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前央视著名主持人、记者王志主持央视著名节目《面对面》的访谈作品实录。作者从事媒体工作30余年,聚焦于长篇人物访谈,1000多位访谈对象,精选300余位代表,还原节目原始场记。全书分为12卷,分别是:迫近真相、传递感动、呈现多元、探索人生、检验价值、叩问生命、解开内幕、照亮未来、点燃希望、体察温度、创建和谐。涵盖了袁隆平、钟南山、杨利伟、杨振宁、姚明、罗大佑、姜文等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作者通过自己犀利和专业的问题,让受访者畅所欲言,全面而深入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见解,并作为文字被完整地记录下来。本书是王志质疑式访谈的经典作品,是新闻人物和重要事件见证者的实录。采访绝学,倾囊相授,告诉你如何做采访。不仅是理论性与实操性兼具的新式采访课教材,也是尽显沟通的魅力与沟通的技巧的社交通关秘籍,
本书面向印刷、网络和移动媒体生产,以清晰的结构给出各种不同标准和规范的概貌。在为数字式文档建立了坚实基础之后,详细介绍了文档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文本、字体、颜色、矢量图形、像素图像以及元数据等。在介绍媒体生产相关的主要标准及规范方面,阐释清晰且示例丰富。 在本书中,主要介绍了网络及移动设备相关的XML/HTML5、印刷常用的PDF以及重要的元数据格式JDF、XMP和EXIF,同时还对XML文档转换、电子书文档标准、移动终端设备所用APP等加以论述。对上述内容,不仅介绍了标准规范的结构,而且阐释了它们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 本书适合在数字媒体及印刷媒体生产领域进行学习、从事研究、开发及应用实践工作的人员阅读参考。
《中国近代新闻学名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由于历史原因,本丛书中的个别图书存在一些问题,为保存历史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影印时均基本保持其原貌,未作大的删改,希望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借鉴。原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漏字和排版错误,我们在影印时均未做改动,
《中国近代新闻学名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由于历史原因,本丛书中的个别图书存在一些问题,为保存历史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影印时均基本保持其原貌,未作大的删改,希望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借鉴。原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漏字和排版错误,我们在影印时均未做改动,
亨利?列斐伏尔的《都市革命》(1970)是与大卫?哈维的《社会正义与城市》(1973)以及曼纽?卡斯特的《都市问题》(1972)齐名的城市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一。《都市革命》初版于1970年,它是一部超出了时代与专业、预言了都市社会的到来的哲学著作,它凭借1968年“五月风暴”的余火曾经一时,在英美世界掀起了一场新的社会理论研究的革命,列斐伏尔因此也被卡斯特称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在时隔40年之后,面对2008年美国的房地产危机,哈维重新赋予了《城市革命》以新的时代价值与意义,而中国当下的都市化运动也迫切需要我们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理论。 该书共计十章。章《从城市到都市社会》从历史的角度概述了都市社会的形成过程。第二章《盲域》探讨了都市问题这一个难以捉摸的未知领域。第三章《都市现象》展示了都市现
100年来的中国新闻摄影史,就是一部中国摄影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零散到全面的历史。中国摄影的真实性越来越高,对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于宁主编的《中国百年新闻经典(摄影卷修订本)》从100年来的数百位摄影记者和摄影师的数千件作品中精选出100余幅图片,都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称得上是经典或有经典意义,能够成为百年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发展史上某一阶段或某一件事件的代表性作品。包括沙飞、吴印咸、石少华、侯波、吕厚民、贺延光等人的作品。
《东亚汉文学研究的方法与实践》以“新材料、新问题、新方法域外汉籍研究三阶段”为导言,概括作者对东亚研究三阶段的划分,并提出三位一体的研究设想。以下共分四编:编总论,综述作者对研究方法的基本理念;第二编到第四编是具体的个案研究。录为本书韩文版序。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的续篇,但是将探讨范围由中国扩展到东亚,研究的对象由归纳提炼古人的批评方法转移到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若干个案研究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