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舆论(普利策奖得主、“现代新闻学之父”沃尔特·李普曼传播学经典)
    •   ( 503 条评论 )
    • 沃尔特·李普曼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5-03-01/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本书是普利策奖得主、 现代新闻学之父 沃尔特 李普曼的代表作,首次全景式地描述了舆论现象,揭示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复杂性和局限性:由于个人认知的有限性,人们往往通过 拟态环境 媒体构建的象征性现实 来认识世界,而非直接感知客观现实,这种 拟态环境 成为公众形成舆论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可能导致对真实世界的误解和偏见;此外,书中还深刻剖析了 刻板印象 对舆论的影响,强调这些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如何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 作者还探讨了舆论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对成见、兴趣、共同意志的形成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为理解舆论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视角。本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经久不衰,被誉为 现代新闻业的奠基之作 ,成为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案头书,比肩《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等

    • ¥34 ¥68 折扣:5折
    • 基特勒论媒介
    •   ( 647 条评论 )
    • 郭中华 尤完 /2019-12-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内容简介: 弗里德里希 基特勒凭借《留声机、电影、打字机》和《文学、媒介、信息系统》等书籍,确立了自己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媒介理论家之一的地位,但他也饱受争议。 《基特勒论媒介》介绍了基特勒关于媒介理论的基本思想。这本书分析了基特勒早期以德国20世纪动荡的历史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文化剧变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文化统一)为背景的作品,这些作品灵感来自于法国后结构主义中与媒介相关的理论,以及关于文化技术和古希腊符号系统的著作。这本书在理论方面清晰的讲解将会受到媒介、传播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学生的喜爱。 作者简介: 杰弗里 温斯洛普-扬(Geoffrey Winthrop-Young),博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中欧、东欧和北欧研究系主任、教授。目前研究兴趣为媒介理论、进化与灭绝理论、文化技艺的交叉地带。 译者简介: 张昱辰,文学博

    • ¥36.6 ¥55 折扣:6.7折
    • 新闻讲习录 新华日报的20堂进阶课 双传学 著 新时代如何高质量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答题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双传学 /2025-01-01/ 人民教育
    •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两年来发表的二十多篇与记者编辑面对面进行新闻业务辅导和交流活动的记录整理稿。全书共分为四辑,内容涵盖记者编辑如何讲政治、重业务、强素质、练本领,新闻媒体如何以精品生产带动内容提升,新闻工作如何防范舆情、防止差错、守牢阵地等。书中每篇主稿后配发一篇千字以内“一线感言”,撰稿人均为中国新闻奖得主,与主稿形成互动、互补。意义:本书是新时代如何高质量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答题集”,是融媒时代主流媒体如何直面困难挑战、坚持守正创新、开展精品生产的“心得录”,是从业务层面解码“新华现象”、为业界和学界提供观察样本的“他山石”,也致力于成为广大媒体从业者拓宽视野、提升自我的“参考书”。特色:时代感强,书中文章的选题均来自于当下 的媒体实践,聚焦的都是媒体采编人员普遍关心、

    • ¥38.3 ¥57.1 折扣:6.7折
    • 可见的中国:新闻与现代世界的展开(1839—1919)
    •   ( 45 条评论 )
    • 卞冬磊 /2024-06-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可见的中国:新闻与现代世界的展开(1839 1919)》用以往较少被学界关注的史料,以阅读为切口介入近代中国历史,连续性地阐述了新闻纸、读者、世界/国家的关系,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论,规范了本研究的理论视角 新闻、阅读与民族国家。 第二部分包括一到四章,聚焦于1840年到1895年的阅读实践,由 开眼看中国 打探西方 中西映照 从江南到京师 构成,用较为平实的语言,叙述了晚清官员群体读新闻纸的心态,包括他们为何而读、读者群如何扩大、其对西方的认知有何影响等问题。 第三部分包括五到六章,聚焦于1895年到1898年。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报刊读者群已由官员群体扩展为社会中更为普通的读书人。 第四部分包括七到九章,聚焦于1902年到1919年。第七章 世界的阴影 主要聚焦一种 远距帝国主义 对晚清读书人国家想象的影响。第八章

    • ¥37.6 ¥58 折扣:6.5折
    •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媒体融合与社会治理研究
    •   ( 19 条评论 )
    • 高晓虹 主编 /2022-02-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内容提要: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强调了 科技支撑 。当前,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媒体融合步伐加快,不断拓展了社会治理的载体和渠道、方法和手段。迈入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本书以 媒体融合与社会治理研究 为主题,探讨如何发挥媒体融合发展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促进社会治理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主编简介: 高晓虹,1956年10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82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现任

