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红利:转型路径与实现机制》从人口红利产生的背景和根源出发,从人口转变的视角分析了人口红利转型是人口转变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也是人口红利理论的继续和衍生,提出人口红利转型的概念。一是,通过对未来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预测,对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主要的人口年龄和结构特征进行判断,明确了人口红利转型所依据的人口基础。同时,本文回答了人口红利转型的理论渊源、概念、内涵和外延等内容。二是,通过从经验事实,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等视角,全面分析了后人口转变时期不同人口特征作用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探讨了人口红利转型的具体路径。三是,通过对不同人口特征下人口红利转型的路径分析,结合人口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等视角,对未来我国人口红利转型的实现机制进行探讨。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为政府统计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本书首先从国家数据视角系统梳理了政府统计的发展历程与变迁轨迹,并介绍了政府统计的理论与实践接着详细介绍了大数据产业的商业资源及产业组织形式,深入分析了现有大数据商业行为及大数据资源的诉求与痛点。 在此基础上,本书重点阐述了大数据与政府统计合作的基本理论关系,总结了两者的合作特征与模式,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政府统计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与突破路径,通过丰富翔实的案例,全面展示了大数据在统计制度变迁、统计云建设、测算区域经济、辅助构建价格指数等多个领域的具体方法与实际应用。本书最后为政府强化统计竞争力、促进政府统计工作的再平衡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建议。 本书聚焦大数据视角下的政府统计发展,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为读者
人口条件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基础性和战略性影响。本书分为四篇。第一篇运用联合国人口回测和预测等数据,对2020-2050年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人口条件进行分析和国际比较。第二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厘清人口条件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影响。第三篇聚焦人口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人口现代化、人口红利等影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人口条件,深入探讨阐释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人口条件、影响及对策建议。第四篇提出中国面向现代化的若干人口对策和人口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调查简史》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筛选出345项史料,从社会调查视角简介或评述了189位人物和177件作品,引用了427种文献里的848条引文,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社会调查史的几个核心问题:比较具体地界定了中国社会调查史的研究对象,比较完整地建构了中国社会调查史的基本框架,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调查的起源及其社会历史条件,提出了社会调查史的两次重大变革和三个时代,论证了西方近代社会调查方法何时、由何人、以何种方式“传入”中国的问题,论述了社会调查指导思想的两个层次,概括了社会调查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揭示了社会调查内容和方法变化发展的规律,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沃本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皮革城”,人口不到四万,阿贝霍纳河从城市北部蜿蜒流过。 1968 - 1971年,沃本市东部居民投诉自来水口感和气味不对,水质污浊呈铁锈色。市政府被迫多次关闭供水井,又数次开启。其间市政工程师一再强调:“井水安全,可放心饮用。” 20世纪70年代,沃本市先后有12个孩子患上白血病,其中8人住在半径1.5公里的区域内,6人是几乎只有一墙之隔的邻居。 1979年春,沃本市东北部184桶工业废料的出现引爆白血病患儿家长的疑虑:被污染的井水是孩子患病的元凶?同年12月,美国疾控中心着手调查沃本地区可能存在的白血病集中高发现象。 1982年5月14日,沃本市28名原告的代理律师施利希特曼正式向贝翠斯食品公司及W.R.格雷斯公司提起诉讼。 1986年8月,经过51个月的取证和多次庭审,陪审团裁定贝翠斯食品公司无罪;W.R.格雷斯公司有罪,判决
《地方志数字化加工规范应用指南》讲述了是方志数字化、知识化和可视化的基础。通过遵循同一数据加工规范,保证数据的形式统一,提高数据的通用性和可用性;保证软件系统处理数据的有效性,降低演示平台建设的难度。依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地方志的内容特性,本课题拟研制5类8个地方志数字化加工规范,包括:元数据规范2个:地方志专门元数据规范和地方志卷目数据标引规范;对象数据规范2个:地方志图像数据规范和地方志文本数据规范;文字处理规范2个:汉字集外字描述规范和文字认同描述规范;语料数据规范1个:地方志语料数据规范;知识库数据规范1个:古今地名数据描述规范。
《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统计实践与研究(1921-1949)》是在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全书分成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和根据地统计三个模块,展开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统计史研究。三个模块均从统计组织、统计法规与制度、调查统计工作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调查统计工作是《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统计实践与研究(1921-1949)》研究的重点,从军事统计、政治统计、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四个方面展开。三个模块还收集完善了毛泽东、张闻天、徐特立、任弼时、陈云、林伯渠、朱德、习仲勋、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的调查理论与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统计工作经过丰富的实践积累,新中国成立前已为新中国的统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群体开始进入公众和政府视野的背景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调查研究报告》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现状、问题与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与一般中老年家庭对比发现,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更容易面临生理、心理、经济等多重脆弱,亟须构建一个多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本章包括两节,节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调查进行介绍并分析回收问卷的质量,简要概述本研究的背景、目标、意义;第二节主要梳理本报告的相关文献,建构理论分析框架以及确定研究方法,为下文分析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多维脆弱与需求,以及建立相应的社会支持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在法医DNA概率统计学中软件设计至关重要,它和理论分析互为表里。软件设计是表,是实现目标的工具;理论分析是里,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如果缺少理论分析,就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发软件;如果缺少了软件设计,即使再精妙的理论也不能进入实战。 《法医DNA概率统计学软件设计与应用》是《法医物证概率统计学原理》的姊妹篇。《法医物证概率统计学原理》是法医DNA概率统计学的开山之作,它针对传统法医DNA概率统计理论中定义模糊、轻视公式推导、无实验验证、公式错误、轻视概率统计结果、轻视计算机技术等诸多问题进行改进,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性的修正理论。《法医物证概率统计学原理》主要是提出传统理论的不足、用实验验证公式、建立新理论框架、推导数学公式等,其重点在于数学概率分析。而《法医DNA概率统计学软件设计与应用》是《法医物证
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欧洲能源转型考察。考察国家涉及瑞典、芬兰、挪威、丹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德国和波兰等24国。本书基于为期近16个月的欧洲能源转型考察万里行活动,对欧洲光伏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介绍欧洲主要国家光伏发展状况,路侧光伏发展状况、光伏建设与生态保护关系、光伏建筑能效减税政策、漂浮式光伏电站建设情况等,对于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随着文化和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文化和旅游统计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数据分析运用,我们连续九年组织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这些报告运用翔实的统计数据,科学的统计方法,美观的统计图表,直观展现了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改革现状和趋势,深入剖析了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为现阶段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欧洲能源转型考察。考察国家涉及瑞典、芬兰、挪威、丹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德国和波兰等24国。本书基于为期近16个月的欧洲能源转型考察万里行活动,对欧洲光伏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介绍欧洲主要国家光伏发展状况,路侧光伏发展状况、光伏建设与生态保护关系、光伏建筑能效减税政策、漂浮式光伏电站建设情况等,对于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统计学、临床试验设计课程的教材,以及医院和药企的生物统计人员的参考用书。本书内容全面,与国际前沿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接轨,突出统计学的基本思想与实际应用,不仅包括了生物统计的基本概念,也系统地介绍了临床试验设计中经典以及前沿的各类统计学方法(包括频率学派和贝叶斯学派)。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新颖丰富,介绍了许多尚未普及、但在国外常见的试验设计,是生物统计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2)作者给出了自己对统计的理解、较为详细的公式推导和模拟实例,风格严谨、实践性强。 (3)首次对贝叶斯统计方法在临床试验设计中的应用作了非常详细和全面的介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贝叶斯统计和临床试验设计不可或缺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