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年初版《档案学概论》的第二版。在该版的基础上,本书突出了对档案学根本问题的解读和时代发展性的阐释,对整体结构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形成了“客体(档案)+主体(档案形成者、档案工作者、档案机构、档案利用者)+主体之于客体的管理活动(档案工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体系(档案学)”的总体结构。回答了有关档案、档案工作、档案活动的主体、档案学四个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构建了学术理性和时代特点相统一的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
《档案学名词》收录的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档案学名词,内容包括:总论、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档案文献编纂、档案保护、电子文件管理、历史文书、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档案事业史9个分支学科,共1682条。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1874 1949)是天津档案馆画报收藏、研究专家周利成及其学术团队历时20余年收集整理的中国近代画报资料集成和研究成果,几乎囊括了1874年至1949年中国近代出版的所有画报。包括图录提要卷(附画报存目提要)、报刊文论卷、公牍档案卷、中国近代画报史稿等内容。本书为《中国近代画报大系 公牍档案卷》,整理、点校、汇编民国时期历届政府机构对画报申请登记、审查、注册、监督、管理、检查、惩戒、取缔、复业等批示的档案资料。所辑档案为天津市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时间跨度为1913 1949年。主要包括新闻纸、杂志或通讯社声请登记、备案、变更登记等呈文、函,政府主管部门查禁、责令停刊或注销等训令、通知、函、代电,政府主管部门的法规条例、政令通告、调查报表、公文函电以及其他与画报、画
无
景宁畲族自治县档案馆藏北洋档案为研究北洋时期地方政治、区域经济、基层社会秩序及整合等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该档案几乎包括从国家制度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其所反应的历史时期,正处于从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节点,恰可贴切反映历史转轨:基层政权建设既源自国家体制转型,而国家制度在基层落实又势必呈现在地化的 调适 ,民众社会生活的变化又 迟滞 于国家政治层面。整理与研究景宁畲族自治县档案馆藏北洋档案有助于弥补既往北洋史研究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路。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藏抗战档案汇编分政治军事类、经济类、特载类三部分。因历史原因( 九一八事变 后,内蒙古东部地区很快沦陷,抗战档案留存甚少),入编档案主要是绥远地区(内蒙古中部)我党在大青山、蛮汗山及当时属于绥察行政公署管辖的丰镇、山西北部的平鲁、朔县领导抗战形成的档案。
本书为档案资料汇编,属于 中国科学社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 系列著作中的一种,主要内容是中国科学社自1916年至1948年召开的历次年会的开会情况,重点在于这些年会的总结报告和概况报道。将目前所见的中国科学社历次年会记录,经过收集、整理、选录、校注,汇编成书,供研究者和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变革,档案社会化媒体已成为记录人类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载体,并成为大数据时代的焦点。基于 外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现状分析,研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既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战略性步骤,也是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必然选择。本书主要研究了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机制,包括对新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的一体化研究;本书还研究了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路径,包括以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集成为目标,开展对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资源的信息组织、信息开发和信息利用的研究。
1854年英文版《上海年鉴》由北华捷报馆编印,作为上海的地方性年鉴,此书由当时在上海的英国人编辑,在20世纪之前中国年鉴稀缺的情况下,为后人保留了研究当时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情况的资料,弥足珍贵。本
本书是“中医药信息学丛书”的一个分册,是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医药图书馆学的研究专著,其是基于几十年中医药图书馆工作实践而编写完成的。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药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实践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概括论述了中医药图书馆学的概念及学科属性、产生和发展、研究对象及内容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至四章具体阐述了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中医古籍文献资源和中医药多媒体资源的概念范围、建设方法、应用进展等。第五至九章系统介绍了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中医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医药图书馆服务与用户教育、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中医药图书馆现代技术应用。第十至十一章综合分析了中医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发展趋势、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
《民国乡村建设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史料选编·编目提要》是2015年出版基金项目“民国乡村建设: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史料丛书”之一,为每一则档案拟定标题(原件均无标题)或予以归并、撰写提要、统一编号、分类编排,为学者检索查阅提供方便。主要包括八部分内容: 部分为华西实验区综合文书,包含华西实验区综述资料、乡村建设计划、工作制度、工作报告、财务运行状况、会议记录、乡村建社工作经验谈和工作日记等。第二部分为华西实验区组织结构及人事,包含对华西实验区组织系统的概述和社学区的介绍,以及人事制度、人事管理、人事变动、人事资料和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等。第三部分为华西实验区乡村经济生产建设情况,包含合作组织的情况,农业生产建设实验情况,涵盖了养殖业、手工业、水利等各方面内容。第四部分为华西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