    • ¥50 ¥75 折扣:6.7折
    • 错位: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叙述与视觉政治
    •   ( 148 条评论 )
    • 吕新雨 /2018-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错位: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叙述与视觉政治》主要辑录了作者的三篇长文,分上、中、下三部分,围绕艺术、政治和视觉三个主题,探讨后冷战时代的中国认同问题。 上篇以 美术 作为中国的世界史 为主题,回顾了作为 救亡 与 保守 双重奏的苏州30年代文献展,同时聚焦1937年世界博览会与中国 民族主义 的关系,详细描述了 中国 在世界博览会与美术馆中的 世界史 过程,并重新阐述了 赛会 与 美术 兴起之间的互动。 中篇主要通过《 台独 的历史根源:从 白团 到 台湾帮 作为中国叙述的 台湾问题 》一文,对两岸关系问题的理解进行了厘清和推进。作者认为,今日台湾的政治图景固化在了 台独 或 独台 的困境或危机中,只有打破蓝绿共享的冷战意识形态,重建反帝之民主革命的台湾红色血脉,才有可能重建作为中国叙述的 台湾问题 。 下篇则借助《新中国少数

    • ¥37.6 ¥58 折扣:6.5折
    • 马克思主义与媒体研究:关键概念及当代趋势
    •   ( 101 条评论 )
    • [英]迈克·韦恩 /2022-02-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内容简介: 本书借鉴马克思、卢卡奇、葛兰西、哈贝马斯、詹姆逊等人的观点,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媒体和当前文化趋势所需的关键概念,并使用了阶级、生产方式、文化产业、国家、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霸权、知识和社会利益以及商品拜物教等概念,涵盖了电影、电视、互联网和印刷媒体。基于此,本书做了从数字文件交换到迪斯尼、从真人秀节目到诸如 The Others 、 《恶魔的骨干》和《黑暗之城》等电影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拜物教。在探索每个概念与理解媒体的相关性后,韦恩解释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媒体学生使用的重要批评方法。他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强调了这些趋势走向以及为什么会再次发生变化,倡导人们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来理解周围的世界。 作者简介: 吴 俊,

    • ¥50 ¥75 折扣:6.7折
    • 虚拟现实与媒介的未来
    •   ( 67 条评论 )
    • 薛亮 著 /2019-04-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回顾现有的关于新媒介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逃不开对技术的理解,新媒介是在通信网络基础上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方式的媒体形态,例如认为新媒介是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熊澄宇); 构成新媒介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所构筑的三个无限,即需求无限、传输无限和生产无限 (黄升民);还有认为新媒介是 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石磊 新媒介概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3另外也有从媒体的时间前后来划定新媒介的,如业界中经常谈到的 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介的*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 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以上对新媒介的界定,来源于新媒介技术特征和传播特征的总结,

    • ¥37.7 ¥68 折扣:5.5折
    • 重建新闻:数字时代的都市新闻业
    •   ( 212 条评论 )
    • 重建新闻数字时代的都市新闻业 /2022-04-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本书追溯了新闻报道从印刷新闻到网络新闻的演变过程。作者安德森记录了随着报纸商业模式的崩溃,博客作者、公民记者和社交网络如何卷入新闻业所面临的巨大变革。通过对《费城问询者报》和《费城每日新闻》的考察,安德森提供了研究报业在数字时代如何努力调适与公众之新型关系的引人注目的案例。 在书中,安德森透过费城的报纸审视了报业的总体变化与动荡。安德森的叙述和分析不仅记录了新闻机构迅速和令人震惊的衰落,还使人们理解了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这些表象之下的根本变化。大多数新闻行业的高管们,在努力应对印刷报纸数量下降和数字替代品崛起的问题时,都会意识到这里所包含的问题和观察。

    • ¥36.6 ¥55 折扣:6.7折
    • 现场报道(电视新闻的重器)
    •   ( 2 条评论 )
    • 编者:陈永庆 /2019-06-01/ 人民
    • 本书从现场报道的起源与意义、特征与选题、结构与本质、内容设计、报道方法、记者素养、技术安全、现场安全、传输安全等诸多层面进行了探索,既有大量鲜活的现场报道例证,也有严谨深邃的哲理思考, 适合各级宣传部门、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视频制作机构及新闻院校作为专业参考书籍。 本书是中国电视界 部以电视一线记者为主撰写的电视现场报道专题论集。作者长期工作在电视第一线,实践是他们 的优势,或者说他们本身天天就在实践当中,遇到过现场报道各种各样的问题,碰到过各种各样的报道体验,他们 有实践的发言权。而现场报道要提升质量,也要有理论武装,要有理论作为支柱与指导,这样才会走得 远。通过本书,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电视界对现场报道探索的脚步,感知一个特殊群体对现场报道的真实思考。

    • ¥40.31 ¥58 折扣:7折
    • 公益广告的设计与视觉传播力
    •   ( 73 条评论 )
    • 萧冰王茜 /2020-02-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创新设计前沿:公益广告的设计与视觉传播力》采用了眼动实验、回想测试、内容分析与多模态语篇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研究受众观看公益广告时的视觉注意的运动,将受众视觉关注的过程与兴趣点可视化分析,通过设计学、传播学、心理学实验与多模态分析的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 《创新设计前沿:公益广告的设计与视觉传播力》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告从业人员、广告相关专业学生与研究者、政府宣传部门工作者等。

    • ¥40.6 ¥59 折扣:6.9折
广告
閺傛壆鐛ラ崣锝嗗ⅵ瀵偓閺冪娀娈扮喊宥堫嚛閺勫酣銆夐棃锟�,閹稿trl閸旂姵灏濆ù顏堟暛閹垫挸绱戠€佃偐娲稿Ο鈥崇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