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是研究媒介环境学绕不开的学者,然而他的作品晦涩难懂,他的思想浩荡不羁。自1992年翻译出版《理解媒介》以来,何道宽一直致力于麦克卢汉作品的翻译工作与麦克卢汉思想的研究工作。 三十余年来,何道宽撰写四五十篇文章研究麦克卢汉,计四十余万字,本书收录其中精华篇目,既有对这位立体型的大文科巨匠的评传,也有他自己对麦克卢汉学说的解读与延伸。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智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保障,完善新闻出版科技专家库,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企业、新闻出版企业在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发展状况及影响力评价研究,目的是为深入了解我国智库总体发展情况,摸清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的现状,探索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影响力评价方法,为促进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建议。 本书首先对新闻出版行业智库进行界定和分类,并以此为依据筛选新闻出版行业智库作为评价目标智库。通过智库的研究领域及主办单位,筛选出22家研究新闻出版行业的智库和14家新闻出版单位主办的智库。为弥
本书对陕甘宁边区新闻传播事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全书对新民主主义新闻事业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社会学的视角阐释了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因,论述了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事业的传播结构,理清了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的体制,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对陕甘宁边区基层新闻事业的全貌进行了描绘,同时对陕甘宁边区的大多数重要媒体进行了个案研究。本课题的应用价值在于:1.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在两个社会转型期适时而动,适应社会变化,为当代新闻事业提供了借鉴;2.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的大众化传播模式,可以为当代新闻事业提供借鉴。
作为一名日裔美籍学者,吉原真里面对亚洲(裔)古典音乐家在西方世界日益增加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的现实,从自身古典音乐训练的经历、自己的亚裔身份出发,展开了这项“把自己作为方法”的民族志研究。本书以70多位亚洲(裔)音乐家的访谈为基础,探讨了古典音乐在亚洲传播的历史、文化及其艺术形式的本质,并考察了亚洲(裔)音乐家在白人主导的古典音乐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种族身份、性别身份和阶级地位如何影响他们的职业经历、发展和成就。
本书收录了何道宽在媒介环境学领域的研究文章。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这个术语由麦克卢汉创造,但他没有公开使用。1968年,尼尔·波斯曼公开使用这个术语。1970年,他接受麦克卢汉的建议,在纽约大学创建媒介环境学的博士点。1998年9月4日,“媒介环境学会”正式成立。如今这个学会在北美迅速发展,成功进入北美传播学的主流圈子,媒介环境学派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鼎立的第三学派。提起何道宽在传播学界的贡献,麦克卢汉和媒介环境学派是绕不开的话题。何道宽是个翻译引进麦克卢汉思想的学者,可称为传播学经典著作引进人。他开拓媒介环境学的新领域,努力将其与大文科、新文科的建设熔为一炉。
“深度意象派”“新超现实主义”大诗人、普利策奖获得者詹姆斯·赖特的毕生创作,十部诗集整体呈现。马,蜥蜴,海鳝,火炬树,珍妮,罂粟花,炼钢高炉,寡妇,矿工,饥饿的影子……从现实中提炼神秘,再造一个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