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物语》第一篇“话文物”中,野岛刚评述了《翠玉白菜》、《溪山行旅图》、《快雪时晴帖》、《毛公鼎》、《富春山居图》等37件台北故宫的重要馆藏,时而描写作品本身,更多的则是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些文物在战时的颠沛流离中所经历的故事。第二篇“谈故宫”中国,每一话都围绕着与故宫相关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特写了故宫的过去。“故宫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文化反映了中国所有的东西,中国人也通过文化反映了自己的历史和命运。”第三篇“访昔人”则通过专访故宫历任院长等社会人物,揭露了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吴中博物馆基本陈列”是围绕吴地万年文化展开叙事的展览,本书以吴中博物馆基本陈列为依托,通过导览、策展、观展三个部分,借助采访札记、图文说明、 资源融合等形式,对吴中博物馆如何策划、组织、制作、运营“考古探吴中”“风雅颂吴中”基本陈列进行了深入、详实的记录。书中不仅用采访对谈的形式呈现了各类人员参与展览制作的过程与细节,还邀请不同群体的观众以独立的视角表达观展感受,为读者全面呈现一座市县级博物馆如何策划制作高质量的基本陈列。
乾陵,唐代皇家陵园,关中乾州胜地。因山为陵,依托梁山之坚韧;仿城而筑,巧借长安之形制。凿山开洞,藏珍画壁,造屋雕像,天人合一。内外重垣,四门三阙,归引二圣神灵;两帝一陵,女皇威烈,开创历史典范。有唐一代,民族融合,国力强盛,繁花似锦,铸造了中华文明 的骄傲和自豪。东西互通,胡汉交融;都护守边,长安通明。乾陵的神奇选址、墓葬建筑、陵园制度、雕刻艺术、文化遗存、神秘故事无不显示出大唐的煌煌气象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本书选取乾陵精品文物约20件,生动讲述这些瑰宝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多维度揭示大唐文明艺术精髓,为读者了解乾陵,了解大唐历史提供了一本受众广泛的普及性读物。
一座博物馆是怎样诞生的?本书以对谈形式,全景式呈现湘博近10年设计、建设过程。陈建明、矶崎新、胡倩、杨晓、黄建成等行业领军人物,从博物馆学、建筑设计、空间展陈设计等专业角度出发,讲述由一个概念到一座场馆的落成,如何做到从一粒沙开始,到建筑、园林、展陈,甚至文创都有着湘博的精神和烙印的一体化设计。本书通过剖析湘博设计建造过程,为专业人士提供生动样本与可操作方案;同时通过 竞标、辛追夫人的安置、建筑师的奇特遭遇、T形帛画的展现、常设展的紧张筹备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领读者走到神秘有趣的湘博幕后。
在世界博物馆序列中,卢浮宫、英国博物馆、冬言博物馆以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 这四大博物馆以其拥有藏品之多、包揽文明种类之广以及研究人员队伍之精良著称于世。无论对于专业的艺术学者,还是普通的艺术爱好者来说,四大博物馆都是置身异国时不可绕开的艺术圣地。全书将中华文明放置于世界文明的框架中加以论述,以史为鉴,提醒国人莫要崇洋媚外,亦不可妄自尊大,使全书具有较广阔的视野、较开阔的格局。
集刊内容:一部大运河史,即半部中华文明史。大运河开挖、畅通与衰落,在程度上凸显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运行与发展轨迹。本集刊主要刊发以运河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包括运河开凿与疏通、运河区域经济发展、运河城镇与商业、运河区域生态环境变迁、漕运制度、运河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文章。集刊定位:本集刊拟发表靠前外运河学研究有影响、有特色的高层次、高水平专业性学术论文,成为运河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集刊加强与不同单位、不同学者之间的沟通、合作,促进运河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研究范围,增强研究活力,实现中国运河学研究的繁荣与兴盛。研究领域:运河史、运河区域生态与环境变迁、运河区域经济与社会、运河文化与遗产保护、运河城镇与商业、运河民俗与信仰、运河交通与工程、运河饮食、运河民
钢结构构件在服役过程中,受到外界荷载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疲劳裂纹易从应力集中处萌生、扩展。粘贴碳纤维符合增强复合材料补强,能够有效地改善钢结构构件疲劳性能。《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改善焊接结构和含缺陷钢板的疲劳性能研究/同济博士论丛》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补强含先天细小缺陷的焊接结构和不同程度初始损伤的构件展开研究,为不同形式补强钢构件疲劳曲线提供基础数据,为设计修缮提供理论依据。 《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改善焊接结构和含缺陷钢板的疲劳性能研究/同济博士论丛》适合土木、材料专业科研人员阅读。
《博物馆基础》是普遍适用于世界各地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基础工作手册,可以为那些专业人员稀缺、经济资源有限的博物馆提供良好的实践纲要,同时也可以作为博物馆员工和志愿者培训的基础工作教程。第三版《博物馆基础》在1993年版和2006年第二版基础上修订完成,充分考虑了近年来博物馆在经济、社会、文化和专业领域所经历的重要变化,内容覆盖面十分宽泛,形成8个部分、109个单元的框架结构,扩充了一百多张流程图和更新辅助资源的相关信息,其实用性大为增强。较之前版,首次引进中国的第三版《博物馆基础》更侧重于藏品的诠释和有效管理、观众的研究与服务,以及博物馆员工和志愿者、资产和资源的管理等。
《博物馆基础》是普遍适用于世界各地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基础工作手册,可以为那些专业人员稀缺、经济资源有限的博物馆提供良好的实践纲要,同时也可以作为博物馆员工和志愿者培训的基础工作教程。第三版《博物馆基础》在1993年版和2006年第二版基础上修订完成,充分考虑了近年来博物馆在经济、社会、文化和专业领域所经历的重要变化,内容覆盖面十分宽泛,形成8个部分、109个单元的框架结构,扩充了一百多张流程图和更新辅助资源的相关信息,其实用性大为增强。较之前版,首次引进中国的第三版《博物馆基础》更侧重于藏品的诠释和有效管理、观众的研究与服务,以及博物馆员工和志愿者、资产和资源的管理等。
黄道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全书约55万字,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收录了黄道革命生涯中创作的评论、散文、诗歌、信函等,中编黄道生前亲友的追忆和怀念文章,下编为研究黄道生平事迹和思想观点的文章。
《云南省博物馆员工及志愿者专业教育培训教程》介绍:云南省博物馆现每年观众50万人,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众”的理念,不断汲取和借鉴外先进博物馆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培养博物馆员工及志愿者人员,利用丰富的藏品,举办过不同内容的陈列展览,全面、系统地展示云南的社会历史文化面貌。为方便观众了解与参观,特编写此书,内容基本涵盖了博物馆事业的各个方面,在程度上是对云南省博物馆工作的系统总结。
《高速公路路基拓宽力学响应及桩承式加筋路堤应用技术/同济博士论丛》遵循“工程性状-损坏机理-工程对策-技术措施-影响因素-优化设计”的研究主线,对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路基路面的力学响应和桩承式加筋路堤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研究,并结合实体工程进行了处理效果的跟踪观测与实践验证。《高速公路路基拓宽力学响应及桩承式加筋路堤应用技术/同济博士论丛》的各项研究成果对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的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黄邦和先生是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拉美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经历过20世纪前半叶思潮激荡、战乱不断年代的他,亦曾是以笔作、针砭时弊、鼓舞国人抗战的新闻工作者。《黄邦和文集》收录了先生的一些真知灼见、往事回忆以及重要论述,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巴西史以及拉美史的发展轨迹,展现先生的高风亮节以指导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