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继哈佛大学河内一郎教授领衔的《社会资本与健康》之后的又一本探讨社会资本与健康关系的专题研讨论文集。本书一共有三个部分。靠前部分介绍了社会资本与健康研究的新趋势,第二部分介绍了社会资本对健康干预和政策制定的影响,第三部分总结了不同国家/地区进行的社会资本与健康实证研究,阐述了在不同文化下社会资本的内涵,并指出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书学科背景涵盖范围较广,包括社会流行病学、医学地理、社会心理学、社会福利和老年医学等,目前在靠前还没有类似的专著,本书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学者们不断创新出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对于当前我国的人口与健康研究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可供社会资本与健康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及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人的位置在哪里?舍勒坚信,它绝不在生物冲动、心理能量、强力意志的系列上,也不在单纯的理智和观念的系列上,换言之,人的定位既不在自然生命之中,也不在纯粹精神之中,因为“人的本质及人可以称做他的特殊地位的东西,远远高于人们称之为理智和选择能力的东西”。 人的位置就在于没有定位和趋向于定位之中——X,这个趋向于定位X有如一条生命力的洪流由下而上奔涌,把生命强力奉献给精神价值。这整个奔涌着的生命洪流的动姿,按舍勒的概括,就是爱。
日本于21世纪初进入老龄社会,中国如今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在老人日常护理、年青一代家庭育儿支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政策成果,有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本书以老龄化为背景,基于统计数据、社会调查、社会学和人口学理论,从家庭层面讨论了中国与日本的老龄化现状、家庭功能变迁、代际关系发展变化等问题,分析相关的社会服务和国家政策,并提出解决办法,视域宽阔、内容丰富,对相关领域学者和从业人员均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外出旅游休闲。旅游是指“人们到他们通常生活的环境之外的地方进行休闲、商务等,在时间上不超过一年的活动”。伴随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游客的满意度、游客的感知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而且相关研究日趋成熟。一些学者从游客满意度定义的视角进行研究,认为游客感知是旅游者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对目的地旅游过程的感知,即游客通过感官获得的对旅游地的游览对象、环境条件、服务质量等信息的心理过程,是对旅游地产品和服务认知程度的综合反映;将游客感知理解为是对旅游产品的综合评价,且会随着景区的主题独特性和感官体验的增强而提高。由此可见,游客感知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对旅游对象、旅游环境条件等信息所获得的心理认知过程,是旅游者将外部世界的旅游
本书《华罗庚治学思想精选》是中科院数学所研究院金雅芬 研究员多年研究的成果。全书以专题为线索,从治学方法,精神品格,学 界评价与领导人评价这些方面分别集中入手,翔实地展示了这位学术界巨 擘的生平。同时还配有大量珍贵的插图(含作者照片,题字,示意图等) ,并和相关的评论与史料较好地结合起来。因而在历史资料的丰富程度, 和主题的凝练程度上都在同类学人传记上都堪称上乘。为广大读者了 解上个世纪初这位身残志坚,为祖国的数学学科建制奋斗终身,才华卓著 的学术大师给出了很好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