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三版2卷8册。第1卷为 分类号 主题词对应表 (共2册),第2卷为 主题词 分类号对应表 (共6册)。《中分表》第三版包括类目51873条;优选主题词120818条、非优选主题词(入口词,指向单个优选主题词)46434条,主题概念短语(入口短语,与《中图法》类目对应)66373条(指向主题词组配式61892条),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领域学科与主题概念。《中分表》第三版更新重点在于增改主题词、与《中图法》第5版类目对应,它起到《汉语主题词表》第3次修订版的作用。《中分表》第三版的主要特点:(1)根据文献保障原则,增补新主题词款目和删改旧主题词款目《中分表》第三版新增主题词10061条,删除错误或无文献保障的主题词80条,修改主题词形式并将旧主题词转为入口词约2400条。增删改主题词均依据于国家书目主题标引数据,较好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研究 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研究设计沿着破题 立论 求解 创新的研究思路,形成 研究基础 研究内容 研究应用 的研究框架:首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理论研究,分国分项开展考察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的实践进展,提炼出经验教训和特色做法等,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提供启示与借鉴;其次,从国家、行业和地区出发,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规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框架以及标准化工作的体系框架;*后围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标准,分别从横向的基本标准层级和纵向的地理范围切入,研究我国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两个地理范围内的基本标准。书后附有调查问卷和课题组汇编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研究相关文件目录》,对深入了解本书整个研究以及
本书系浙江省杭州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杭州图书馆1912年以前古籍3000余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1.《中国图书馆年鉴》是反映中国图书馆事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资料工具书。首卷出版于1996年,反映1990年至1995年间的情况。自1999年始,编辑出版周期为隔年一卷,包括1999年卷、2001年卷、2003年卷以及2005年卷。自2006年卷起,改为每年编辑出版一卷。 2.《中国图书馆年鉴》自2007年卷起,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编纂工作由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国图书馆年鉴》编辑部主持。 3.《中国图书馆年鉴2018》反映2017年中国图书馆界的发展状况。 4.《中国图书馆年鉴2018》的动态性信息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各分支机构及所属各专业委员会、相关专业机构或教学研究机构提供。文中的统计资料来自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地方文化行政部门、专业协作组织、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以及有关专业机构。文中的
本书系苏州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古籍数据12517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
《中国图书馆年鉴 2016 》简介: 1. 《中国图书馆年鉴》是反映中国图书馆事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资料工具书。首卷出版于 1996 年,反映 1990 年至 1995 年间的情况。自 1999 年始,编辑出版周期为隔年一卷,包括 1999 年卷、 2001 年卷、 2003 年卷以及 2005 年卷。自 2006 年卷起,改为每年编辑出版一卷。 2. 《中国图书馆年鉴》自 2007 年卷起,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编纂工作由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国图书馆年鉴》编辑部主持。 3. 《中国图书馆年鉴 2016 》反映 2015 年中国图书馆界的发展状况。 4. 《中国图书馆年鉴 2016 》的动态性信息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各分支机构及所属各专业委员会、相关专业机构或教学研究机构提供。年鉴的统计资料来自文化部、地方文化行政部门、专业协作组织、
