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年鉴》分为分析篇、数据篇和附录部分:分析篇由广播行业专家和研究人员撰写的中国广播市场研究文章或分析报告组成;数据篇挑选出70个重点城市的收听率数据,详细呈现各电台频率在2017年的收听表现;附录篇选载有重要文件目录、统计资料等,收集了电台和频率名称、频率频点,采用标准编码进行编号,以供查阅检索。
《四川统计年鉴(2017)》是一部全面反映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四川统计年鉴(2017)》收录全省及各市、县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2016年统计数据,展现了四川人民在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为了便于国际间交流,内文全部实行中英文对照。各篇章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对主要统计指标的涵义、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以及历史沿革予以简要说明。
从区域内医疗资源分布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依然有的竞争优势,而西部地区的县级医院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正逐步缩小与东部、中部地区间的差距。从医院运营效能方面来看,医院总收入和人均收入都远高于地级城市、县级和中医医院。顶.医院、地级城市医院、县级医院三个不同层级榜单之间,总收入的差距大于人均收入。 地/县300强医院床位数首现下降拐点,床位使用率维持在90%左右,平均住院天数逐步减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证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前提,2017~2022年地/县300强医院全院职工人数出现下降,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数量均有所下降。中职称人数和硕博学历人数有所增加,但博士学历人数增速放缓,可见人才下沉还需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2022年地/县300强医院医疗服务量有所增长,年住院手术量整体呈增长趋势,这充分体现了分级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从儿童的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等方面展现2021年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总报告总结了2021年儿童发展的现状与成就,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发展篇呈现了儿童教育、福利、家庭和法律保护等方面的总体发展状况;专题篇主要有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儿童伤害状况、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儿童网络使用状况及防沉迷调查、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分析报告;区域篇,主要展现各地在儿童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地方特色;附录汇总了儿童发展相关的重要数据。
《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报告(2022)》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我国档案领域的蓝皮书。本报告于2022年出版,而实际上是针对2021年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本报告包括1份总报告、13份专题报告、5份行业和2个附录,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2021年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各方面成绩和特点,分析现存问题和不足,并展望未来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趋势和方向。 对于读者认识和了解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状况而言,本报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描述与分析的对象是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事业单位发展与改革情况,凝结了来自各地事业单位综合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具体事业单位、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一年来中国事业单位的总体情况,对我国事业单位整体改革、行业体制改革、机构编制管理、干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经费管理等方面的举措进行了回顾,分析了今后一段时期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任务。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本书以“全面提升城市生态软实力”为主题,围绕上海城市生态软实力的内涵、主攻方向和路径措施开展研究。全书分为总报告、生态品质篇、生态文化篇、生态话语权篇四个部分,重点指出上海提升城市生态软实力需要聚焦生态品质、生态文化和生态话语权,上海提升城市生态软实力应从生态品质、生态文化和生态话语权三方面入手,其中生态品质是城市生态软实力的基础底色,生态文化是城市生态软实力的核心价值,生态话语权彰显城市生态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稳定的工作者数量的增长已经成为当代政治家、媒体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的工作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十年间工作的相对稳定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稳定的工作者”构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并对社会学家关注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回归对劳动力的研究,探究产生不稳定的工作者和给这些工作者不断带来不安全感的制度性安排变得日益重要。本书旨在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维度出发,在引介西方学者对“不稳定的工作者”的一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向读者展示基于“不稳定的工作者”议题而在中西方进行的大量丰富多彩的实证研究,从而为分析经济全球化提供新的、有力的批判视野,同时启发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当代我国社会的转型。
《中国环境统计年报(2015)》的主要内容包括:统计调查企业基本情况、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和辐射环境水平、各地区环境统计、点城市环境统计、各工业行业环境统计、流域及入海陆源废水排放统计、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废气排放统计等等。
《中国统计年鉴-2021》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多个重要历史年份和近年全国主要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 《中国统计年鉴-2021》正文内容分为28个篇章,即:1.综合;2.人口;3.国民经济核算;4.就业和工资;5.价格;6.人民生活;7.财政;8.资源和环境;9.能源;10.固定资产投资;11.对外经济贸易;12.农业;13.工业;14.建筑业;15.批发和零售业;16.运输、邮电和软件业;17.住宿、餐饮业和旅游;18.金融业;19.房地产;20.科学技术;21.教育;22.卫生和社会服务;23.文化和体育;2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5.城市、农村和区域发展;26.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27.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28.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以及附录部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32卷 口述类2卷 农村妇女第2卷)》记录了陈碧刁、丁菊娥、汪金环等人的口述内容。口述类妇女卷是新版中国农村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调查是外的基于大型深度调查基础上的一手调查资料,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完整全面,在此领域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