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家-列传-山东省
本书是系列丛书《文津学志》的一种,包括七个专栏,分别是纪念周叔弢诞辰130周年专栏、文献整理与版本研究、书籍史研究、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金石文献整理与研究、外文文献整理与研究、文献保护研究。本书作者包括图书馆界专家以及馆内外在文献整理、版本研究、古地图、金石研究以及文献保护领域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中青年馆员和学者。纪念周叔弢诞辰130周年专栏收入周叔弢先生孙辈周启乾、周启群回忆祖父生平事迹的文章以及陈红彦、李国庆、朱克理、沈艳丽等人撰写的感怀周叔弢先生的文章。
本书译自被美国博物馆学界应用广泛的教师手册,书中的研究和案例聚焦馆校结合的博物馆教育,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开辟博物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大学研究所、基层学校、博物馆机构、音像档案资料馆等开展项目 的实用操作指南。 本书作者团队均来自美国各地一线博物馆教育的实践和研究者,他们的职业经历和专业经验汇聚在本书的写作中,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书的章节编撰理论与实践并重,有助于专业教师和博物馆教育实践者及该专业领域的学生了解美国博物馆教育前沿发展、教学策略和实施成果,并提供可供真实可循的实践案例模板。此外,编写团队的写作风格精彩纷呈,实例的描述和分析均有精辟见地,同时书中还附有大量辅助解释说明性的图表、贴示等。不容赘言,本书是集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的丰硕成果。
本书内容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编为 校情与区情 。分别介绍华东师大和普陀区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况。第二编为 校区交往纪事 。主要梳理和记述自1924年以来华东师大及其前身大夏大学与普陀区一百年来在教育协作、科技服务、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第三编为 历史人物与普陀 。主要记述工作和生活在普陀区的长风新村街道的华东师大一村、二村和三村,以及前身大夏大学一批著名学者、红色翻译家、教育家、科学家和青年革命家等事迹。第四编为 往事与普陀 。充分发掘和利用档案史料,精选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在大夏大学的演讲以及大夏师生参与革命活动。第五编为 校区合作与交流档案萃编 。通过发掘馆藏档案,遴选部分校区战略合作框架、深化校区融合发展、共建国家级科技园、共建 国际教育科技园 、共建二附中普
这是一个旨在提倡科学精神的手账型笔记本,精选 Nature 等12种著名的科学刊物(均来自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馆藏),对其历史及影响力进行介绍,呈现出精美的书影照片。它包括53个周历,每周页面下配有院士语录及诺贝尔科学奖得主 的名言。它不限某一年使用,你可从任何一年,任何一月,任何一周开启这个手账型笔记本。附送两年的不干胶日历,让你随便贴。手账既适合科研人员使用,也适合热爱科学的大众读者使用,让你爱上科学,更有效率。
本书围绕科普场馆产业发展能力,借鉴科普产业统计指标、地区科普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科普场馆产业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要素,设计科普场馆产业能力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选取具有典型性、标志性的科普场馆,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数据,采用定性和能力,提出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分析我国典型科普场馆的产业发展能力提出新时代促进我国科普场馆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的建议本书可供科学与技术教育、科学技术哲学博物馆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科普机构研究人员及对科技馆、博物馆感兴趣的人群阅读、参考。
《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成都市公共图书馆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图书馆发展策略,传统文化保护及传承,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丁颖著的《都市语境与鲁迅上海创作的关联研究》在更为切近的文化语境中,敞开或“照亮”不多加以言明但实质上存在的意义关联。将鲁迅看作是多重文化语境下多元创生并加以审视的对象,在社会历史动态变迁的源流上,加强鲁迅与上海之间或遇合或?牾微观细部的考察,寻找到一位职业作家融入都市所需面对的所有历史情境,深入探讨以都市空间、殖民境遇、文化环境为代表的上海都市语境对作家的都市写作、文化思考、精神选择的影响,深入挖掘鲁迅后期创作在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特殊价值,在鲁迅所提供的非主流都市文学的分析和探讨中,凸显出鲁迅作为“边缘知识分子”永不停伫而又独立不依的精神质素。
本书对大数据及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基本理论、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大数据环境下影响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大数据环境下中外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实践及问题、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大数据环境下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比研究等研究方法,资料较丰富,内容结构体系较合理,研究结论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