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写的是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在党支部领导下,把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走同步小康之路后产生的奇迹。塘约村,全村3300多人口,劳动力1400多个,外出打工较多时达到1100多人,是个典型的“空壳村”。到2014年还是个二级贫困村。就在2014年,塘约村遭遇百年未见的大洪水,大水把很多农户冲得一贫如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把农民组织起来,由村民代表大会投票公决,成立“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合作社将初入社的村民土地集中经营,并由此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组建了农业生产、养殖、建筑、运输、加工等专业队,妇女也组织起来。全体村民因看到好处都自愿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全村抱团发展,走同步小康的集体化道路。其结果,不仅在短短一年里一举脱贫,更在于他们踩出的路,给周边越来越多干部群众以很大的启示和鼓舞,并由于
作为产业集群的实现载体,我国产业园区了经历了探索形成、快速推进时期,目前正处于科学发展、快速发展阶段,为地区经济提质增效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然而许多产业园区因缺乏从战略到执行的深度研究,从而造成园区发展“聚而不强,活力不足”。《产业园区战略规划与管理研究》从产业园区外部发展的趋势与形势入手,提出园区战略规划、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品牌建设以及招商引资体系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打造独具优势的园区生态提供运作理念与实践建议。
本书通过翻译理论选读与解读、翻译案例分析来探讨翻译理论在本科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以期为翻译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为翻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为翻译学习者提供一种系统掌握翻译理论及其运用的学习资料。本书致力于探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之道,在系统介绍本体翻译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展示各种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策略与方法,对于翻译研究者、翻译教师和翻译学习者均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是作者专论“五四”的一本书,收录十一篇文章,文章长短及体例不一,有论文,有随笔,也有答问。只是在将“五四”作为思想的磨刀石这一点上,取共同立场。答问部分夹杂个人阅历与感受,明显带有主观性。可即便是专业论文,也都是历史研究与现实关怀相互缠绕。“五四”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既是学术,更是精神。《“少年意气”与“家国情怀”——北大学生之“五四记忆”》与《波诡云谲的追忆、阐释与重构——解读“五四”言说史》二文,尤为用力,不无新意,有心人能读出那些压在纸背的心情。
本书紧紧围绕民生主题,从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流行变化角度切入,选取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那些留存在记忆深处,能拨动人心的与生活有关的点滴旧事,有些事情,也许你会觉得似曾相识,就发生在昨日;有些你也许未曾经历,却是你父辈们的真实生活。往事并不如烟,岁月点滴汇聚,这就是一部我们共和国的社会成长史和潮流进化史。
本书包括15篇调研文章,围绕房管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就如何完善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法制建设,房屋交易监管窗口现代化服务应用以及住房保障、物业管理、维修资金使用等民生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及解决方案,以供相关单位决策参考。
本书旨在系统研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5“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与其他目标中所包含性别平等议题的全球发展与中国经验。书中运用丰富翔实的资料、前沿的数据,深入分析了全球促进性别平等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障碍;选取鲜活生动的案例,全面总结了中国推动妇女发展的长足进步和艰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