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三版2卷8册。第1卷为 分类号 主题词对应表 (共2册),第2卷为 主题词 分类号对应表 (共6册)。《中分表》第三版包括类目51873条;优选主题词120818条、非优选主题词(入口词,指向单个优选主题词)46434条,主题概念短语(入口短语,与《中图法》类目对应)66373条(指向主题词组配式61892条),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领域学科与主题概念。《中分表》第三版更新重点在于增改主题词、与《中图法》第5版类目对应,它起到《汉语主题词表》第3次修订版的作用。《中分表》第三版的主要特点:(1)根据文献保障原则,增补新主题词款目和删改旧主题词款目《中分表》第三版新增主题词10061条,删除错误或无文献保障的主题词80条,修改主题词形式并将旧主题词转为入口词约2400条。增删改主题词均依据于国家书目主题标引数据,较好
1.《中国图书馆年鉴》是反映中国图书馆事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资料工具书。首卷出版于1996年,反映1990年至1995年间的情况。自1999年始,编辑出版周期为隔年一卷,包括1999年卷、2001年卷、2003年卷以及2005年卷。自2006年卷起,改为每年编辑出版一卷。 2.《中国图书馆年鉴》自2007年卷起,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编纂工作由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国图书馆年鉴》编辑部主持。 3.《中国图书馆年鉴2018》反映2017年中国图书馆界的发展状况。 4.《中国图书馆年鉴2018》的动态性信息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各分支机构及所属各专业委员会、相关专业机构或教学研究机构提供。文中的统计资料来自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地方文化行政部门、专业协作组织、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以及有关专业机构。文中的
《中国图书馆年鉴 2016 》简介: 1. 《中国图书馆年鉴》是反映中国图书馆事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资料工具书。首卷出版于 1996 年,反映 1990 年至 1995 年间的情况。自 1999 年始,编辑出版周期为隔年一卷,包括 1999 年卷、 2001 年卷、 2003 年卷以及 2005 年卷。自 2006 年卷起,改为每年编辑出版一卷。 2. 《中国图书馆年鉴》自 2007 年卷起,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编纂工作由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国图书馆年鉴》编辑部主持。 3. 《中国图书馆年鉴 2016 》反映 2015 年中国图书馆界的发展状况。 4. 《中国图书馆年鉴 2016 》的动态性信息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各分支机构及所属各专业委员会、相关专业机构或教学研究机构提供。年鉴的统计资料来自文化部、地方文化行政部门、专业协作组织、
《孔子圣迹图》是记录孔子一生行迹的连环图画,是一部形象化的孔子编年史,其内容主要选取《史记 孔子世家》,个别画幅取材自《孔子家语》、《论语》和《孟子》,形式有石刻本,木刻本、手绘本,有线刻、白描、套色彩绘等。自汉代开始,不断有人绘画和塑造孔子的形象,宋、元、明之际,德治教化出现了 二十四孝图 和绣像话本、小说,均为大众启蒙读物。描绘孔子生平的圣迹图,目的相同,功用相仿,*初是木版雕制,以便印刷流传。zui早的《孔子圣迹图》出现于元代。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研究 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研究设计沿着破题 立论 求解 创新的研究思路,形成 研究基础 研究内容 研究应用 的研究框架:首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理论研究,分国分项开展考察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的实践进展,提炼出经验教训和特色做法等,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提供启示与借鉴;其次,从国家、行业和地区出发,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规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框架以及标准化工作的体系框架;*后围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标准,分别从横向的基本标准层级和纵向的地理范围切入,研究我国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两个地理范围内的基本标准。书后附有调查问卷和课题组汇编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研究相关文件目录》,对深入了解本书整个研究以及
本书系浙江省杭州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杭州图书馆1912年以前古籍3000余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近年来,纸品收藏日趋兴盛,花笺、书札是其中的重点,其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都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影印名家书札、花笺图案的出版物不胜枚举,但系统准确的追源析流之作,仍不多见。本书简述笺纸、书札以至信封的前世今生,上溯渊源,下追变异,并以实物为例,对于近代以来的书信载体,分门别类予以介绍,希望对于晚清江南花笺与文人制笺,能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其中对现当代书信及其载体的衍生变化的分析,也能对收藏者有所启发。花笺、信札这一收藏专题,遂成为窥探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新窗口。得闲时手持一纸,品评揣摩,个中滋味,如鱼饮水。 《书事:近现代版本杂谈》是著名文化学者、藏书家薛冰先生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版本学的基本概念为经,以图书实证为纬,编织近现代中国出版的宏观
本书总目部分,包括第1-200册目录,对约2000种日志和报告按类编排,对于未著录出版年、调查的班次等重要信息的手稿,详细考辨其调查路线、调查内容等,进而确定其归属的类别和序列;索引部分,包括人名、地名、调查类别等索引,以方便读者使用;附录部分,包括东亚同文书院历届学生名单、调查线路、手稿本与整理本比勘等方面。
本书系河北省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馆藏古籍数据将近两千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刻本、 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
本书系苏州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古籍数据12517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
