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自1922年出版以来,影响始终不衰,成为不同学科的重要参考书。就传播研究而言,它奠定了大众媒介研究的基础,为宣传分析、舆论调查、把关人、议程设置、接受效果等研究开了先河。
通信、哲学、电影、录像、数字文化:媒介研究所跨领域、学科多得惊人,它所生产的词汇既严谨,又直观。《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定义了,有时是重新定义了这个新兴综合领域的目的,阐明了*生动的讨论、*有活力的话题背后的关键概念。 一个更加宏大的对话涉及文化、技术、政治,作为这个更加宏大的对话的一部分,这本令人激动的论文集对在处理当代媒介的特点及模式方面对于我们而言颇为关键的语言进行了探索。本文集的主编是媒介研究领域著名学者W. J. T. 米歇尔和马克 B. N. 汉森。本文集推出了许多杰出撰稿人的作品,这些论文都是为了本文集专门写成。文章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审美 这部分讨论的是艺术问题,与描述感官经验及判断的术语有关; 技术 这部分让我们进入一系列宏观的技术概念;媒介功能在系统中实现, 社会 这一部分开启了对
互联网和移动电话颠覆了我们对于自身和人际关系的许多传统认知。说起它们对生活的影响,我们既焦虑、又兴奋。在《交往在云端》中,南希 拜厄姆为数字媒体在人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批判性的思考框架。本书并没有太多劝诫性的寓言故事,而是以研究数据为基础,帮助读者理解日常关系中的这些重要变化。 《交往在云端》将学术研究和生活实例相结合,回答了类似下面这样的问题:中介化互动可以是温情和私人化的吗?人们在线上会撒谎吗?在线上建立的关系可靠吗?数字媒体会破坏我们的其他关系吗?整体而言,本书强调,只有理解了数字媒体的特质,以及发展、使用它们的社会语境与人际情景,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答。 《交往在云端》反映了社交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明确了新媒体带给我们的困扰,同时也指出我们当下对于新媒体的评价与历
作者根据十年的学术期刊主编经历,发现当前学术论文作者欠缺学术研究基本知识的情况相当普遍,比如不知道学术论文的主要特征,不知道论文的一般结构,而更为严重的是不知道在学术研究中需要运用研究方法,或者如何设计研究方法。 作者希望借助《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讨论和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即研究方法如何设计与论文的结构如何安排,它们是串联全书内容的两条线索。 全书共分三大部分。部分提出学术论文的特征,提出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思辨研究三种范式,力图建立起对学术论文和研究方法的整体性认识。第二部分采用实证的方法,选取刊登在《新闻界》等期刊上的100篇文章,观察这些文章运用了哪些种类的研究方法;并选择其中的文章为案例,具体地阐述如何设计研究方法与如何安排论文结构。第三部分讨论 应该如何避免 出现失误的
2016年英国公投脱离欧盟,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一时间,“后真相”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并被《牛津大辞典》选为年度词汇。所谓“后真相”,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从投票选举到众筹诈骗,再到病毒营销,无论是在政治、传媒,还是商业领域,后真相的案例俯拾即是。显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真相时代。在本书中,为世界很好企业提供商业咨询的说故事大师赫克托·麦克唐纳用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示出真相是如何被信息传达者肢解、扭曲和掩盖的。他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误导者的惯用伎俩,同时告诉我们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竞争性真相来证明观点、凝聚人心。作为后真相时代的信息消费者,上当受骗有时在所难免。唯有洞悉真相的运作模式,我们才能更有智慧地处理信息,甚至通过改善真相的讲述方式
《作为文化的传播》是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精选了作者的论文和演讲稿,从文化角度研究传播手段和现代技术、媒介与社会。作者超凡的洞察和富有见地的评论,在学术批评家中是少有的。他在书中考察了美国新闻业的历史和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作为文化的传播》初版的中文版曾于2005年推出,作者从人类制造符号、建构现实、维系传统这样的文化角度重新构想传播与传播研究,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集壮观、有趣、人本、理想为一体的新画卷,得到不少中国传播学者的精神共鸣,对拓宽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本书为全新修订版,加拿大教授G. 斯图尔特 亚当和著名华人学者潘忠党教授做了学术导读。
不同于传统普通话教材逐一对声、韵、调进行顺序讲解的方式,《普通话训练手册:50天突破》在对丰富的语音样本进行广泛分析与细致总结的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十个普通话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以这十个普通话学习过程中的痛点为切口,有针对地展开各个击破、层层递进式的教学。 教材为普通话学习者构建了一个更为有趣、更富效率的学习场景:十个痛点的学习对应十个章节,每个章节又分别对应了五讲,即五天的学习--这样,每天学习一个小节,一周五个工作日便可完成一个痛点的改错,终通过日积月累,利用十个自然周,五十个工作日,便可通读本书,完成普通话知识的梳理和语音的改错。