本书总目部分,包括第1-200册目录,对约2000种日志和报告按类编排,对于未著录出版年、调查的班次等重要信息的手稿,详细考辨其调查路线、调查内容等,进而确定其归属的类别和序列;索引部分,包括人名、地名、调查类别等索引,以方便读者使用;附录部分,包括东亚同文书院历届学生名单、调查线路、手稿本与整理本比勘等方面。
苏州大学图书馆历史悠久,古籍收藏丰富。本书收入苏州大学图书馆藏1911年以前普通古籍9776部,善本古籍953部。每部依次著录馆藏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存卷、册数,分类参照《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按照经史子集丛排序,具体类目结合馆藏特色,稍有变动。文前有总序,文后有书名笔画索引。
本书以1887年杜威创办图书馆经营学院为时间上限,1955年谢拉在西储大学设立文献工作与交流研究中心为下限,利用档案、报刊、会议录等史料,分五个时期系统考察了美国情报学教育兴起之前图书馆学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书为稿本。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著录,*册著录经、史两部书目;第二册著录子部书目;第三册著录集部书目。全稿共计收录古籍四千五百余种。所录各书依次标注书名、卷数、作者、版本、册数。姒氏藏书既有明清刻本,也有稿本、抄本、批校本,如明范标撰明万历戊申刻《洗心居杂言集》、乾隆壬寅汪启淑刊陈仲鱼校本《说文系传》、康熙间初印本《明史列传稿》、康熙辛卯七略书堂刻《蓉槎蠡说》、康熙戊戌玉渊堂初刻本《隶辨》、清董含精抄本《三冈识略》等,皆珍稀古籍,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思想性和艺术性,无论从内容到版刻都颇具价值。
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是两年一度的国际性会议,其宗旨是促进全球图书馆和情报专业人员之间的专业和学术交流。论坛组委会每年都向国内外广大的图书馆理论工作者、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公开征稿,并组织专家评审,选取优秀论文集结出版论文集。
本书收录福建三明学院图书馆收藏的古籍100多种,书影200多幅。这些古籍有致用书院旧藏,钤有书院藏书印,对近现代书院藏书的研究就有现实参考价值。这些古籍是三明学院图书馆古籍普查的重要成果,均按照普查登记标准编制了目录,再配以彩色书影,对读者了解三明学院图书馆古籍藏书,利用这些古籍都有较大便利。
本书系河北省保定市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共收录馆藏古籍数据5885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写本、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方便读者使用。
本书为徐世昌私人藏书目录, 所载上赅经史,旁逮杂家,参列方书,别罗集部。 以经、史、子、集四部法分类,著有经部四百部、史部一千部、子部八百部、集部五千部,共计七千余部书籍,数量颇为可观。书前有郭则澐《书髓楼藏书目序》,所录各书次标注书名、卷数、撰者、版本。所藏古籍有明清刊本、稿本、殿本、排印本,而主要为清人诗文集,专录清人别集书目约两千七百种。清人诗文集虽然是个人的作品集,但它反映了清人的思想、知识、行为以及所见、所闻、所感,上至军国大事,下至身边琐事,内容十分广泛,既是丰富的历史生活记录,又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宝藏,对于清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甚有价值。
本书收录李兆民执鞭福建协和大学时所撰《国学概论》、《哲学概论》、《孔孟荀专书研究》、《中国中世哲学》、《文学概论》、《修辞学》6种国学教材,为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珍藏。这些教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福建协和大学这一教会学校的国学教育情况。可为我们研究学术史、民国时期学术界、教会大学及李兆民这一被长期忽略的民国学者,提供必要的文献依据。
本书是为《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 华东卷上编》所编制的人名索引。《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 华东卷上编》共收录山东、江西、福建、台湾四省300多种方志中4万余历史人物的传记资料。本索引所收条目是这些人物传记资料中较为详细的,如名宦、宦迹、乡贤、文学、艺术、方技、流寓、仙释等类,以及艺文中的墓志、碑铭、传诔等。此书是检索利用《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 华东卷上编》,研究四省籍和曾经任职于四省历史人物的重要工具书。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目》,是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东方图书馆馆长马丁先生,在屈万里先生于1975年编纂完成的《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善本书目》,与昌彼得先生于1990年编纂完成的《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中文旧籍书目》两书的基础上,参照*的编目规则,重新编纂而成的一部全新目录。 本書目包括了普林斯頓大學各分館收藏的所有中文善本,東亞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時間,對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葛思德文庫以及其他分館所藏1796年以前的中文善本進行鑒定和編目,比如馬昆德藝術和考古圖書館、寇岑儿童圖書館以及總館善本特藏部的中文藏書。 這本書目包含所有能够確定在1796年以前出版的古籍,這也與中文善本書國際聯合目録的收録範圍相一致。這些善本的編目,根據高標準詳細著録,使用者能够
