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见识丛书·基因传
    •   ( 24775 条评论 )
    • [美] 悉达多·穆克吉 /2018-01-01/ 中信出版社
    •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 原子 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 字节 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 基因 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 《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

    • ¥66 ¥88 折扣:7.5折
    • 通勤梦魇:东京地铁与机器的人类学(探索人机集体生活的新未来)
    •   ( 11 条评论 )
    • [美] 迈克尔·菲什Michael Fisch) /2025-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东京通勤铁路网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技术基础设施之一,塞得满满的车厢和那些遵守纪律的通勤乘客也是其中为人称道的 特色 。本书作者细致入微地透视了东京通勤铁路网,向我们展示了,融入一种一直在超负荷边缘运转的系统将如何对一个共同体带来生理和心理的严重不良影响,但与此同时,融入这种系统也创造了一种集体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有着独特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本书是对东京通勤经验、历史和文化的一次富于创新性的民族志研究。与此同时,它也试图通过我们与技术的关系以及我们可能的生态学未来进行思考。未来,随着大城市人口增长,更多的基础设施甚至地球本身都要超负荷运转(就像东京地铁一样),我们需要思考这种运转,思考我们与这些科技设备、基础设施和机器如何共存的问题。

    • ¥51.8 ¥69 折扣:7.5折
    • 忧郁的热带(赠送有声书)
    •   ( 1352 条评论 )
    •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 /2023-08-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着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呈现了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 ¥96.8 ¥129 折扣:7.5折
    • 九条路:印度村庄一年
    •   ( 222 条评论 )
    • 〔英〕莱克茜·斯塔德伦 /2024-09-0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印度东部一个偏远的乡野岛屿上,丛林密密层层,那里有一个穆斯林村庄,在不断变化的红树林和河流景观中,村庄的女人生活在冲突、贫穷和动荡里,生活在一个左邻右舍离得太近,甚至让人感到不适的空间里。 英国人类学家莱克茜 斯塔德伦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追寻其中九个女人的人生道路,融入她们各自的家庭生活,倾听她们的心声,深入她们的内心世界。 从一个雨季到下一个雨季,她们有婚礼要庆祝,也有死亡要悲悼,有举步维艰的婚姻,也有难以忘怀的伤痛。我们会看到日复一日的劳苦,看到意想不到的动荡,也会看到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她们让我们相信,我们跟那些永远都没有机会遇见的人有多么相似。

    • ¥51.8 ¥69 折扣:7.5折
    • 生灵与超越:祭祀的人类学释义
    •   ( 215 条评论 )
    • 王铭铭 /2024-10-1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聚焦19世纪中期以来英法人类学的祭祀理论,分析、说明和评论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者解析祭祀的不同方式,审视这些既有方式的方法、内容及思想特征,帮助读者把握究竟应该如何追溯祭祀的源流,以及如何从实际生活情景下的祭祀实践和观念入手提出理论概念。 作者延续其近年来坚持的 广义人文关系 视角,评述与祭祀相关的重要理论,涉及的重要人类学家包括泰勒、史密斯、弗雷泽、莫斯、于贝尔、葛兰言、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里夫-布朗、埃文斯-普理查德、列维-斯特劳斯、基拉尔、韦尔南等。

    • ¥58.5 ¥78 折扣:7.5折
    • 人类史的三个轴心时代:道德、物质、精神(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 1254 条评论 )
    • 约翰·托尔佩 /2023-08-01/ 商务印书馆
    •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在其著作《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认为,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东西方均出现了人类文化突破现象,他把这一时期称为 轴心时代 。本书作者约翰 托尔佩在雅斯贝尔斯 轴心时代 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公元前五百年前后的 轴心时代 仅仅是三个直接影响当代社会问题的关键时期之一。他认为,不是只有一个原初的 轴心时代 及其后续发展,而是存在着三个 轴心时代 ,每一个时期都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人类要面对的问题。早期的轴心时代的关键词是道德,强调宗教和道德发展;第二个轴心时代的关键词是物质,关注的是物质对象的生产和使用;第三个轴心时代的关键词是精神,聚焦于技术。 本书以道德、物质和精神作为人类历史的三重架构,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作者将 轴心时代 进一步具象化,以一种世界视野,

