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大横断 寻找川滇藏 第2版
    •   ( 95 条评论 )
    • 杨浪涛 /2024-12-05/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大横断。 它的名字似乎陌生,它的美却耳熟能详。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贡嘎、梅里、四姑娘山;虎跳峡、金沙江、怒江;川藏线、滇藏线、成昆线 位于川滇藏三省区交界之地的横断山区,至今,在近 100 万平方公里的深幽峡谷和雪山草原中,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境。 本书历时8 年,集百位户外人、摄影师及撰稿人对横断山区的挚爱与热忱,在峡谷密林、雪山冰川,风餐露宿,坚持前期文图实采;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首次翔实而严谨地梳理了横断七脉,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横断山区的地形地貌,并从科考、登山、徒步、自驾等多模块详解。 这是一本跨越100 万平方公里读懂横断山的科普资料书,是一本汇集雪山群像、自驾路线、徒步路线的国民地理书,也是每个旅人行游川滇藏不可或缺的户外指南。

    • ¥129 ¥238 折扣:5.4折
    • 当代美国大都市区空间蔓延的危害及其治理:全二册
    •   ( 6 条评论 )
    • 孙群郎著 /2024-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著在国内率先对美国大都市区的起源、形成、发展、影响和治理进行了全面、综合、深入的考察,涉及层面非常广泛,囊括了城市空间发展、城市经济、交通运输、族裔和阶级关系、地方政府体制、城市更新改造、生态环境保护、新城市主义及精明增长理论等多方面的内容。作者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期以来流行的城市空间周期论(spatial cycles)进行了批驳,并提出了自己新的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聚集扩散论,指出聚集与扩散是城市空间发展中对立统一的运动,是同步发展和交叉进行的,并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始终,从而形成了当代美国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形态。该理论可以使人在郊区化进程中看到城市的聚集过程,从而避免得出大城市行将消亡的悲观结论。

    • ¥325.9 ¥398 折扣:8.2折
    • 皇权下县--- 秦汉以来基层管理制度研究 张德美 清华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张德美 /2017-06-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基层管理制度是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书从县政之运作、胥役之污名化、乡官之嬗变、基层治理之非官方参与、户籍之编造与管理、法律纠纷之解决、普通民众之教化七个方面,对秦汉以来的基层管理制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对法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的基层自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书认为,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王朝以县级政权为主导,以乡级政权为辅助,建立了大体上以百户(称里或甲)为单元的分区控制体系,并在宗族、士绅、豪富等非官方力量的支持下,对基层赋税、治安、户籍、诉讼、教化等各方面的具体事务实行有效管理,皇权的触角藉此从县级政权向下延伸,进入千家万户。

    • ¥103 ¥211.37 折扣:4.9折
    • 皇权下县 秦汉以来基层管理制度研究【正版书籍,满额减,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张德美 /2017-06-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基层管理制度是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书从县政之运作、胥役之污名化、乡官之嬗变、基层治理之非官方参与、户籍之编造与管理、法律纠纷之解决、普通民众之教化七个方面,对秦汉以来的基层管理制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对法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的基层自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书认为,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王朝以县级政权为主导,以乡级政权为辅助,建立了大体上以百户(称里或甲)为单元的分区控制体系,并在宗族、士绅、豪富等非官方力量的支持下,对基层赋税、治安、户籍、诉讼、教化等各方面的具体事务实行有效管理,皇权的触角藉此从县级政权向下延伸,进入千家万户。

    • ¥162.5 ¥375 折扣:4.3折
    • 国家形象建构与国家利益关系—美国《时代》周刊中国形象演变实证研究【正版书籍,满额减,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陈勇 著 /2020-06-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和内容分析,将六十余年的报道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0.1-1971.4.9;1971.4.10(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89.4.14;1989.4.15(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逝世)-2013.12.31。这三个阶段所呈现的中国形象像钟摆一样摇晃不定,从最初的“风雨飘摇的邪恶帝国”的负面形象,再转为“在保守和改革的博弈中渐进”的相对平衡的形象,最后又退回到“崛起的威胁”的负面形象。在此期间,中美关系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三个大的转型阶段,且这三个阶段的时间划分与《时代》周刊中国报道的三个阶段基本吻合,所以,《时代》周刊上中国形象的转向与中美关系的转折性变化是保持一致的。据此再追根溯源,发现《时代》周刊的中国报道倾向最终又由美国国家利益和主流意识形态所决定。正是在国家利

