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对上海市养老机构的总体发展现状进行写实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10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对全市和各区养老机构进行了综合评价,而且还从市级层面和区级层面对养老机构进行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单项评价;不仅对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不同盈利模式的养老机构进行了分析评价,而且还从养老机构分布的地域空间分为内环线以内、内环线以外中环线以内、中环线以外外环线以内、外环线以外进行了分析评价。此外,对部分经营管理有特色、服务水平比较高的养老机构的典型经验做了介绍和分析。
本书近250万字,主要内容有:养老机构院长职业要求与工作流程、养老机构战略管理、养老机构建设与开业筹备管理、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养老机构中医药服务管理、养老机构行政管理等,以文字、数据、图表、流程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表述,是一本实用、易操作、易推广的大众医学科普著作。
本书围绕“资本与市场”这一核心问题,通过对康养政策、资源与环境、业态与项目、需求与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通过项目和产业园建设提速康养产业发展,促进大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以期为推动并完善中国康养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康养项目的区域布局提供借鉴参考。
发展养老社区是一种创新养老模式的积极探索。《老龄化背景下养老社区发展研究》从养老社区概念、类型以及相关理论入手,对上海与广州养老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养老社区及养老服务发展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养老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养老社区发展对策与构想:大型全龄化服务型养老社区与小型多功能综合服务体养老社区,并从养老社区定位、支撑系统、运营风险、盈利模式等诸角度详细阐释了养老社区运营模式,展望了其发展前景。《老龄化背景下养老社区发展研究》附录中还对我国养老社区的典型案例进行了系统分析。
近年来,如何实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已经成为精神健康工作推进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主动式社区治疗模式(ACT治疗模式),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现已覆盖了整个北美,并且推广到世界各地,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的成功模式。该模式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分别在深圳、北京等地有了不同规模的试点。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于2012年引进加拿大主动式社区治疗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深化了该模式的本土探索,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既推动了我国主动式社区治疗模式的发展,也为我国本土化的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本书的编写,立足于对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主动式社区治疗模式尝试的考察和研究,目的是希望对该模式在本土实践中的宝贵
21世纪,大数据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养老服务也不例外。《智慧养老》讲述的就是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养老的本质-通过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过上高品质的生活。智慧养老平台是基础,终端是校心,服务落地是关键,《智慧养老》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教您智慧养老的实际操作方法。
本书稿详细记录2019年 度浙江省各市县区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工作基本概况 和主要成就,反映浙江人 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发 展情况,内容以文字和图 片形式展示浙江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工作重要事件及 重要活动,包括省市领导 批示、规范性文件、各地 区统计资料以及各地人力 资源市场工资价位等内容 。书稿结构完整、框架合 理、格式清晰、内容丰富 ,具有史料价值。
《汶川特大地震理县抗震救灾志(附光盘)(精)》记述原则上限为2008年5月12日-2011年5月12日。由抗震救灾综述、大事记、灾情、抢险救灾、医疗防疫、赈灾、救灾宣传、灾后重建、湖南援建、灾区生活、救灾监管、英模、附录等部分组成。全面记述了汶川特大地震理县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全过程。
《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鉴(2018)》是一部全面反映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年鉴编纂委员会组织编纂,每年编纂出版。编纂工作具体事务由年鉴编纂委员会设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的编辑部承办。 《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鉴(2018)》(以下简称《2018年鉴》)记载了2017年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基本概况和主要成就。记载起止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本书以“残疾人体育”为主题,对中国残疾人体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书中展现了2020 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回顾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历程,对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残疾人竞技体育、残疾人群众体育、残疾人学校体育、残疾人康复体育四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动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围绕残疾人体育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开展情况和中国残疾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分别介绍了南京市、北京市、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西安市启智学校关于残疾人体育的实践经验。
本书是2020年申报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之一,聚焦于中国贫困治理的宏观结构与历史演进过程,共分为10章,~5章围绕中外贫困治理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贫困治理理论,中国贫困治理的目标、原则、维度、结构及其演进行了详述;第6~9章介绍了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一直到目前的贫困治理情况,0章总结了中国贫困治理的特征和宝贵经验。
脱贫攻坚堪称“中国之治”的典范。本书尝试通过“融合治理”“型融合治理”概念的提出,展现我国的脱贫攻坚治理模式对于拓展治理理论的价值。基于研究团队在十余省(市、自治区)的数十个贫困县尤其是若干典型案例县脱贫攻坚实践的调查研究,呈现了贫困县以型融合治理模式开展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创新路径及其治理效能。既真实记载脱贫攻坚的历史事实、呈现鲜活经验,又基于脱贫攻坚实践构建和发展出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东方智慧且具有普遍知识意义的治理理论,以期透过治理之“术”管窥治理之“道”。
本书以供求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等为指导,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阐释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主体结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等相关基础性问题,提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城乡模式,即社会力量嵌入型、社会力量瞄准型和社会力量偏好型三种城市模式,以及社会力量缺失型和社会力量被动型两种农村模式。在此基础上,本书针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机制构建和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可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探讨积极可行的惠老政策、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