广告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一张张熟悉且令人愉悦的面孔,它显然具有经济功能,但它反映的不仅仅是现代经济。本书并没有简单地批评广告的虚假和剥削,而是通过一百多幅插图详细研究了广告的魅力,从而厘清它们毋庸置疑的吸引力从何而来。显然,广告的经济功能是吸引我们购买更多商品,而广告的意识形态功能让作为个体的我们置身于支撑我们社会经济基础的观念中。意识形态在经济环境中不可或缺,因为意识形态使经济环境看似不可或缺。 想要改变社会,就必须打破这种 不可或缺 与意识形态的恶性循环。本书试图打碎这条锁链中由我们自己铸造的一环,它提供的不是一个 答案 ,而是一套 工具 ,我们可以通过它改变自己对社会微妙、复杂的宣传形式之一的认知。 因此,本书对任何想了解图像和意识形态在我们社会中的运作方式的人来
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 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本书是一本畅销的教科书,在美国大学的媒介研究、文化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课程中被广泛使用,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经多次再版。 本书梳理了媒介研究的主要方法,从符号分析到意识形态批判,从民族志到统计学,从文献综述到报告撰写,囊括了媒介研究可能涉及的所有研究方法和研究环节,以采取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形式加以呈现,而且辅以图表、案例、小短剧、自会插图等方式为本书增加了许多趣味性。本书尤其对入门研究学者来说,足以成为案头宝典。
本书聚集于17和18世纪早期英国的消费者,试图通过历史性地考察他们如何看待此新兴饮料和场所,进而阐释咖啡和咖啡馆的意义,并理解这些创新和变化对人们生活、思想的影响。咖啡在英国的接收史不仅是消费革命的历史,也是公共领域发展的历史。本书角度新颖,从日常生活经验剖析了一个公共社会话题,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这是一项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深化研究的项目,采用历史-哲学-人文的传统方法,选取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传播、新闻、宣传、文化等方面论述的经典文献,进行历史考证性质的研究,还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本来的写作背景,真实再现经典作家论述的原本意思,以及这些观点得以产生的思想渊源。 我们现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看到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著都是中译文,这对于深刻而直观地理解他们的思想是一种无形的障碍。本书收入的多数文章,对照原著文字与中译文进行了对比研究,厘清了一些由于翻译而造成的误读。 除去努力还原经典作家本来的观点和写作背景外,本书也做了一些对以往研究中问题的拨乱反正工作。同时,根据近年新发现的资料(包括对这些资料的研究成果),努力从现代视角重新审视原著的现代理论意义,
《大众传播媒介(第十一版)》是美国传播学专业的经典教材,作者具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书编写体例成熟,系统性强,可读性强,全面介绍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相关知识,对新闻、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形成、发展和管理途径都进行了论述。第十一版丰富了大众传媒的前沿研究,同时强化了对新媒体部分的论述,在媒介的分类上做了更科学地划分和调整。本书也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媒介入门读物,对于普通受众认识大众传播媒介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简介: 在《消失的美学》《战争与电影》《失落的维度》《视觉机器》等书中,保罗 维利里奥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当代媒介文化的看法。维利里奥对感知、物流、城市和新媒介技术之间联系的研究构成了他超现代哲学的研究文本。 《维利里奥论媒介》介绍了维利里奥重要的媒介理论对维利里奥的媒介理论进行了分析,同时概述了他们对当代文化思潮的重大影响。因此,阿米蒂奇使维利里奥关于媒介的理论变得更容易理解,也能够让个别读者对维利里奥的作品进行适当的批评。本书结尾附有注释、《阅读指南》和《重要概念非技术词汇表》。 维利里奥对媒介的研究成果对于关注当代媒介文化的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对维利里奥的批评媒介和文化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的介绍。 作者简介: 约翰 阿米蒂奇(John Armitage),英国南安普顿
内容简介: 齐泽克涵盖了其他理论家的理论所未能涵盖的部分媒体。从托马斯 阿奎那到昆汀 塔伦诺,从《绝望的主妇》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齐泽克将高深的理论和通俗文化融合在一起,比当今任何思想家都更引人入胜。他的诸多作品包括电视连续剧《变态电影指南》、纪录片(齐泽克!)和大量YouTube视频。作为一名著名学者,他常在媒体上发表演讲。 《齐泽克论媒介》是一部系统介绍齐泽克提出的主要理论概念、理论主题及其对特定的媒体研究的影响的专著。这本书描述了齐泽克媒体政治的根本性质,见解深刻地揭露了传统媒体研究方法的知识局限性在传统,探索齐泽克作品中的精神分析和哲学根源,为读者提供了从日常媒体报道中发现隐藏的意识形态内容的 齐泽克工具 ;像伊萨卡讨论荷马笔下的斯普林菲尔德一样,齐泽克的理论正适合当下的全媒体管理。
