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旨在提倡科学精神的手账型笔记本,精选 Nature 等12种著名的科学刊物(均来自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馆藏),对其历史及影响力进行介绍,呈现出精美的书影照片。它包括53个周历,每周页面下配有院士语录及诺贝尔科学奖得主 的名言。它不限某一年使用,你可从任何一年,任何一月,任何一周开启这个手账型笔记本。附送两年的不干胶日历,让你随便贴。手账既适合科研人员使用,也适合热爱科学的大众读者使用,让你爱上科学,更有效率。
藏书家-列传-山东省
昝亮主编的《藏书家》(第22辑)收录文章21篇 ,有刘浩敏的《中国印谱版框之美》、谢其章的《沦 陷时期文艺期刊经眼录(南京篇)》、赵俊杰的《随 性而为随喜而做》、彭震尧的《看到我就是看到 鬼 了》、韦力的《风雨藏书楼》(一)、王朋的《千 目庐钩沉》、刘蔷与王锷的《读书清华园钩玄古文献 》、邢蓝田的《藏书百咏》、王国香的《古籍编目随 记》等。 刘浩敏女史跟随印谱收藏大家林彰松先生治 学,目验广博,兼之才情斐然,作文深入浅出,尽揭 古人雅好。谢其章先生的文章一如其旧,旁征博引, 由点及面,娓娓道来,勾勒出沦陷时期南京地区出版 的文艺期刊之概况。赵俊杰先生是**赐稿,大作详 细讲述了其藏书的乐趣与艰辛,也如题目所示,其藏 书乃随性而为、随喜而作。彭震尧先生的文章深情回 忆了老一辈藏书家、史学家谢兴尧先
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在各级 门的重视下,本市中小学图书馆在馆舍、馆藏和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书是上海市57所中小学图书馆的工作案例集萃,也是目前本市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缩影,见证了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20年发展的辉煌历程。
大鹤山人郑文焯为晚清词学四大家之一,著名词学家、书画家、金石学家等。其传奇经历一直被世后文人所仰慕与讨论,是传统文人的重要代表。郑文焯不仅有深厚的文学造诣,更有极高的艺术审美观。目前仅见其词学出版物,但关于郑文焯的艺术观的文献资料尚未见。此次整理出版郑文焯自用印集可概观与讨论郑文焯的艺术观、补充文献价值。从闲文印章更可见其人生观。以往存世印谱仅存建国后上海书店编辑《大鹤山人自用印谱》(非正式出版物),仅存49印。此次从书画原作、原钤印谱、手稿藏书等扫描收集郑文焯自用印147印,为目前所见zui全印集首次面世。收集工作长达五年,过程严谨。此次收集之外,将可考证出的印作作者一并列出,多为篆刻大家,部分含边款记事,可见证、补充郑文焯不同时期的交往历史。
《藏书家》第 21 辑刊载了 26 篇文章。陈灿峰先生的《印谱:余事见文心》一文重点介绍了沪上著名印人、藏谱大家王哲言先生收藏的印谱。读罢此文,深切地感受到印谱之美,正如作者所云 印谱之美自外而内 是文人艺术的精华所在 印谱之美自外而内 。胡桂林先生的《这柬儿权作言儿代》分享了自己收藏的旧笺纸片与老信封,尽显中国的生活的细腻、雅致。周叔弢先生是藏书大家,藏品佳。爱书之人必富爱书之事。沈津先生以经周氏藏、批、校的《前尘梦影新录》为例,展示了周氏的藏书之好。周叔弢先生是藏书大家,更在于其 书藏天下 之识。周氏所刻之书颇多,均可谓嘉善之本,其中明纸印本《宣和宫词》即为一代表,详述俱见胡艳杰女史一文。谢其章先生钟情于民国期刊,大作《沦陷时期文艺期刊经眼录(上海篇)》即描绘了沦陷时期上海的期刊出版
本书收录2014年江苏省“册府千华”展览古籍100余种,每种古籍著录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等丰富信息,并配以精美书影,以飨读者。
本书从中国文化遗产传承、中国学术史、文献传播、知识管理等新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以前目录学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重要人物、重要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考证。全书围绕从公元前8世纪到1949年目录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阐述。与以往目录学史著作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一是改变过去将书目发展史等同于目录学史的做法,从学科出发研究文献、目录与目录学发展的关系,总结目录学发展成就;二是将目录学置于社会背景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揭示目录学对于学术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三是从思想史的角度,重点探讨目录学思想,揭示目录学发展规律。
四库系列丛书已出版多种,比如我社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乃为历代典籍之汇集,为文献工作者提供极大便利,然品种较多,查找亦较繁琐。本书将已出版的十八种四库系列丛书书目汇于一编,编制索引。著录已出版的全部“四库系列丛书”书目,计著录古籍20000余条,包括《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至十二集》《四库未收书辑刊》《文津阁四库全书》《文澜阁四库全书》等。是书将已出版的“四库系列丛书”目录汇于一编,编制书名、著者索引,再编制书名著者索引字头笔画和拼音检字,便于读者查找。是书可作为版本目录学研究者以及图书馆人员的工具书之用。
