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景展现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历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分析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新时代背景下,作者关于档案工作的新思考、新发展,不仅对我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记录史实、传承文化、弘扬正确价值观、提高档案领域干部队伍建设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丰富档案学理论,把对档案的认识再拓展、再深化、再升华,是反映新时代新十年档案工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适合档案工作者和研究者阅读,也可用作相关专业学生的参考书。
编著者张美生先生不仅收藏、赏鉴侨批,还对侨批进行研究,成果卓著。在本书中,他进一步澄清了侨批的定义:侨批通常被认为是 银信合一或合封 ,但笔者通过对比研究大量侨批实物和走访侨属,认为侨批不一定为银信合一或合封,故提出侨批为 银或银信 的观点。 银 指有银无信, 银信 指银和信。 而且,识见不一般。他认为:年代越久远,批封、批信齐全,没有残缺、未被污染的侨批就是好侨批。但从华侨寄批赡养亲人的角度来说,一封侨批就是一份爱和牵挂,皆为华侨故乡情结的体现,每件侨批都是有温度、有味道、有感情的,见信如见面,件件都是好侨批。
本书为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年初版《档案学概论》的第二版。在该版的基础上,本书突出了对档案学根本问题的解读和时代发展性的阐释,对整体结构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形成了“客体(档案)+主体(档案形成者、档案工作者、档案机构、档案利用者)+主体之于客体的管理活动(档案工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体系(档案学)”的总体结构。回答了有关档案、档案工作、档案活动的主体、档案学四个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构建了学术理性和时代特点相统一的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
《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立足大数据时代浪潮,对接国家治理和数字中国战略,洞察档案事业数字化数据化转型与智能化智慧化升级态势,归纳分析档案数据管理实践与运行障碍,着力探究档案数据的本质属性、演化机理、运行规律、要素价值和利用方式,深入解析档案数据治理理论内涵,科学构筑集质量控制、资源整合、共享利用、安全保障与运行机制于一体的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指导档案数据治理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科交叉与数智赋能,综合运用数据科学与社会治理理论,开辟档案数据研究新论域,系统创建档案数据治理理论知识架构,有效提高档案数据治理效率效能,推动档案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提升档案事业生态位、话语权与社会影响力。
档案工作规范体系是指导、鼓励、调节和保障档案工作的规制系统。其建设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档案成文规则系统建设,也就是档案法律制度建设,即档案法律、档案行政法规、部门档案规章、地方性档案法规及其他档案规范性文件的创制。二是档案成文规则落实推进系统建设,也就是档案行政管理能力或档案治理能力建设,即档案业务指导和档案行政监督工作的转型与效能提升。档案成文规则系统建设与档案成文规则落实推进系统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档案工作基本矛盾的动态发展性,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作为近代中国*早开放的区域之一,浙江地区保留了大量旧海关档案。浙江省档案馆馆藏的浙海关、杭州海关、温州(瓯)海关等海关档案,是中国旧海关档案的重要组织部分。这些文献包括大量关于当时当地浙江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革新等方面的内容,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近代浙江的历史发展,价值极为珍贵。基于此,浙江省档案馆编纂了《旧海关档案中的浙江记忆》一书,以本馆所藏浙江海关档案为主要史料,运用较为通俗的语言,结合约200幅珍贵档案图片资料,通过海关文献的视角,对外贸易、社会变迁、对外形象三个部分展现了近代浙江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程,有助于读者从新的角度重新解读和认识近代浙江发展的脉络。
本书为档案资料汇编,属于 中国科学社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 系列著作中的一种,主要内容是中国科学社自1916年至1948年召开的历次年会的开会情况,重点在于这些年会的总结报告和概况报道。将目前所见的中国科学社历次年会记录,经过收集、整理、选录、校注,汇编成书,供研究者和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藏抗战档案汇编分政治军事类、经济类、特载类三部分。因历史原因( 九一八事变 后,内蒙古东部地区很快沦陷,抗战档案留存甚少),入编档案主要是绥远地区(内蒙古中部)我党在大青山、蛮汗山及当时属于绥察行政公署管辖的丰镇、山西北部的平鲁、朔县领导抗战形成的档案。
景宁畲族自治县档案馆藏北洋档案为研究北洋时期地方政治、区域经济、基层社会秩序及整合等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该档案几乎包括从国家制度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其所反应的历史时期,正处于从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节点,恰可贴切反映历史转轨:基层政权建设既源自国家体制转型,而国家制度在基层落实又势必呈现在地化的 调适 ,民众社会生活的变化又 迟滞 于国家政治层面。整理与研究景宁畲族自治县档案馆藏北洋档案有助于弥补既往北洋史研究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路。
无
《档案记忆观的理论与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运用文献调查、实践调查、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等方法,梳理了档案记忆观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档案记忆观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涵,分析了国外记忆工程的特点与经验,总结了我国城市记忆工程和乡村记忆工程的模式、成绩与不足,提出了建设“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库的初步构想。本书丰富和深化了档案记忆观的理论研究,并为当前我国各类记忆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有益的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