    • ¥115 ¥310 折扣:3.7折
    •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政治发展研究:调节阶级阶层关系的理论和制度【正版书籍,满额减,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李元书,吕庆春 著 /2017-07-01/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政治发展研究:调节阶级阶层关系的理论和制度》阐述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的关系,由绪论和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阐述了社会分层的原因、社会分层与阶级分层的区别和意义,提出了调适阶级阶层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的重要课题。部分提出了社会分层的标准,重点阐述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包括阶级阶层结构)形成的原因、基本特征,并预测了社会结构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集中阐述了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政治理论的发展。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调节阶级阶层关系的理论与政治发展的问题。

    • ¥126 ¥332 折扣:3.8折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4卷·村庄类第3卷·华南区域第3卷)
    •   ( 1 条评论 )
    • 徐勇 邓大才 /2017-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福岭村、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白渡乡凤岭村、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西牛镇新城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双江镇枧村四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华南宗族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 ¥208.6 ¥298 折扣:7折
    • 村改居:城镇化与居民需求
    •   ( 1 条评论 )
    • 赵定东 /2020-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农民、农村以及乡土文明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村改居社区事实上承担了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利益冲突的交织点,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中国各种利益冲突的交汇点。农民非农化被割裂为 农民 农民工 城市市民 的 半城市化 尴尬困境。就此而言,他们的利益诉求有更特殊的根源:首先是市场化体制催生了村改居居民个体经济利益诉求保护意识;其次是土地使用制度缺陷使得政府、村集体与村民个体利益分配失衡;其三是 公共利益 征地的不透明性、模糊性使得村民对村委会及上级政府有抵制情绪;其四是国家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增添了农民个体利益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其五是村故居后村级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农民个体利益维护的动力;其六,公欲的模糊性弱化了村改居居民利益诉求的价值。本研究主要是从长三角区域入手,以城镇化为载

    • ¥110.6 ¥158 折扣:7折
    • 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4) 黄晓勇,徐明,郭磊,吴丽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12
    •   ( 0 条评论 )
    • 黄晓勇,徐明,郭磊,吴丽丽 /2024-12-0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卷蓝皮书是第十四本《中国社会组织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统筹,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高校、政府部门等的专家编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延伸产业链,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注入持续动力。本书分析了2023年社会团体与基金会的网络舆情,探究了社会组织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此外,本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 建设的全球治理经验,探讨了中国社会组织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品牌建设情况。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本卷蓝皮书详细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现代环境治理的实现路径,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与成效,以及社会组织在实现 双碳 目标中的贡献,极大地拓展了社会组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 ¥109.2 ¥168 折扣:6.5折
    • 社会体制蓝皮书: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No.11(2023) 龚维斌,赵秋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3
    •   ( 5 条评论 )
    • 龚维斌,赵秋雁 /2024-0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 社会体制蓝皮书 的第11部年度报告,由总报告、社会治理篇、基本公共服务篇、现代社会组织篇、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篇组成。 本年度报告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民生福祉持续增长,形成了 九个坚持 的重要经验。2022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为社会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要用更大的力度统筹谋划深化社会体制改革,高质量推进社会建设。一要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性、协调性,二要加快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政策体系,三要结合财政承受能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四要在做大 蛋糕 的同时以共同富裕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重点调整社会结构,五要维护、培育和发掘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六要以秩序和活力相统一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 ¥117.6 ¥168 折扣:7折
    • 集体中的自由
    •   ( 0 条评论 )
    • 孙旭 /2019-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全书首先基于历史资料、地方档案、民间文献、口述历史记忆,对一个贵州东南部都柳江流域九个侗族村寨构成的传统社会组织自清代中期以来的变迁做了细致而微的考察,并探讨了侗人以关系界定历史的历史观念,侗人有关历史的表述,也是他们传递价值观的方式,对于过去的解释,为当下的人群关系和集体性的生活赋予了意义。其次,经由人类学调查,观察并理解这一区域性社会组织内部群体结合的结构性范畴、礼俗规范、人群关系和日常实践,呈现了侗人集体观念的结构化过程:一方面,集体表现为与侗人的礼俗实践互为辩证的结构化产物;另一方面,集体对于侗人来说,有着人观上的意义,它深植于每一个侗人的意识之中,人们依此来理解自我与想象他者,并构筑起了整体的社会文化生活。*后,以该地方人群进入现代性情境中与更广阔的社会 政治 经济 文

