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陈铁民先生乃唐诗学大家、学界耆宿,作者论述唐诗文献整理、考证的方法和门径,即从作者自己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体会和他人的有关经验出发,归纳、总结出一些基本的方法和门径,还有若干应注意的问题,再找出众多具体、典型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以唐诗为主,间及唐文),予以论证和说明。本书以作者1981年在北大中文系任教时,为高年级学生(七七级、七八级)和研究生、进修教师开的《唐诗整理》选修课讲稿为基础,后又作了大的增补、修订后撰成。 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考证与诗歌编年,第二章唐诗的辑佚和辨伪,第三章唐诗的校勘,第四章唐诗的注释。第一章对生平事迹考证的方法和门径进行的归纳与总结,具有开创的意义。第二、三、四章所谈内容,虽每见于他人的著述中,但本书所论,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第一,
赵贞编著的《敦煌文献与唐代社会文化研究》由17篇专题论文改写而成,现有十三章,分为四编,大致围绕敦煌吐鲁番文献而展开。分为律令制度、社会经济、学术与教育、 与历日四编,具体内容涉及:唐尚书六部二十四格初探、敦煌出度文书所见唐代度牒的申领与发放、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三贾均市”的制作与实践等。
为深入学习“八八战略”,溯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发展和升华,本书在浙江日报“学习之路——‘八八战略’与新思想溯源”专栏的基础上,结集20个专题,围绕“发挥八个方面优势,推进八个方面举措”,以“理论文章+调研式通讯+专家点评”的形式,结合“数说+论理+锐评+观事”版块,配以3分钟视频,多角度多层次多形态立体呈现“八八战略”蕴含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价值,既有实践性理论思考和生动的一线故事,也有理论高度和学术深度。
为深入学习“八八战略”,溯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发展和升华,本书在浙江日报“学习之路——‘八八战略’与新思想溯源”专栏的基础上,结集20个专题,围绕“发挥八个方面优势,推进八个方面举措”,以“理论文章+调研式通讯+专家点评”的形式,结合“数说+论理+锐评+观事”版块,配以3分钟视频,多角度多层次多形态立体呈现“八八战略”蕴含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价值,既有实践性理论思考和生动的一线故事,也有理论高度和学术深度。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雷锋精神的滋养。本书以雷锋精神的文化建构为核心展开研究,既有对雷锋精神、雷锋文化的内涵阐述,也具体分析了雷锋精神文化构建的挑战与机遇及构建路径,还对培育大学生的雷锋精神进行了研究。 本书用语自然、逻辑分明,适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阅读参考。
在10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延安精神是闪耀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历史启迪现实的原则,聚焦于新时代如何弘扬延安精神、彰显延安精神当代价值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视域下分析延安精神具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对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使延安精神不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古文献散论/暨南史学丛书》收录作者20多年来研习古文献的部分成果,内容包括古籍整理、古文献研究、学术史与文化史诸方面。全书凡22篇,略分为3卷。卷一凡9篇,收录文献与文献学家方面的文章,侧重于对若干稀见文献和几位重要文献学家的探讨;卷二凡9篇,收录目录与版本方面的文章,侧重于对古典书目以及地方文献刻印、传播的探讨;卷三凡4篇,收录史料与综述方面的文章,侧重于对专题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综述。卷首以《暨南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的历史和现状》开篇,以供读者了解暨大图书馆沿革及其收藏古籍的情况。卷末附《集外论著索引》,以备检索《古文献散论/暨南史学丛书》未收录之文以及作者在其他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
《计划生育名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计划生育基本名词,内容包括:计划生育国策、生殖健康及人口学,生殖医学基础,计划生育临床,生殖健康心理卫生,计划生育科研方法,不孕不育症,辅助生殖技术,性别与性8部分,共1519条。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计划生育规范名词。
《甲午战争研究资料目录汇编》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家峰教授主编,主要搜集全球范围内研究甲午战争的史料目录,并进行汇编,主要包括档案资料、史料汇编、图像类资料、日记、传记、回忆录、报刊、研究专著、论文、书目及工具书、相关专题网站等十大类,涉及中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档案目录,是研究甲午战争的重要工具书和资料,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本书具有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等特点,为广大甲午战争研究者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本书主要通过对当代上海工匠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看待“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之间的关系、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和生命信仰之间的关系,以及工匠精神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和转型要求。 本书关注并分析工匠精神的一般内涵,更重视新时代对工匠精神的变革、更新和重塑,强调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更注意观照上海近年来的人格示范和遴选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具有的意义。
目前,在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梵蒂冈、瑞典、荷兰等欧洲国家共藏有各种满文文献一千余种,是研究满语及中欧历史文化交往的珍贵史料,但国内研究较少且没有进行过专门的整理。本书稿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本书以《石叟文库》为史料来源,收录了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的部分重要会议文件、中央指示(批示、决定、意见、通知等)、领导讲话、报刊文章、课本读本、标语歌曲等。其中收录的资料多是当年油印件,一部分为铅印件,基本上保持了原件原貌,许多文献罕见于当前的史料库,也极少被学术界研究和引用,具有较重要的史料价值,适应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于拓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资料的教研需要。
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周就有了医事方面的制度规范,医事制度发展至唐代,已比较完备。敦煌出土医学文献具体有多少种,各个学者与著作统计与收录不一,《敦煌医学文献与传世汉唐医学文献的比较研究/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分为四章叙述:章敦煌医学文献产出的历史背景;第二章S·202研究;第三章S·5614研究;第四章《辅行诀》非藏经洞遗书考。后有附录,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