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三版2卷8册。第1卷为 分类号 主题词对应表 (共2册),第2卷为 主题词 分类号对应表 (共6册)。《中分表》第三版包括类目51873条;优选主题词120818条、非优选主题词(入口词,指向单个优选主题词)46434条,主题概念短语(入口短语,与《中图法》类目对应)66373条(指向主题词组配式61892条),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领域学科与主题概念。《中分表》第三版更新重点在于增改主题词、与《中图法》第5版类目对应,它起到《汉语主题词表》第3次修订版的作用。《中分表》第三版的主要特点:(1)根据文献保障原则,增补新主题词款目和删改旧主题词款目《中分表》第三版新增主题词10061条,删除错误或无文献保障的主题词80条,修改主题词形式并将旧主题词转为入口词约2400条。增删改主题词均依据于国家书目主题标引数据,较好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研究 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研究设计沿着破题 立论 求解 创新的研究思路,形成 研究基础 研究内容 研究应用 的研究框架:首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理论研究,分国分项开展考察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的实践进展,提炼出经验教训和特色做法等,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提供启示与借鉴;其次,从国家、行业和地区出发,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规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框架以及标准化工作的体系框架;*后围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标准,分别从横向的基本标准层级和纵向的地理范围切入,研究我国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两个地理范围内的基本标准。书后附有调查问卷和课题组汇编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研究相关文件目录》,对深入了解本书整个研究以及
本书系浙江省杭州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杭州图书馆1912年以前古籍3000余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1.《中国图书馆年鉴》是反映中国图书馆事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资料工具书。首卷出版于1996年,反映1990年至1995年间的情况。自1999年始,编辑出版周期为隔年一卷,包括1999年卷、2001年卷、2003年卷以及2005年卷。自2006年卷起,改为每年编辑出版一卷。 2.《中国图书馆年鉴》自2007年卷起,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编纂工作由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国图书馆年鉴》编辑部主持。 3.《中国图书馆年鉴2018》反映2017年中国图书馆界的发展状况。 4.《中国图书馆年鉴2018》的动态性信息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各分支机构及所属各专业委员会、相关专业机构或教学研究机构提供。文中的统计资料来自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地方文化行政部门、专业协作组织、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以及有关专业机构。文中的
《中国图书馆年鉴 2016 》简介: 1. 《中国图书馆年鉴》是反映中国图书馆事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资料工具书。首卷出版于 1996 年,反映 1990 年至 1995 年间的情况。自 1999 年始,编辑出版周期为隔年一卷,包括 1999 年卷、 2001 年卷、 2003 年卷以及 2005 年卷。自 2006 年卷起,改为每年编辑出版一卷。 2. 《中国图书馆年鉴》自 2007 年卷起,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编纂工作由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国图书馆年鉴》编辑部主持。 3. 《中国图书馆年鉴 2016 》反映 2015 年中国图书馆界的发展状况。 4. 《中国图书馆年鉴 2016 》的动态性信息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各分支机构及所属各专业委员会、相关专业机构或教学研究机构提供。年鉴的统计资料来自文化部、地方文化行政部门、专业协作组织、
本书系苏州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古籍数据12517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
本书总目部分,包括第1-200册目录,对约2000种日志和报告按类编排,对于未著录出版年、调查的班次等重要信息的手稿,详细考辨其调查路线、调查内容等,进而确定其归属的类别和序列;索引部分,包括人名、地名、调查类别等索引,以方便读者使用;附录部分,包括东亚同文书院历届学生名单、调查线路、手稿本与整理本比勘等方面。
乐韶凤、宋濂等所*的《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洪武正韵(精)》为明太祖洪武八年(西元1375年)乐韶凤、宋濂等11人奉诏编成的一部官方韵书,十六卷。 明乐韶风、宋濂等十一人奉敕编撰。于明洪武八年编成。此书沿袭传统韵书体例编制,有七十六韵部、八十韵部两种版本,本书所收为八韵部版本,平上去各二十三部,入声十一部,收字一万二千二百馀。《洪武正韵》是明初的重要韵书,以存雅求正为其编纂目的,它是以当时的共同语为基础对读书音所作的规范,对明代官话读书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项所用底本为明初刻本(卷四至六配明抄本),是现存较早的《洪武正韵》版本,较为珍贵。
本书系河北省保定市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共收录馆藏古籍数据5885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写本、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方便读者使用。
本书系《民国时期图书总目》的哲学分卷,共收录民国时期(1911至1949年9月)有关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中文图书4830种,成书1册。整个《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共18个分卷,将会陆续推出,预计收录图书24万种,成书62册。《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在收藏单位的代表性、书目数据的完整性、著录内容的准确性等方面都实现了对以往同类型目录的超越。其涵盖的收藏单位已经近60家,所收录的图书数据预计有24万种,是现阶段收录民国图书数据*多的目录。
本书系石家庄市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馆藏汉文古籍数据7756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