    • ¥51 ¥68 折扣:7.5折
    •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比肩《忧郁的热带》,击败时间的民族志书写)
    •   ( 4203 条评论 )
    • [法]皮埃尔·克拉斯特 译者:陆归野 /2021-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瓜亚基人,一群生活在巴拉圭密林中的印第安人。他们以打猎、采集为生,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与社会制度。16世纪起,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居民一道,不断占领、吞食他们生活的领地,他们躲避、抗争、流亡、被 安置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这个部落的人口已不足三十。 1963年,本书作者、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 克拉斯特在瓜亚基人被安置于定居点后进入了这个部落,与他们一同生活,从生育、死亡、饮食、求偶、部落管理、性向认同、劳动分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书写。 在书中,克拉斯特直面瓜亚基人的残忍、习俗之状况,以及他们缓慢的衰亡。这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民族志书写,情感充溢全篇:克拉斯特与瓜亚基人一同经历了生育、成年、死亡与逃亡;它也是一种客观的民族志,摈弃了一切道德偏见:面对瓜亚基人的吃人风俗,卡拉斯特并没有

    • ¥73.5 ¥98 折扣:7.5折
    •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汉译名著本15)
    •   ( 243 条评论 )
    • 马林诺夫斯基 /2024-02-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一部人类学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对以特洛布里恩群岛为中心的库拉区域,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揭示出当地土著社会巫术、宗教、贸易、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当时对该民族最完备而科学的描述。这部书也奠定了人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它在理论建构、田野工作方法、文本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成为后来追随者普遍奉行的具体操作规则的来源。

    • ¥87 ¥116 折扣:7.5折
    • 77街的神龛: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物的灵韵与人的故事
    •   ( 363 条评论 )
    • 薛茗 /2024-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博物馆人类学著作,也是一份博物馆邀请函。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各地游客到纽约打卡的热门景点。然而,很少有游客会去专门拜访博物馆南侧靠近77街的人类学展厅 尽管这里是美国最著名的人类学博物馆之一。哪怕很多到博物馆来考察的学者也不知道,这里收藏的一些佛像、面具、神衣和法器都是有 灵性 的,甚至连研究人员也不敢轻易触碰。 全书共五个章节,通过介绍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五件具有代表性的主题藏品 萨满的神衣、《西游记》皮影、西藏的唐卡、墨西哥的亡灵及 镇馆之宝 独木舟,来讲述其背后的一系列故事,也融入了人类学家的故事。书中每一章的切入口虽不大,但内容涉及面很广也很深,除了博物馆学的变迁,更有人类文化史、民族志、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史等各方面的内容。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美国自

    • ¥66 ¥88 折扣:7.5折
    • 人类学的四大传统(新版)(人类学视野译丛)
    •   ( 1165 条评论 )
    • [ /2021-08-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对人类学丰厚的几个传统及其发展进行了探讨,分别论述了英国、德语地区、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学科的发展源流,总结出它们各自形成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特色。本书对几大传统的论述均由对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的有很高声誉的人类学家挪威的弗雷德里克 巴特、奥地利的安德烈 金格里希、英国的罗伯特 帕金和美国的西德尔 西尔弗曼分别执笔,内容详实,评价中肯。全书既有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有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期,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将推动这门学科向一门真正的世界性学科发展。

    • ¥56.3 ¥78 折扣:7.2折
    • 拍电影的人类学家:先驱让·鲁什的田野与民族志研究(薄荷实验)
    •   ( 28 条评论 )
    • 保罗·斯托勒 /2025-0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让 鲁什故事的故事,吟游诗人传说的传说 让 鲁什是世界上最多产的民族志影片大师,但他一百多部影片中只有五部流传到北美洲;他是研究非洲社会的民族学家先驱之一,但其民族志作品却罕为人知。尽管在人类学与电影两个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却颇具争议性。已有的对于鲁什的评论实难谓完整,大多是立于真实之外的省思。 作为同样以研究桑海社会生活为职业志向的人类学家,本书作者保罗 斯托勒关注的主要是鲁什的民族学成就。他重新走过鲁什的桑海之路,跃入桑海历史、政治、社会变迁、法术与神灵附体的真实之中,由他讲述鲁什及其作品的故事是再恰当不过了。本书深入分析了鲁什重要的影片和民族志作品,揭示了这两种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介绍鲁什的生平与贡献,也交代他所描写的族群 尼日尔的桑海人 的社