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资料数量较大,为了方便读者了解上海市档案馆的有关情况,《上海市档案馆指南》专章介绍这些资料的基本情况。为了方便读者查找,全书按档案形成年代的不同和立档单位性质的不同,分成若干节。按资料的不同,分节介绍综合资料、革命历史资料、报刊、外文资料等的情况。另编制附录,以帮助读者了解有关信息,包括:上海市档案条例;上海市档案馆查阅服务指南;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名册,收录所有已经开放和准备开放的档案全宗名单;上海市档案馆编研出版成果一览表等。本书除了方便查档者对馆藏档案资料的整体结构和相关内容有一个概要的了解,对于从事上海近现代和当代史各科研究以及史志书写的研究者、工作者而言,也是一部很重要的参考资料。
近年来,智库已经成为一种优选现象,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加强智库建设。在当前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进程中,要借鉴靠前有名智库发展经验,吸取其教训,就应对靠前有名智库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和认识,厘清智库体系在这些国家政治决策中的运行逻辑。美国作为现代智库制度的发明者,是现代智库发展时间很长、数量很多、种类很为齐全、影响力很大的国家,尤其值得研究借鉴。基于这个出发点,本书主要对美国智库研究理论及其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智库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了解其运行规则和程序,为我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刊是由 图书馆( 古籍保护中心)主编的,以全国古籍善本普查为基础,主要介绍古籍善本的基本情况,对古籍善本进行全方面的提要,是 的版本目录学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本书是第六辑,本辑内容主要包括 珍贵古籍书志和书目书志选刊,按经、史、子、集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数十种古籍善本。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0)》一书由辽宁省博物馆组织编写。《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0)》分为“回忆与怀念”“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研究与鉴赏”“博物馆工作与研究”“史料与研究”等五个栏目。《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0)》文章由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工作在文博一线的同仁撰写,主要为以辽宁地区为主的考古新发现及研究、出土文物研究、传世文物鉴赏、博物馆学研究、历史文献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性论文。文章发表的新材料、阐述的新见解、提出的新问题,供业内人士和历史、文物爱好者探讨研究。
本书是“上海主题”出版物研究中心编辑的第二种年度《上海主题书目》。收入2017年中国(不含港台地区)出版的以上海为主题内容的、具有 标准书号的纸质图书,分政经法律、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文教生活、科卫生态等部分。以上海图书馆馆藏、 图书出版在版编目中心(CIP)书目为基础编制。著录包括书名、作者、版别、版次、开本、书号、页码、定价、提要等项目。本书旨在落实文创五十条,建成文化上海,以出版物为纽带,展示上海文化阵地。
常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数千年来文明之火在这里传递,上承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随着唐宋时期常州地区的自然改造和经济发展,常州发展成“中吴要辅,八邑名都”。明清时期 是得到了“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的赞誉。“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主要陈列了常州在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历史和变迁,反映了常州的历史文化,共展出各类文物1200余件。本书收录各类文物100余件,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分成史前常州、延陵季子、齐梁故里、中吴要辅、儒风尉然五大单元介绍常州的历史文化, 、多角度地展现了常州的悠久历史和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