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档案馆建设》以智慧档案馆为研究对象,是在作者有关智慧档案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智慧档案馆建设》从档案的起源谈起,介绍了档案的产生、发展沿革。研究了档案管理机构从传统形式到数字化再到智慧化的发展过程。对外数字档案馆、智慧档案馆的发展情况做了充分的调研。对智慧档案馆建设过程中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兴技术在智慧档案馆管理及服务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智慧档案馆建设》出版的目的是希望对智慧档案馆的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在书的后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智慧档案馆的建设思路和发展对策,展望了智慧档案馆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浙江省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精品介绍(第2辑)》是一套系列丛书,从2015年起分辑出版,每辑10册,每册介绍1项精品档案。我们从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中精心挑选,同时注重材料的真实、考证的严谨和叙述的准确,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档案的背景由来、内容价值以及管理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解读和揭示。
本书以版本为契入点,选择了五十位浦东名人的民国版本,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可折射出浦东地域的深厚文化底蕴。在这些名人中有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作家、艺术家、医学专家等,几乎囊括文化的所有门类,著作版本丰厚扎实自不待言。全书以姓氏音序排列,分上下两卷。收有人物小传及著作,所收版本完整齐全,****。
本卷档案资料主要有1922年前董事会会议记录、1922年以后的历次理事会(包括1923年到1942年152次理事会记录、内迁后11次理事会记录、战后复原153次到1952年第214次理事会记录、1952年以后10次常务理事会记录)、1916-1948年共26次年会上相关社务会议记录。
2002年以来,公共档案馆思潮与建设成为靠前档案界的热点话题。相对于欧美国家近一个世纪的公共档案馆建设历程来说,我国的公共档案馆建设刚刚起步。本书将系统梳理中外公共档案馆思想的演变历程、公共档案馆的形成机理与路径、公共档案馆的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与移动互联时代公共档案馆进一步发展、提升的策略。
为了规范做好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概论》重点对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的内容、设备、流程和要求等进行分析梳理,目的是为同行提供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的可操作方式方法;书中还专门增加了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的案例内容,供大家在工作中借鉴参考。
本书共16章,以电子文件的属性及电子文件管理活动的逻辑关系为主要线索展开。*章和第二章对电子文件、其管理的发展史及国内外现状做了简要介绍;第三章至第五章,对电子文件的一般属性进行了总结;第六章至第十章,根据电子文件管理活动的环节进行了介绍;第十章介绍了组织保障及建设;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就技术方面如何构建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
为了规范做好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概论》重点对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的内容、设备、流程和要求等进行分析梳理,目的是为同行提供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的可操作方式方法;书中还专门增加了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的案例内容,供大家在工作中借鉴参考。
《档案资源社会化:档案资源结构的历史性变化》是从社会大系统出发,对档案资源的发展进行全局和全面分析的宏观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具体来说,它以“档案资源结构变化”为主题线索,从各种碎片化证据中提取出论证逻辑,对档案资源结构所正在经历的历史性变化进行描述分析和原因分析,并在后针对档案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政策和主要措施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