    • ¥63.8 ¥85 折扣:7.5折
    • 人性悖论:人类进化中的美德与暴力
    •   ( 587 条评论 )
    • [美]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 Wrangham) /2022-05-31/ 中信出版社
    • 本书通过对人类、黑猩猩、倭黑猩猩之间的行为差异进行研究,对来自六大洲、十几个学科、几十个物种和几百万年的进化史进行研究与整合,从进化视角来探讨人性问题 人类既是善良的物种,也是暴力的物种,这依赖于复杂的进化和适应性的倾向。虽然世界越来越和平,个体更加友善,但人类也更擅长组织并使用有目的性的暴力。这是因为人性中的美德和暴力在共同进化,形成了一种 人性悖论 。本书同时也研究了 人性悖论 对家庭暴力、死刑、战争、同性恋、情感与道德的影响。 本书包含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认知心理学、脑科学等多门学科,囊括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是哈佛大学生物人类学家理查德 兰厄姆研究人类进化的一部巨著。

    • ¥51 ¥68 折扣:7.5折
    • 南美洲的恶魔和商品拜物教(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
    •   ( 615 条评论 )
    • 陶西格 /2023-02-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澳大利亚著名人类学家迈克尔 陶西格教授的成名之作,在本书中,他主要探索了当代南美洲种植园工人和锡矿工人的民间信仰中,恶魔的社会意义。陶西格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 异化 商品拜物教 等概念,他发现,当地以恶魔形象为核心的本土信仰调解了前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资本主义物化生产模式之间的冲突。这种混合的信仰体系,正是南美原住民社会在与资本主义及世界市场扩张交锋的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文化回应。

    • ¥64.5 ¥86 折扣:7.5折
    • 寻找正确的单词:一个关于文学、悲伤和大脑的故事(薄荷实验)
    •   ( 13 条评论 )
    • 辛迪·温斯坦 /2025-0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如果有人记得爱过你,这是否等同于他们仍然爱着你?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医学人文作品很多,而本书的特殊之处在于文学和医学两种视角的合作叙述 加州理工学院英文系教授辛迪 温斯坦借由对语言和文学的热爱来表达对父亲去世的悲伤,神经学家、加州大学记忆与衰老中心主任布鲁斯 米勒则通过剖析她的故事来解释这一切失去、遗忘和悲伤的科学原理。 辛迪深爱的父亲在她研究生时期被诊断出患有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她发现,父亲的阿尔茨海默病带来了一种 镜像效应 ,不仅父亲失去了记忆,甚至作为健康人的自己也 失忆 了。在布鲁斯的帮助下,辛迪得以直面父亲患病时的那段回忆,并最终在父亲去世三十年后完成了对他的悼念。 本书以文学的优美和科学的严谨,将个人回忆录、文学以及大脑健康的科学和历史结合起来,为生活被阿尔茨海默病改变的

    • ¥56.3 ¥75 折扣:7.5折
    • 洁净与危险:对污染和禁忌观念的分析(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
    •   ( 182 条评论 )
    • Mary Douglas /2018-0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玛丽 道格拉斯的代表作品。作者从《*经》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 洁净 与 肮脏 的理解入手,利用象征分析手法剖析人类的思维特点,并关注象征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对应。 在各社会文化系统中,洁净与污秽是属于更大的分类系统中的一部分。污秽是社会规范和秩序的违背,它意味着危险,意味着跨越不该跨越的界限所造成的恐惧。而脏(危险)的清除,即禁忌的产生、仪式的举行、犯罪的惩罚,是重新确立原有秩序、维系社会规范的手段。

