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书是一本关于视听新媒体行业的综合性著作,全书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论,介绍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亮点和未来展望。 第二部分为导向与管理,主要收录行业相关领导的署名文章,从高屋建瓴的角度为网络视听行业提供指导思路和发展方向。 第三部分为研究报告,一方面包括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建设的相关研究、网络视听主题主线宣传分析报告等内容,其通过案例和数据分析呈现网络视听行业坚守阵地,弘扬正能量的积极行动,另一方面包括IPTV、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网络动画片、网络音频、网络微短剧、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等的发展报告,对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第四部分为行业扫描,涵盖北京、上海、湖南、四川等地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和管理情况,以及各大网络视听平台负责人所撰写的文章,全面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合浙江传媒学院出版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创意传播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出品的一部面向未来新闻传播行业的智能生态发展年度研究报告,共分为总报告、政策篇、热点篇、行业篇、社会篇和国际篇六个部分,由学界和业界数位专家、学者共同编纂。本书将研究视野拓展至全球范围,继续跟踪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全面梳理、阐释、分析2023-2024年全球智能媒体发展的总体概况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探讨人工智能促进传媒行业发展的主要面向,即如何创新生产主体、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及其在智能媒体内容生产、分发、经营和管理等业务单元的赋能效果。深入探讨智能媒体对特殊人群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美国、欧盟、日本等不同国家或经济体的智能媒体发展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本书基于翔实的数据、严谨的论证以及科学
本书是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重要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本书与《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是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的两大拳头产品。本书选取部分代表性省区与不同类型的传媒为研究对象,对2015~2016年度传媒社会责任执行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描述和分析。
舆论是公众社会心理的直观呈现。互联网空间中公众的心理机制动态而复杂,网络议事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面对网络舆论的负面社会效应,新型主流媒体应当承担起舆论引导的责任。在多元化的媒介传播环境中,新型主流媒体需要创新舆论引导理念。 涉法事件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然而,法律的专业化与公众朴素的正义感之间存在张力。因此,在法治事件的舆论引导实践中,应当通过专业法律知识的供给来提升公众的法律素养,缓和二者的张力关系,进而实现舆论引导。 在涉法事件中,公众可能希冀借助舆论审判来影响司法判决,然而,公众对舆论审判的感知却削弱了其司法公正感,反而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这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舆论审判 一种特定形态的信息传播 的负面社会传播效果。
《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2023 )》系统全面梳理网络视听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问题,探索未来趋势。本书通过市场调研、舆情分析、数据分析、专家分析,审视网络视听内容、产业、受众、市场状况,全面汇总了2022年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直播、网络短视频、网络音频、网络游戏等分支产业的发展特征,解析行业问题,研判行业风险,提出有效对策。
《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21年卷是继本年鉴2015年创办以来连续出版的第七卷,全面、真实地反映了2020年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的实绩。 全书设置12个栏目。卷首选编了29幅照片,记录2020年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情况。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出现,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出现大量的线上会议。
本书全面勾勒了2020年以来世界传媒发展和全球传播格局变迁状况。书中深入探讨了驻外媒体机构国际传播力提升之路、中国国际传播的发展进程及主要特征、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创新发展等关键主题;重点分析了数字虚拟人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国际传播中网红发展现状与运营策略、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测量体系与实践;对新冠疫情下的全球新闻传播发展状况、国际财经媒体涉华报道、社交媒体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国县级融媒体发展状况等焦点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重点研究了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传媒生态的现状、趋势与启示。
互联网传播技术带来连接一切现实的可能性,释放了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力量,社会沟通与对话的主体不仅仅是组织结构型的,更是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间的。在个体生命底色上跨媒介叙事如何能与社会达成有机联系,社会多元主体间交流中如何遮蔽与揭示出其背后的权力博弈,事物发展中过程性、机缘性、生成性对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社会转型如何从宏大叙事向微小叙事转变,为什么个体自我认知、思维方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这些都是生命传播中力图回答的问题。
本书策划开启传播学视野的“算法阅读”模式,全面勾勒算法传播的理论形态和实践意蕴,以此加深理解正在进行的智能传播变革的本质。本书共分三篇九章,分别对算法传播与智能社会、算法传播与政治传播、算法传播与媒介文化等专题展开系统性研究,揭示算法与算法传播在创造一种新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情感方面所拥有的隐形超权力。其中算法传播与智能社会部分以深度媒介化理论为基础,对算法作为媒介型构智能社会诸形态展开深入研究;算法传播与政治传播部分深度解析计算政体、人机传播、机器人的政治修辞等关键议题;算法传播与媒介 分聚焦于算法传播对媒介文化的改变,深入剖析算法文化、平台文化等新兴文化形态的产生根源与现实影响。
本书试图通过对中国数据新闻的实践现状进行研究,深度探析国内数据新闻生产团队和生产流程的发展现状,丰富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理论内涵,推动我国数据新闻行业良性发展。书中主要关注2020~2021年中国数据新闻领域的发展变化与行业现状,分析了中外数据新闻研究的脉络、议题与走向,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数据新闻在议题分布上的变化规律,探析了海外数据新闻的实践动态。此外,针对中外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数据新闻教育情况,从培养层次、师资配备、资源供给等维度解析了我国数据新闻教育现状。
本书策划开启传播学视野的“算法阅读”模式,全面勾勒算法传播的理论形态和实践意蕴,以此加深理解正在进行的智能传播变革的本质。本书共分三篇九章,分别对算法传播与智能社会、算法传播与政治传播、算法传播与媒介文化等专题展开系统性研究,揭示算法与算法传播在创造一种新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情感方面所拥有的隐形超权力。其中算法传播与智能社会部分以深度媒介化理论为基础,对算法作为媒介型构智能社会诸形态展开深入研究;算法传播与政治传播部分深度解析计算政体、人机传播、机器人的政治修辞等关键议题;算法传播与媒介 分聚焦于算法传播对媒介文化的改变,深入剖析算法文化、平台文化等新兴文化形态的产生根源与现实影响。
本书全面勾勒了2020年以来世界传媒发展和全球传播格局变迁状况。书中深入探讨了驻外媒体机构国际传播力提升之路、中国国际传播的发展进程及主要特征、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创新发展等关键主题;重点分析了数字虚拟人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国际传播中网红发展现状与运营策略、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测量体系与实践;对新冠疫情下的全球新闻传播发展状况、国际财经媒体涉华报道、社交媒体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国县级融媒体发展状况等焦点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重点研究了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传媒生态的现状、趋势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