,通过系统梳理具有代表性的产权研究,分析乡镇企业的生成结构和运行机制,深入阐释乡镇企业在转型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回答了产权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乡镇企业的乡土性与现实性等重大问题。 乡镇企业的活力之源,在于它将各种各样的历史遗产、传统资源和本土策略与现行体制结合起来,也与外来制度融会起来,进行大胆地尝试和创造,印证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的时代精神。

    • ¥34.47 ¥69 折扣:5折
    • 会心不远书系:原生家庭
    •   ( 330 条评论 )
    • 陈公 /2017-04-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每个人都是带着社会化原生家庭的心理烙印开始自己的成长历程的。一个人看似简单的微笑、话语、行为动作的背后,全息了一个家族系统高度同化后的人格模式。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际遇,对于自己成长的家庭。也有不同的回忆。无论是爱或伤痛, 家 都是我们*初出发的地方,我们在原生家庭的习得,养成的语言、行为、情绪、情感、思维等习惯性模式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与人际交往中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影响到我们人际交往和新生家庭的方方面面。 《原生家庭/会心不远书系》由陈公著。

    • ¥28 ¥42 折扣:6.7折
    • 向上社交
    •   ( 42 条评论 )
    • [美]帕特里克?金 /2022-05-01/ 科技文献
    • 厉害的人都是擅长向上社交的,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要进步,一定要跟比自己 厉害的人交流才会进步。那么,如何去结识这些比自己 厉害的人呢?首先,让心理和生理都提前进入社交状态,准备好“谈话简历”和“备用故事”,帮你从容开场,变得机智又有魅力。 其次,寻找和 的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共同的兴趣、话题,可以令对方迅速打开心扉,拉近距离。回答对方的问题时不要只说一两个字,学会用一个故事来表达,能让对方产生 多参与感。你还可以通过询问一些对方无法拒 的问题引导对方加入你的谈话。 ,能帮助别人的感觉很好,但也要学会说“不”来保护自己的时间和领地。如果不得已发生冲突,要将情绪问题和情境问题分开处理。这有助于我们进行一场成熟的对话。

    • ¥24.9 ¥49.8 折扣:5折
    • 走向关系社会学
    •   ( 515 条评论 )
    • [英]尼克·克罗斯利Nick Crossley) /2018-05-01/ 格致出版社
    • 社会世界是由互动和关系之网构成的。关系是迭代式互动的生活轨迹,由互动的历史构成,同时蕴含着对未来互动的预期。本书展示了网络是如何由多元的二方关系构成的,这些二方关系通过组合而相互转化。尼克 克罗斯利在这个概念根基上建构了社会学的关系基础。克罗斯利认为,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个体和整体在社会学中都不应该是先在的,相反,社会学家应该关注不断演化和动态变迁的互动和关系之网。本书讨论了当代社会学的很多关键概念和论题,包括认同、权力、交换和意义,对于研究生和研究者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 ¥40.6 ¥58 折扣:7折
    • 日本权力结构之谜
    •   ( 1235 条评论 )
    • 卡瑞尔·冯·沃弗伦 /2020-09-25/ 中信出版社
    • 现代日本,似乎已经跻身世界主要强国行列。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从战败国的废墟中迅速复苏,以恢复经济实力为国家目标,全速前进,曾创造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 但日本令世界困惑,在世界政治和贸易关系中,它表现得不像一个负责任的现代国家;而在日本政治家和学者看来,他们才是西方的误解与嫉妒的 受害者 。仅仅在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故一例中,应对事故时的拖延与隐瞒,和安置灾民的迟缓政策,便将日本政府面对重大事件的无能软弱,暴露在世人面前。 政府无法果断决策,社会阶层狭窄固化,经济改革举步维艰。那么究竟是谁在背后统治日本?政府、党派、财阀、司法系统、媒体和有组织的黑帮 这其中为什么很难找到真正掌握权力的核心,一个值得人们去问责的对象? 沃尔夫伦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日本,结合30多年来在日本的采访工