    • ¥51 ¥68 折扣:7.5折
    • 结构人类学(0)(列维-斯特劳斯文集)
    •   ( 73 条评论 )
    •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2024-06-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结构人类学(0)》是一部结构人类学的史前史。 本书收录了列维-斯特劳斯1941 1947年在纽约生活期间发表在部分期刊等媒体上的文章,共17篇。 1941 1947年对列维-斯特劳斯而言是学术生涯的重要积累时期,他当时尚未在人类学界广为人知,仅是一位流亡海外的年轻民族志学者。 在美国的这些年,斯列维-特劳斯意识到了无法弥补的历史灾难:美洲印第安人的灭绝、欧洲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等。通过学习英语,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系统地阅读人类学文献,深入观察美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他为自己的学术工作做了深厚的积累,梳理了他对于多种理论传统的看法,为之后的学术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收录的文章不应被简单地当成列维-斯特劳斯的 遗产 去阅读,这17篇文章见证了一个具有传记和历史两方面意义的时期,也提供了把握结构主义来龙去脉的机会。本书旨

    • ¥74.3 ¥99 折扣:7.5折
    • 人类学在中国:从过去寻找未来
    •   ( 146 条评论 )
    • /2024-07-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汇集了作者王铭铭近二十年来以学术史为主题所做的文章和演讲,以期为 人类学中国化 这一命题提供回顾与展望的新角度,整体性地展现一位人类学学者探寻既有本土特色又有世界视野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 ¥81 ¥108 折扣:7.5折
    • 工作的意义:从史前到未来的人类变革
    •   ( 1409 条评论 )
    • (英)詹姆斯·苏兹曼 /2021-04-30/ 中信出版社
    • 在人类历史上95%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将工作置于近乎主宰的位置。 古箴言说, 人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 ,如今大部分人却将生活过成了 泪流满面 的样子。人类从何时开始工作的?人与工作的关系发生过哪些改变?人被当作生产力工具投入经济增长,又是怎样形成的?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詹姆斯 苏兹曼绘制了一幅宏大的工作简史。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到智能化的人类未来,挑战了关于工作变革与人类进化的一些深刻的假设。他融合了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表明虽然我们费尽心力通过工作寻找快乐的意义和目的,但是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过上了工作时长远少于现在但是足够充裕且闲暇的生活。当代社会将人物化为工具,鼓励持续工作以满足经济不断增长,究其原因,

    • ¥51 ¥68 折扣:7.5折
    • 生态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   ( 210 条评论 )
    • 罗意 /2024-01-01/ 科学出版社
    • 生态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虽然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但其理论与方法的源头却可追溯至人类学诞生之初的诸多理论之中。本书对生态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做了系统和深入的说明与介绍,包括理论渊源、文化生态学、新功能主义、民族生态学、过程生态人类学、政治生态学、环境人类学以及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此外,本书也对中国生态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变化做了梳理和评述,对新时代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64.2 ¥89 折扣:7.2折
    • 写文化(纪念版)(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
    •   ( 219 条评论 )
    • [美]詹姆斯·克利福德 [美]乔治·E.马库斯高丙中 吴晓黎 李霞 等 译 { /2022-04-01/ 商务印书馆
    • 本纪念版对2006版中译本做了全面修订,并增添了25周年纪念版前言,力图呈现一个更的译本。本书是当代人类学反思的经典理论著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出版后的几十年里,它成为国际人类学界引用得较多的一本书,并且在人文科学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书收录的11篇论文围绕人类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文本写作这一环节,检讨了各时期人类学民族志的经典文本,并开放性地指出了将来民族志写作及文化研究所具有的多种可能性。

    • ¥71.5 ¥99 折扣:7.2折
    • 人类如何走到今天
    •   ( 223 条评论 )
    • 莱斯利·纽森,彼得·理查森 /2023-07-03/ 中信出版社
    • 假如穿越到数百万年前,你会如何度过你 猿生 的一天? 数十年间,大量关于人类进化的新证据和新观点,使科学家们能够拼凑出对几千年甚至几百万年前发生的事情的更详细的理解。人们现在对祖先曾面临的问题、找到的解决方案以及他们所做的利弊权衡有了更多了解。他们的经历的戏剧性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人类:一种依赖复杂文化的动物。 人类这个物种独特的文化能力在几百万年前就开始产生了,但它只是在过去几十万年才真正突飞猛进。这种能力使我们的祖先能够在极端气候的时期生存下来,并抚养他们艰难生存下来的孩子。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今天经历的文化变化和多样性。 这本书梳理了700万年来的人类发展历程,提出相对于基因,行为选择才是塑造多样化、创新和复杂社会的真正因素。结合前沿的基因组学、气候学、人类学和历史学