本书收录福建三明学院图书馆收藏的古籍100多种,书影200多幅。这些古籍有致用书院旧藏,钤有书院藏书印,对近现代书院藏书的研究就有现实参考价值。这些古籍是三明学院图书馆古籍普查的重要成果,均按照普查登记标准编制了目录,再配以彩色书影,对读者了解三明学院图书馆古籍藏书,利用这些古籍都有较大便利。
亨利 考狄(高第)(Henri Cordier,1849~1925)是法国著名汉学家。《西人论中国书目》(五卷)是西方自16世纪中叶至1924年关于中国书的总目,包括用各种欧洲语言写成有关中国的专著和文章,甚至小启事和书评,不论在何地出版,差不多尽数囊括。此书1880年获法兰西铭文与美文学院斯坦尼斯拉斯?儒莲奖,为西方汉学领域之名著,至今仍是欧美研究中国问题学者的书。 现据民国二十七年版影印,以飨学界。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和德国汉学家、目录学家魏汉茂合作,对其中的书目编制索引。
红色星火 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合装)是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编撰的小学国语教科书书影。以上三个根据地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期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主阵地,尤其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我党的指挥中心,这几个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具有典型代表性,他们编撰的教科书被其他革命根据地争相翻印,对当时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目》,是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东方图书馆馆长马丁先生,在屈万里先生于1975年编纂完成的《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善本书目》,与昌彼得先生于1990年编纂完成的《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中文旧籍书目》两书的基础上,参照*的编目规则,重新编纂而成的一部全新目录。 本書目包括了普林斯頓大學各分館收藏的所有中文善本,東亞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時間,對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葛思德文庫以及其他分館所藏1796年以前的中文善本進行鑒定和編目,比如馬昆德藝術和考古圖書館、寇岑儿童圖書館以及總館善本特藏部的中文藏書。 這本書目包含所有能够確定在1796年以前出版的古籍,這也與中文善本書國際聯合目録的收録範圍相一致。這些善本的編目,根據高標準詳細著録,使用者能够
本书收录古籍数据21878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内容丰富,对读者了解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情况有较大帮助。
苏州大学图书馆历史悠久,古籍收藏丰富。本书收入苏州大学图书馆藏1911年以前普通古籍9776部,善本古籍953部。每部依次著录馆藏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存卷、册数,分类参照《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按照经史子集丛排序,具体类目结合馆藏特色,稍有变动。文前有总序,文后有书名笔画索引。
本本书为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藏宋至清代经部古籍善本共284种的目录及书志提要。书中配有珍贵书影,每篇提要不仅详列该书作者、卷帙、版本、序跋、凡例、版框、行款、名人校跋及附录等信息,对作者生平、每卷内容及序跋凡例内容等均作介绍,尤其对该书版本始末、递刻情况有详细介绍和考证,并有海内外各大公藏机构收藏情况,《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重要古籍目录的著录情况,递藏印鉴、名人批校、扉页牌记、纸墨字体等义项的详细介绍。书后附有书名、作者拼音及笔画索引,印主名录等。本书内涵丰富而详尽。它综合了所有目录版本学研究、鉴定需要的信息,其著录义项详尽、著述与考证丰富严谨,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了所有想从书中了解的信息,即使未见原书,也能了然在胸,是一部难得的目录版
《图书馆老照片》收录民国时期与图书馆有关的照片1000多幅,分建筑篇、人物篇、阅览篇和其他四部分,不仅包括图书馆的建筑与内景照片,还包括图书馆人、读者、图书馆设备等方面的照片。其中重要的有丁丙、冯平山、韦棣华、戴志骞、洪有丰、袁同礼、杜定友、刘国钧等390余人的个人照片,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会合影146幅,如梁思庄等国立北平图书馆四职员参加图书馆年会合影、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师生合影(多幅),各地图书馆职员合影等。特别珍贵的照片还有当时国内外流动图书车、巡回图书馆的照片,如浙江流通图书馆自由车送书、北碚民众图书馆深入民间的巡回图书担等。每幅照片都标明出处,有的撰有简介,书后编有详细的索引,便于读者利用。
本书系钮顿藏书精品拍卖的目录,每种予以详细著录,并附录大量珍贵书影,如古登堡圣经,对开本莎士比亚全集,弥尔顿诗集初版本、名利场初版插画等。集钮顿毕生收藏的精华,是西方书史的重要史料,也可以作为西方典籍珍本目录与善本书影加以利用,对于了解西方典籍的大概家底与很多珍稀版本的面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是两年一度的国际性会议,其宗旨是促进全球图书馆和情报专业人员之间的专业和学术交流。论坛组委会每年都向国内外广大的图书馆理论工作者、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公开征稿,并组织专家评审,选取优秀论文集结出版论文集。
本书为稿本。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著录,*册著录经、史两部书目;第二册著录子部书目;第三册著录集部书目。全稿共计收录古籍四千五百余种。所录各书依次标注书名、卷数、作者、版本、册数。姒氏藏书既有明清刻本,也有稿本、抄本、批校本,如明范标撰明万历戊申刻《洗心居杂言集》、乾隆壬寅汪启淑刊陈仲鱼校本《说文系传》、康熙间初印本《明史列传稿》、康熙辛卯七略书堂刻《蓉槎蠡说》、康熙戊戌玉渊堂初刻本《隶辨》、清董含精抄本《三冈识略》等,皆珍稀古籍,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思想性和艺术性,无论从内容到版刻都颇具价值。
苏州图书馆收藏有二千二百余部二万二千余册善本,有题跋者达二百三十余部,其中不少为名家手书题跋,不仅有重要文献价值,还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这些题跋有些已经发表过,但大多数尚未公开。本书收录了苏州图书馆所藏有手书题跋(包括题诗、观款和过录题跋)的善本二百一十部,大体依《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分类编次,首列分类目录,次为原书书影、题跋图版及题跋释文。近人著作及题跋,虽超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收录范围,本书仍予收录,以存文献。出于鉴定版本之需,各书题跋之前,均冠以原书书影一帧,一般采自卷端或其它有代表性之页。各书之著录含书名、卷数、著者、版本及批校题跋诸项,并著录馆藏索书号,以便读者查阅。一书有多人题跋者,以其所在原书位置序次。题跋释文后,附以题跋者的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