    • ¥110.6 ¥158 折扣:7折
    • 城市权:社会正义和为公共空间而战斗【正版书籍,可开发票,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美] 唐·米切尔(Dom Mitchell) 著,强乃社 /2018-01-01/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城市权是反思全球城市化问题的重要哲学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城市权是一种抵抗资本主义以控制城市化进程的集体权利。在发展中国家语境中,城市权是当前城镇化问题的集中概括,要切实保障各个层面的权利,将实现空间正义与共享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方向。 美国20世纪百年城市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就是争夺公共空间的历史。就当代权利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而言,围绕公共空间进行的活动是为获得城市权的战斗。无论使用公共空间的限制来自法律规定、舆论煽动还是中产化的追求,人们需要在的城市公共空间中相遇、在场,社会正义的实现就有希望。

    • ¥200 ¥480 折扣:4.2折
    • 珠穆朗玛:鲜为人知的生灵秘境【正版】
    •   ( 0 条评论 )
    • 万科公益基金会,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22-05-01/ 中信出版集团
    • 《珠穆朗玛:鲜为人知的生灵秘境》为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编著的自然科普画册,全书由四个章节组成:内容依循海拔梯度,从溯源珠峰的前世今生,到展现它多样的垂直世界,以及不同生境中代表性物种的生存智慧,再到自然与人的连接四个方面展开布局。各部分互相联系,层层深入,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珠峰独特魅力的视角。书中甄选142幅自然摄影作品,内容涵盖76个不同生境的明星种类和典型代表,通过一段段真实的纪实向读者展示珠峰的生态记忆,图文并茂还原真实、原生态的珠穆朗玛峰。

    • ¥337.86 ¥755.72 折扣:4.5折
    • 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范式借鉴与自主构建研究【正版】
    •   ( 0 条评论 )
    • 朱文婷 /2019-06-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选取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这一针对外思潮争鸣激辩的时代境遇提出的战略任务为研究对象,旨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指导地位为目标的顶层设计。全书介绍了“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创始者安东尼奥 葛兰西阐明的“意识形态经由话语取得权力”的逻辑,使一个具有系统结构特征的话语权“范式”逐步成型,明确指出在中西理论互参互释的前提下,葛兰西的话语权“范式”或可对比当代中国话语权建构议题,为诊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矛盾、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若干启示:以启示为基点、以问题为导向,或可形成本文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关切。

    • ¥269 ¥618 折扣:4.4折
    • 城市权:社会正义和为公共空间而战斗【正版】
    •   ( 0 条评论 )
    • [美] 唐·米切尔(Dom Mitchell) 著,强乃社 /2018-01-01/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城市权是反思全球城市化问题的重要哲学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城市权是一种抵抗资本主义以控制城市化进程的集体权利。在发展中国家语境中,城市权是当前城镇化问题的集中概括,要切实保障各个层面的权利,将实现空间正义与共享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方向。 美国20世纪百年城市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就是争夺公共空间的历史。就当代权利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而言,围绕公共空间进行的活动是为获得城市权的战斗。无论使用公共空间的限制来自法律规定、舆论煽动还是中产化的追求,人们需要在的城市公共空间中相遇、在场,社会正义的实现就有希望。

    • ¥200 ¥480 折扣:4.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