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人的世界》是一本在当代美国主流的内容行业 出版业以及内容创作者中颇有影响力的经典读物。本版据1993年第3次修订版翻译,收录了38位美国当代知名编辑人撰写的38篇文章,你将从这里了解到:什么是好的表达,什么是消遣性、重要性、知识性兼具的内容;一个创意构想在各方辅助下从无到有的完整孵化过程;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如何及时调整策略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除了深入细致的实操指导外,还精心选录了在理论、伦理等方面富有启发性,甚至争议性的文章,来锚定行业与职业定位。简言之,它将带领读者进入真正的 编辑人的世界 。
与以往类似的工具书相比,本书具有收录齐全、针对性强、联系实际、便于操作等特点。不仅从事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专职编辑、校对人员可以从中得到准确而完备的专业知识,从而大大有利于本职工作的完成,专门从事写作和教学的人员乃至一般的读者,也可以当作一种辅助性的工具书,阅读它,有助于解惑答疑、增加知识、提高素养。
《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三)一书,收入了23—27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共40篇,“赏析”文章共50篇,写作概要及相关文章共14篇,总计104篇。目的在于借以丰富我们的新闻写作基础理论知识,帮助记者(通讯员)、编辑及广大新闻写作爱好者提高新闻采写技能,以便采写出更多的新闻精品来奉献给受众,从而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本书将获奖作品及“赏析”文章按体裁分为消息、通讯、评论、综合“赏析”共部分:消息部分共30篇;通讯部分共24篇;评论部分共26篇;综合“赏析”部分共10篇;附录与采访写作、新闻工作者修养有关的文章共18篇。按其发表时间由远及近,先原文,后“赏析”文章进行排列。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同行间的学术交流,展现四川省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不断提升编辑的业务能力,2016年10月,由四川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发起,西南石油大学学报中心具体承办了以"科技创新驱动,学术期刊先行"为主题的编辑类研究论文征集活动。本书荟萃了本次征文活动遴选出的55篇论文。这些论文共包括编辑工程、期刊管理、编辑素质、数字化出版和文献计量分析5个部分。论文作者紧密结合当前学术期刊发展趋势,理论联系实践,围绕编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编校质量、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升、期刊数字化与国际化、编辑成长与职业发展以及学术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等方面开展了认真的总结和研究。内容丰富具体,可供广大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切磋参考。
《晴耕雨读》(增订本)是一组干净耐看的读书随笔,其识见、态度、趣味、语言,呈现出高水准的均衡。历史碎片熠熠生辉,人文风景处处可见。作者遣词造句极为讲究,看似不经意,却有着经年累月读写打磨出来的功夫。作者选取梁启超、顾颉刚、胡适、钱穆、沈从文、陈寅恪、张君劢、阿伦特、本雅明等人文学者,将中外古今的学问人生汇于一炉。正如余世存先生所说:“任何情况下,读写思考、弦歌不辍都是我们活着的依靠。而晴耕雨读,正是文明社会*为自然惬意的生活状态。冠生先生示范了一条花开满目的道路。”
作为对研究生培养协同机制这一主题的专题研究,《研究生培养协同机制研究/研究生培养研究丛书》分为三篇。第一篇理论探讨篇,主要对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特征、理论基础、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实际需求、框架设计、模式构建、机制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第二篇实践探索篇,对研究生协同培养专题调查的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分别对高校校内协同培养研究生、校际协同培养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研究生、校所协同培养研究生的不同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三篇对策建议篇,围绕研究生培养协同机制的主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提出了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具体对策建议。
周振甫是我国的学者型编辑,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亲历者和参与者之典范。本书遴选周氏围绕编辑出版工作所撰写的文章近四十篇,分为“经验脞谈”“审稿纪实”“编辑忆旧”“出版杂议”“文心书简”等编,既富书林掌故,亦有经验总结,可为当代出版人提供宝贵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