2015年是国家图书馆的 规划发展年 ,一年来,国家图书馆深入开展 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科学谋划 十三五 事业发展,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书包括综述、特别记载、基础业务工作、服务工作、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重点文化工程、文献整理与开发、学术与科研、编辑与出版、对外交流与合作、机构与人员、设施建设与安全保卫、党建与群团活动、统计资料、重要文件选编等几部分内容。
总结国内外图书馆学研究的成果,梳理图书馆学各学术流派和杰出学者及其代表作,勾勒现代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框架,针对国内图书馆学研究存在的理论与实践不同程度的脱离、过多低水平、不必要重复研究和不规范研究等问题,从研究选题、研究程序、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呈现方式、文献注释、引文及参考文献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评价等方面提出图书馆学研究规范和具体细则,较系统论述图书馆学的独特研究方法,诸如版本鉴别法、校对法、分类法、著录法、文献计量法、引文分析法、咨询法等。选择图书馆学研究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力求提高图书馆学研究质量和水平。
苏州图书馆收藏有二千二百余部二万二千余册善本,有题跋者达二百三十余部,其中不少为名家手书题跋,不仅有重要文献价值,还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这些题跋有些已经发表过,但大多数尚未公开。本书收录了苏州图书馆所藏有手书题跋(包括题诗、观款和过录题跋)的善本二百一十部,大体依《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分类编次,首列分类目录,次为原书书影、题跋图版及题跋释文。近人著作及题跋,虽超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收录范围,本书仍予收录,以存文献。出于鉴定版本之需,各书题跋之前,均冠以原书书影一帧,一般采自卷端或其它有代表性之页。各书之著录含书名、卷数、著者、版本及批校题跋诸项,并著录馆藏索书号,以便读者查阅。一书有多人题跋者,以其所在原书位置序次。题跋释文后,附以题跋者的生平简介。
《百年大生企业号信》对南通市档案馆藏大生企业与大生驻沪事务所往来号信档案进行了系统整理。这些档案尘封在南通市档案馆已经半个多世纪,因所记内容琐碎庞杂,且多为毛笔行草,较难辨认,一直以来未被开发利用。这是首次整理出版公开,对研究近代著名企业 大生企业及近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些档案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的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乃至中国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手资料。本辑所刊大生企业号信,包括1909年二卷,大生纱厂致驻沪事务所号信(从第元号至*百八十七号);1911年二卷,除了大生纱厂致驻沪事务所号信(存第二册,从*百零一号至*百七十九号),另一卷为大生驻沪事务所致纱厂、分销处、复新面粉厂、通州师范学校等单位的信函三十余件。
本书系钮顿藏书精品拍卖的目录,每种予以详细著录,并附录大量珍贵书影,如古登堡圣经,对开本莎士比亚全集,弥尔顿诗集初版本、名利场初版插画等。集钮顿毕生收藏的精华,是西方书史的重要史料,也可以作为西方典籍珍本目录与善本书影加以利用,对于了解西方典籍的大概家底与很多珍稀版本的面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大连图书馆源自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图书馆,创建于公元1907年,迭经中国长春铁路公司中央图书馆、旅大市图书馆,以庋藏明清小说、方志名世,收藏古籍一万五千余种。 藏书钤印,由来已久。时至今日,善本古籍书页上的一方方朱白印记,不仅可供金石艺术家赏鉴,也是有关藏书史不可或缺的史料,更是文献学者判别古书渊源递嬗、版本流通的重要参考项目。可以说,古籍钤印研究是版本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大连图书馆馆藏古籍甚夥,本书作者遍检大连图书馆藏善本古籍两千余种,得藏书印千余方,其中印主乡籍姓氏、生卒仕履可考者,上自明藏书家叶盛,下迄近代史家罗继祖,纵跨500余年,计690方藏书印,厘为五卷,总成一编。就印文内涵来看,有姓名字号印、斋室印、行第门第印、仕途功名印、校读印、鉴定印、闲章等。 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