本书稿涵盖了1842-1942年间西方人士(以传教士为主)在中国刊印出版的各类书籍,以作者全力收集到的上述出版物的出版时间、出版机构、相关人物等为线索,分六十章展开,对这一时期出版的近千种出版物的版本、源流、主要内容和历史价值作了详尽的梳理,探微发覆。作者的研究成果清晰地反映出“传教士汉学”向“专业汉学”这一汉学目前重要演变过程的面貌与特征,亦能丰富对这一时期中西交流史、我国出版史和印刷史的认识。正文后另附二十一则目录,有上海土山湾印书馆、河间胜世堂印书房、天津崇德堂、香港纳匝肋印书馆等出版机构中英文、小语种出版物目录,中英文报刊目录,天主教在华设置的机构目录,包括传教修会、传教善会、学校等。
本图录收录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珍稀民国文献252种,按类编排,分为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教育、教材、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及其他12个大类。每个类目前均有民国文献出版概述及馆藏情况说明,每种文献皆有多书影,并有准确而简明的提要。
本书系《民国时期图书总目》的哲学分卷,共收录民国时期(1911至1949年9月)有关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中文图书4830种,成书1册。整个《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共18个分卷,将会陆续推出,预计收录图书24万种,成书62册。《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在收藏单位的代表性、书目数据的完整性、著录内容的准确性等方面都实现了对以往同类型目录的超越。其涵盖的收藏单位已经近60家,所收录的图书数据预计有24万种,是现阶段收录民国图书数据*多的目录。
本书是为《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 华东卷上编》所编制的人名索引。《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 华东卷上编》共收录山东、江西、福建、台湾四省300多种方志中4万余历史人物的传记资料。本索引所收条目是这些人物传记资料中较为详细的,如名宦、宦迹、乡贤、文学、艺术、方技、流寓、仙释等类,以及艺文中的墓志、碑铭、传诔等。此书是检索利用《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 华东卷上编》,研究四省籍和曾经任职于四省历史人物的重要工具书。
本书为徐世昌私人藏书目录, 所载上赅经史,旁逮杂家,参列方书,别罗集部。 以经、史、子、集四部法分类,著有经部四百部、史部一千部、子部八百部、集部五千部,共计七千余部书籍,数量颇为可观。书前有郭则澐《书髓楼藏书目序》,所录各书次标注书名、卷数、撰者、版本。所藏古籍有明清刊本、稿本、殿本、排印本,而主要为清人诗文集,专录清人别集书目约两千七百种。清人诗文集虽然是个人的作品集,但它反映了清人的思想、知识、行为以及所见、所闻、所感,上至军国大事,下至身边琐事,内容十分广泛,既是丰富的历史生活记录,又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宝藏,对于清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甚有价值。
本书系河北省保定市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共收录馆藏古籍数据5885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写本、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方便读者使用。
韩永进主编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数字 图书馆卷)》分为总报告、行业报告、专题报告、国 外案例选介、附录五部分,各部分内容相互补充、相 互衔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究我国数字图书馆 的发展。总报告侧重于从宏观层面系统总结我国数字 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脉络,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和实 践进展,预测我国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行业报 告和专题报告从纵横两个角度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 进行分析研究,其中行业报告分别着眼于国家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等四个系统 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总结与分析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成就、特点、问题及未来发展重点;专题报告则围绕 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新媒体服务以 及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等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四个 核心内容展开深人探讨,分别对这
本书为稿本。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著录,*册著录经、史两部书目;第二册著录子部书目;第三册著录集部书目。全稿共计收录古籍四千五百余种。所录各书依次标注书名、卷数、作者、版本、册数。姒氏藏书既有明清刻本,也有稿本、抄本、批校本,如明范标撰明万历戊申刻《洗心居杂言集》、乾隆壬寅汪启淑刊陈仲鱼校本《说文系传》、康熙间初印本《明史列传稿》、康熙辛卯七略书堂刻《蓉槎蠡说》、康熙戊戌玉渊堂初刻本《隶辨》、清董含精抄本《三冈识略》等,皆珍稀古籍,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思想性和艺术性,无论从内容到版刻都颇具价值。
红色星火 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合装)是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编撰的小学国语教科书书影。以上三个根据地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期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主阵地,尤其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我党的指挥中心,这几个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具有典型代表性,他们编撰的教科书被其他革命根据地争相翻印,对当时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编的这本《专业 图书馆十二五期间事业发展报告》概括反映 十二五 期间我国专业图书馆发展基本情况,在内容上侧重 突出专业图书馆的特色资源、特色服务、年度成果和 研究热点,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专业图书馆的 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对研究专业图书馆中长期发展 具有借鉴意义。
本书收录古籍数据21878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内容丰富,对读者了解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情况有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