本书探讨了一些持续争论的话题,这些话题长期困扰着报纸编辑、广播电视工作者、媒体批评家、教育工作者、普罗大众和美国其他关注大众传媒理论和实践的人。作者选取了媒体、传播和新闻领域内20个*普遍、持久意义的争议话题。传统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之间的界限已经被全新兴起的数字媒体抹除,在互动的多媒体时代,所有媒体都开始真正融合,成为巨型媒体公司。作者希望本书能激发学生和媒体从业者思考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多年以来,这些问题持续困扰并激励着新闻人。本书所讨论的话题旨在激励读者探索美国大众传媒的特征、使命和实际运行状态。一些话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而另一些话题则只是街谈巷议。这些话题共同帮助我们理解传播媒体与社会相互影响的关系。
本书由新闻界教父级人物、21次艾美奖得主迈克 华莱士,福特汉姆大学新闻学教授贝丝 诺伯尔倾力合作写成。通过华莱士及其他CBS著名记者的亲身经历,包括对克林顿、叶利钦、普京、阿拉法特等一众名人的采访故事,探讨了能够揭示真相而富有激情的新闻是如何产生的。内容涉及怎样寻找选题、准备采访,直至写出好文章;怎样看待新闻的客观性、伦理以及新闻业的未来。
在当今社会,传播扮演着至关重要而叉独一无二的角色。约翰·杜翰姆·彼得斯所著的《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大学译丛》一书,以广泛的跨学科的人文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传播的观念史,它不仅阐述了传播观念的历史沿革,而且旁征博引,论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乃至法学与技术史领域,将传播的视域追溯至西方思想中那些最根本的问题。既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人文取向,也以一种通俗大众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公众对传播学的兴趣。《对空言说》为突破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研究传统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也因此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该书在2000年荣膺美国传播学会奖,这是美国传播学界的优选奖项,并在传播学界乃至公众之间激发起广泛的对话。
本书以文化社会学为导向对观众在日常生活背景下的媒体接受行为展开了研究。作者首先回顾了主流的传播学研究,比如媒体效果研究、阿多诺,霍克海默关于文化工业的研究、鲍德里亚和詹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的研究,然后进一步深入主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媒体观众的概念——生产性观众。作者认为,这些观众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媒体信息,而是在媒体接受的过程中,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积极地改造这些媒体文化产品,展现出他们的生产性和创造性。本书旨在表明,媒体接受作为一个文化与审美过程,其作用和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被完全忽视了。我们对观众的生产性和创造性的考察,是理解当今流行文化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书以广大社会公众如何“读懂新闻”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剖析90多个经典案例,深度探讨了“新闻的内涵”“新闻全角度”“新闻与社会”等多重维度的议题,阐述了如何准确理解新闻,洞察了其中蕴含的信息,回答了“新闻是什么”“新闻应该如何”“人与新闻的关系”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等重要问题。内容丰富多样,兼顾实践与理论,覆盖新闻本身、个体、组织、社会等多个层面,最终聚焦培养媒体素养与社会能力。无论是新闻爱好者、传媒从业者还是社会观察者,都能从中获得新视角与洞察力。
知识的保存从来都是一项艰苦的斗争:享誉古代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因管理不善而日渐式微;博德利爵士的巨额投入才使牛津的新图书馆得以建成;纳粹政权纵火焚烧了成千上万册犹太人的书籍;卡夫卡的手稿则有可能因为他生前的遗嘱而不见于后世。在本书中,博德利图书馆馆长理查德·奥文登横跨三千年的历史记录和资料,介绍了从泥板到云数据存储时代的知识受难史,探讨了知识保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图书管理员和档案馆馆员等众多有识之士的努力和牺牲也在书中有精彩的呈现。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籍保存史和震撼人心的人类文明史。通过此书,我们应该理解,图书馆和档案馆不仅仅是存储文献的地方,也与当下的政治、教育和文化产生紧密的互动,为社会的健康运转提供重要支持。理查德·奥文登也向整个社会提出倡议:凝聚制定公共政策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