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学》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我国文献学领域的奠基性著作。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献学的范围、任务、古代文献的流传、类别等重要问题,对版本、校勘、目录等有关整理文献的基本知识,也给以详细的说明,对于前人整理文献的具体工作和丰硕成果,历代校雠学家整理文献的辉煌业绩,都作了总结性的介绍,初步构建起了中国文献学这一学科的理论体系。
由古山月编*的《中国历代谜案(上下)》甄选了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谜案,依据各种正史、野史等史料、考古证据和前人推论等,对各谜案作了新颖、深入、多角度的分析评判,穿透重重迷雾,走近历史真相。
本书英文全名是Beleaguered in Peking:the Boxer's War against the Foreigner ,封面另外有中英文书名各一:The Yellow Crime,朝廷之罪。署中文 光绪贰拾陆年捌月初拾日 。作者满乐道(Robert Coltman,1862-1931),生于华盛顿一个神父之家,1881年在费城的杰佛逊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885年受美国北长老会委派来华传教施医,做过大清海关和铁道部的医师,1896年在北京担任同文馆生理教习,1898年兼任京师大学堂外科和生理教习。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他也和大学堂的其他西教习一样,被围困于枪林弹雨的英国公使馆之中。他异想天开地起草了一份呼吁西方前来解救被围使馆的新闻稿,雇一名中国教徒混出围城,在天津发出了这份紧急求救电报。据《美国名人录,1961-68》,他是*个从中国发出在京外国人被围攻消息的人。消息发表在1900年8月1日的《芝加哥记事报》上,他因此名扬英
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信息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而文献检索相关教材是开展这种教育的基础。本书旨在培养学生文献信息检索、分析和展示的能力。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为文献检索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献概述、文献检索原理、网络文献信息检索、事实型和数值型信息检索、图书信息检索、期刊文献检索、特种文献检索和文献信息的利用等内容;第二部分为文献检索案例分析,主要包括6个案例,分别为搜索引擎信息检索、事实型和数值型信息检索、图书信息检索、期刊信息检索、特种文献检索和综合信息检索。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科研工作者检索文献信息时参考。
校勘学起因于文件传写中的错误率太高,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错误的机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就是改正这些传写中出现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或使它和原本差别极微。本书原名《元典章校勘释例》,是国学大师陈垣在校勘《元典章》基础上,分条陈列旧刻致误的类例,如行款误例、通常字句误例、校例等,总结概括了校勘学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与校勘方法,是校勘学上一部带有总结性的重要著作。
本书通过研读党内法规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文献,进一步对党内法规的基础理论和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本书主要分为上篇基础理论篇和下篇制度建设篇。上篇内容为党内法规学科建设的意义、构成、任务以及学术界的各种论点,主要从党内法规学科建设、党内法规研究方法、党内法规理论实践脱节、 党内法规研究范式转换、党规体系建成时代任务、党内法规研究机构使命展开阐述。下篇主要对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完善等制度建设进行探索研究,主要内容有党内法规制定党员参与、公共卫生法治体系中党规作用、党政联合发文法治化、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特色、法治一体建设地方试验模式、党内法规制度实施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