    • ¥78.6 ¥118 折扣:6.7折
    • 日本新中产阶级 哈佛中国先生傅高义的书 深描日本社会变迁之际新中产阶级变与不变
    •   ( 97 条评论 )
    • (美)傅高义(Ezra F.Vogel) 著;周晓虹,周海燕,吕斌 译 /2017-05-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哈佛大学中日研究专家傅高义在学术生涯之初被斥为“乡下人”后,意识到一个社会学家如果从未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过,何谈理解本国社会?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〇年,他来到东京市郊的M町展开田野研究,深描日本社会快速变迁之际的“新中产阶级”――工薪族和他们的家庭。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职员进入大型企业与政府机构并得到终身职位,他们取代了老中产阶级,带动了家庭、经济与文化的变革。工薪族成为他人向往的“光明新生活”的代表;工薪族家庭与政府、社区的关系经历重塑,虽缺乏的价值体系,但却有基本的共识;传统的家族理念式微,新观念影响了家庭内部的分工和育儿。新中产阶级不仅是社会巨变中持续不辍的稳定力量,更建构了延续迄今的日本社会运作基本模式。 《日本新中产阶级》是傅高义的成名之作,其主体研究耗时2年

    • ¥30 ¥60 折扣:5折
    • 梅特兰与现代世界的诞生
    •   ( 89 条评论 )
    • 艾伦·麦克法兰 著,田飞龙 译 /2021-09-01/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内容简介:作为艾伦 麦克法兰 现代世界的诞生 系列作品之一,《梅特兰与现代世界的诞生》主要分析论述了弗里德里克 梅特兰(1850 1906)毕生致力于探索一个 世界谜题 ,即现代世界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 西方有一些伟大思想家在研究世界的现代性转型方面卓有贡献。梅特兰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英国法律史学家,他聚焦于独特的 法律史档案学 ,解剖本地区历史麻雀,重构文明叙事,出版的论著包括《英国法律史》(1895版))、三卷本《论文集》(1911版)、《英国宪法史》(1919版)等,是有关现代世界诞生的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梅特兰英才早逝,但在英格兰法与英格兰现代性的研究上取得了开创性进展,有效验证并扩展了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学术先贤的理论猜想,构成了更为完备的英格兰现代性思想框架。梅特兰用精炼的文笔,阐释了关于信托、公平

    • ¥45.3 ¥68 折扣:6.7折
    • 当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第2版) 苏林德·约德卡著 深度剖析印度社会深层结构的重要著作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   ( 19 条评论 )
    • 苏林德·约德卡 /2023-11-01/ 中信出版集团
    •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中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种姓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当代印度应当不存在其容身之地,种姓制度将不可避免地衰落并自行消亡,这已成为印度城市大多数中产阶级的共识。但奇怪的是,并没有什么迹象显示,种姓制度会在不远的将来消失,相反,在21世纪初,它看起来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生命力。 事实证明,种姓制度仍继续存在,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即使社会与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种姓制度也没有消失。种姓制度的存续清楚地表明,人们对种姓制度的现实存在误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现实? 作者对印度西北部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追溯了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和概念,调查了种姓制度与印度社会现代化及社会流动的关系,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方面介绍了种姓制度在当代印度城乡社会中的存在形式和

    • ¥39 ¥78 折扣:5折
    • 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
    •   ( 35 条评论 )
    • (美)贺萧|译者:张赟 /2017-04-01/ 人民
    • 如果我们将一个被双重边缘化的群体——农村妇女——作为考察的中心点,我们对中国革命会有什么样的理解呢?在《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一书中,贺萧(Gail Hershatter)探索了陕西农村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等革命年间的生活变迁史。通过对这些妇女生活史的叙述和富有洞见的分析,贺萧向我们展示了党和 的政策如何既带有地方性又具有个人色彩,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了妇女生活的方方面面农事、家务、政治行为、婚姻、分娩、育儿,甚至是她们的德行观。这些妇女从当下的制高点叙述自己的过去,她们强调了自己固有的美德、重要的功绩和深藏于心底的怨恨。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农村以及当下,她们的记忆能对我们说出什么样的、关于社会性别作为一条权力、差异和集体轴线的故事?通过展现这些记忆,贺萧有力地检视了社会

    • ¥43.96 ¥8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