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情评论》,以先贤投身图书文化事业之精神为感召,立足当下,瞻望未来,期以促成图书馆界、学术界、教育界及相关企业、平台融合互通之势,打破学科畛域,而以更大视野看待现代图书馆事业之发展。 创刊号发起 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变化与发展转型 专题,共商当代图书馆的未来可能。其他栏目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以 史料 专栏首次亮相的彭柏山先生《中国现代文学史讲稿(第三部)》手稿整理版和朱晓江作《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中国近现代名人手札大系 第7、8卷周作人致各家函写作时间补正》最为亮眼。
本书选取了首批50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典型案例,基本按照现代产业学院的总体情况、建设举措及成效、创新点及特色、应用及推广情况四个方面进行编排,集中展示其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特色举措和建设成效,力求客观真实、全方位地展现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风貌与特色。 本书内容扎实、编排新颖,可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教育机构、现代产业学院等单位参考。
《战后美国联邦公共图书馆政策演变研究(1946—2006)》共分为两大部分, 部分以美国联邦公共图书馆法的发展过程为线索,从历史纵向发展的角度依次介绍了从1946年诞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示范议案》,到1956年颁布实施的《图书馆服务法》,再到1964年《图书馆服务与建设法》和1996年颁布实施的《图书馆服务与技术法》这样一个联邦公共图书馆法的发展演变历程。第二部分专门分析20世纪70—90年代影响联邦政府公共图书馆法发展的几种因素,是联邦政府在公共图书馆法律发展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战后的20多年里,美国联邦公共图书馆法的理论主要是依靠美国图书馆协会这样一个图书馆专业机构来制定完成。而在20世纪70—90年代,联邦政府开始有意识地主动探索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理论。联邦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联邦政府图书馆机构 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