    • ¥57.3 ¥79 折扣:7.3折
    • 生而为男?
    •   ( 207 条评论 )
    • 顾德民等 /2023-07-21/ 中信出版社
    •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男性气概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那些拥有最高权力的男性普遍有厌女症心态?尽管我们有时对男性的暴力行为和粗俗的想法持批评态度,但现实中我们大部分人对这种现象往往又无能为力,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在发挥作用?我们对男性气质先天和后天的认知界限到底在哪里? 本书中,人类学家顾德民独辟蹊径,坚信所谓男儿本色,首先是文化上的纵容而非生理上的安排。从上海公园的相亲角,到海地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性丑闻,从墨西哥城专为女性而设的地铁车厢到印度的海吉拉,从奥克兰的康复项目到伊拉克战争的前线。顾德民带领我们对男性特征进行了一次全球性探索。他以事实证明,男性特征并非铁板一块、一成不变,而是因地而异,甚至因种族而异。书中一再揭示,社会对男性特征的普遍误解,不仅强化了父权价值观,令女性感到畏惧

    • ¥59.3 ¥79 折扣:7.5折
    • 论人类的认识 : 校勘全译本
    •   ( 1441 条评论 )
    • [英]约翰·洛克 著,胡景钊 译 /2017-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论人类的认识》(即《人类理解论》)是西方哲学史,尤其是近代哲学认识论传统中举足轻重的一部著作。它是英国经验主义认识论传统的开创之作。 自1689年首次出版以来,洛克对此书进行了反复修改。于是《论人类的认识》早期陆续出版了七个英文版本,不同版本之间,在语词上有着颇多不同。而后尼迪奇对此书的七个版本进行了比较与考察,并参考法文、拉丁文译本等版本,编定了迄今为止《论人类的认识》的全面校勘本,中译本首次引进。它以全方位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洛克在此书的写作与之后的修改过程中的细微的思想变化与表述的差别,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对照《论人类的认识》不同版本的内容,更为详尽地了解洛克的哲学思想。对于洛克哲学思想的专业研究,此书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96 ¥128 折扣:7.5折
    • 末世太阳——一个墨西哥印第安城镇的变迁、动荡与抗争(田野行旅丛书)
    •   ( 236 条评论 )
    • 张青仁 /2021-08-01/ 商务印书馆
    • 作者是位与2014年至2015年,深入墨西哥恰帕斯州一个自治村社的中国人类学者,他与自治社区的民众共同生活了8个多月,对当代墨西哥印第安人生活境遇、文化传承与政治斗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书。 本书以笔者为叙事主体,系统呈现作为一个外来人的笔者如何进入墨西哥印第安社会,并通过笔者的眼光以及一系列鲜活的调查访谈呈现了墨西哥印第安文明的悠久历史、全球化进程对于印第安社会与文明的影响、解放神学与萨帕塔革命对当地民众启蒙的经验、圣卢西亚自治村社的自治实践以及墨西哥恰帕斯州华人的生活故事。 作为国内部立足于深度田野基础上系统呈现当代墨西哥印第安社会的田野随笔,本书既通过对当代墨西哥印第安族群的生活故事,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理论予以反思,也能帮助国人去除对于拉美社会的文化偏见,加

    • ¥54.8 ¥76 折扣:7.2折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版)
    •   ( 144 条评论 )
    • 韩晓燕朱晨海 /2021-08-01/ 格致出版社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互动的基本理论及知识,了解有关人类各个生命阶段的生物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精神的发展的理论和知识,并指导学生将这些理论和知识应用于社会工作实践。在美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较为发达,该课程的教学也已十分成熟,有大量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领域的教材出版,其中不少也被翻译并引入我国,作为该课程的教学参考书甚至教材。本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本土教材之一,分人类行为理论和人类生命发展历程两大板块,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资料,深入阐述与解读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82.6 ¥118 折扣: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