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习称的《礼记》,为《小戴礼记》,我们熟知的《大学》《中庸》即出于此。后经东汉经学大师郑玄(127 200)作注,《礼记》地位更为尊崇。郑注不仅使一些晦涩难解的文字详明易懂,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经文内容,裨益后学,经久不衰。此本二十卷,宋蜀刻八行本,为郑玄注、陆德明释文,是注疏汇合之前的 单注本 ,较为接近郑玄注本的本来面貌。原书为清宫天禄琳琅旧藏,后卷1-5藏于辽宁省图书馆,卷6-20藏于国家图书馆,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今据两馆原书高清扫描,形成合璧,原色印刷。既可以供学界研究使用,也有较高的收藏观赏价值。
韵部次序是韵部间亲疏关系的直观反映,更是解释音转的依据,韵序相近,则表示韵部间关系紧密,或可音转;韵序较远,则表示韵部间关系松散,不可音转,理清韵部次序至关重要。学界普遍承认王力对上古三十韵部的总结,但王力在各个时期的著作中,对上古韵部小类的排列次序却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考察上古韵部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对这些韵部进行科学的排序。在本书考察范围内,涉及韵部的古音通假共计12968组,其中本部通假共计9871组,异部通假共计3097组,5380次。对高频通假加以综合考察,可将韵部归纳爲“之职蒸”“幽觉冬”“宵药”“侯屋东”“鱼铎阳”“支锡耕”“歌月元”“脂质真”“微物文”“缉侵”“叶谈”十一类,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王力古韵分类的正确性。
《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 2023》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2年文化和旅游发展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其他重要历史年份的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情况的综合性统计资料。 本年鉴正文内容共分为九个部分:一、综合;二、公共图书馆;三、群众文化;四、艺术;五、文化市场;六、旅游;七、文物;八、教育、科技、动漫及其他;附录资料。为方便读者使用,多数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本书为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推出的 近墨堂法书丛刊 中的一种。 何绍基(1799 1873),字子贞,号蝯叟,斋号东洲草堂,湖南道州人。清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武英殿纂修,国史馆纂修、总纂,国史馆提调,四川学政。咸丰五年(1855),何氏在四川学政任上,被罢职。此后,何氏分别主讲济南泺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晚年漫游吴越,同治十二年(1873)病逝于苏州,享年七十五岁。 何氏日记手稿两册为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所藏,起讫时间分别为: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元旦至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五月廿九日;咸丰八年(戊午)三月廿三日至咸丰九年(己未)五月十三日。故简称《丙丁日记》《戊己日记》。 何绍基精于经史、小学,又是晚清杰出的书法家,在学术史上有较大影响。由于他常年仕京经历,使他完全融入当时文化圈
本书辑录了公元1949年以前出现在云南境内的石刻文献,以石刻纪年先后为序排列,著录石刻凡9070条。目录信息包括碑名、撰者、书者、刻工、材质、字体、年代、尺寸、立碑地点、资料出处等。碑目参考了云南省已出版的各类石刻目录、地方志、文物志等文献资料,共计461种,其中地方志文献258种,石刻合集125种,文物志、文史资料75种,谱牒类文献3种。
本卷全面介绍了整形美容外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其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包括身体各个部分的整形美容:体表、头面部、颅颌面部、眼部、耳部、鼻部、唇颊颏部、颈部、胸壁、腰腹部、泌尿生殖系、四肢等的整形美容。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图录》收录有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1912年以前的珍贵古籍善本200余部,每一部选取一幅具有代表性的书影,并著录有书名、索书号、著者、年代、版本、存卷数、册数、批校题跋等相关著录信息。读者可通过本书了解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珍贵典藏。
“守藏”二字有两层意思:一则作者作为图书馆员,职务与《史记》所谓“守藏室之史”有相似之处;二则也可解读为守护馆藏古籍使之完整地传给后世,这与古籍保护的宗旨暗合,图书馆员正是古籍保护工作的实践者。2009 年,二位作者以“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专题研究”为题,合作申请了国家图书馆的馆级科研项目(NLCKY-2009-09)。经过两年的努力,这个课题在2011 年5 月顺利结项。收入此集的文章,大部分是这个项目框架下的成果。此外,本书还收入讨论修复、影印等问题的文章。
本卷全面介绍了整形美容外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其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包括身体各个部分的整形美容:体表、头面部、颅颌面部、眼部、耳部、鼻部、唇颊颏部、颈部、胸壁、腰腹部、泌尿生殖系、四肢等的整形美容。
五岳祭祀是中国古代山川崇拜的z高形式,深入研究五岳祭祀演变,是研究古代山川信仰的重要突破口。本书以“古代五岳祭祀演变考论”为题,通过对秦汉以来历朝五岳祭祀进行通代考察,总结归纳五岳祭祀史上的主要环节,揭示五岳祭祀变迁的思想动力以及五岳在历朝的政治地理意义,具有的学术价值。
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一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敦煌藏经洞遗书和敦煌汉简中的医药文献。涉及医经诊法类、医术医方类、针灸本草类、养生辟谷服石类等,此外,还有部分佛医、道医和藏医药文献。 《敦煌医学文献研究集成》收录了自敦煌藏经洞发现后近百年来的研究敦煌医学的论著和部分论文,以目录概览和文章辑录的形式,从文献研究、临床应用、实验观察、其他相关研究四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敦煌医学博大精深的内容,为中医学人及敦煌学研究者提供学术参考,同时对展现灿烂悠久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敦煌医学文献研究集成》是了解和研究敦煌医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书,适合于各级中医药科研院校、医疗单位和医药工作者阅读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