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就像一块补丁,贴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最初裂开豁口的地方。 弗洛伊德 ○ 一本回忆录 胡言乱语和自省理性的奇怪混合体 不曾有人像施瑞伯这样疯狂、有如此生动的幻觉,同时又如此详细清晰地记述了自己经历的一切,这些文字直接出自理智与疯狂的边界。 ● 一部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在疯狂想象力的丰饶之中,蕴含着一种令人惊赞的文学性 施瑞伯首次打破了精神病患者被凝视、被阐释的宿命,用法律文书式的严谨与动人心魄的诗意书写了他的妄想世界,在这里, 疯狂 成为一种主动的、生产性的叙事力量,写就了一部关于人类精神坚韧不拔的崇高论著。 ○ 一部严肃的神话作品 被一切熟悉的真实之物弃而不顾后,他通过妄想发明了一个复杂的神话世界 施瑞伯将精神崩溃升华为自我神圣化的创世叙事,以性别转换的荒诞仪式与末
《心理病理学》(第8版)生动地介绍了异常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侧重于循证的临床实践和新兴的前沿研究。两位作者托马斯 奥尔特曼和罗伯特 埃默里既是心理学教授,又是精神科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实践经验;这本《心理病理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丰富的案例研究,是颇受学界好评的心理病理学专业的教材。作者结合每种精神障碍的背景来介绍精神疾病的研究方法和治疗,呈现了心理病理学的前沿理论和研究结果。全书围绕学生学习的方式及认知规律来组织,力图帮助读者从生物、心理和社会视角理解每种精神障碍。每种具体障碍的章节都以相同的框架和结构展开,开篇是概览问题,然后是一两个拓展的案例研究。接着讨论症状、诊断、发病情况、病因和治疗方法。尤其是最后的 获取帮助 专栏,提供了心理问题求助的详尽建议和
苏珊 诺伦-霍克西玛的《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是一本系统描述心理病理学的教科书,结合了心理病理学的前沿研究,重视实证和多元化,并清晰地陈述了相关的生物学基础。此书影印自该教材的*版(第6版),反映了DSM-5的诊断标准。 全书共16个章节,依次为:异常心理和行为一瞥,异常的理论与治疗,异常的评估和诊断,研究方法,创伤、焦虑、强迫及相关障碍,躯体症状障碍和分离障碍,心境障碍和自杀,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人格障碍,神经发育障碍与神经认知障碍,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进食障碍,性障碍,物质使用和赌博障碍,健康心理学,精神健康与法律。此书还附有关于批判性思考的讨论、术语表,以及参考文献。另外,书中不仅加入了多幅美丽生动的精美图片,还设立了多个独立的模块,如非常人物、批
变态心理学 又称为 异常心理学 ,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 变态 是相对于常态的概念, 而非人们自定义的 变态 ,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精神障碍,本书涉及的病症主要是焦虑障碍、心境障碍、性心理障碍、儿童心理障碍等。在内容上有别于市面上同类图书,增加了深度,除介绍症状名称、症状表现外,还探究了病因和治疗方法,同时对疾病的背景做了分析考。本书每一章末尾部分设置 非常态电影院 栏目,介绍了7部电影和1部短片,并对电影所讲的变态心理简要分析,力求为读者呈现真实而使用的变态心理学知识。
顾瑜琦主编的《变态心理学(第2版)》一书归纳了以往变态心理学的精华,在参阅国内外*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临床医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共同编写而成。2013年5月,美国精神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了*新版本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在DSM-5中,既取消了一些诊断名称,调整了一些诊断归类,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诊断类别。另外,新的版本还对一些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有鉴于此,《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些诊断类别和诊断标准就有必要进行修改,以反映变态心理学领域*新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所以,DSM-5的诊断分类和诊断标准贯穿修订版全书,是国内**本以DSM-5诊断类别为主线而编写的《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有意思的分支,探究的是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 本书是隋岩老师《变态心理学》系列图书第5部,与前面几部不同,本书更加关注人的命运。 这本书里介绍的都是逝去的天才,也是众生眼中的疯子。有的人在艺术上自成一格,成了一代大师,如梵 高;有的人恣意妄为,以个人生命实践艺术理想,如王尔德;有的人走在时代之前,敢言他人不敢言,行他人不敢行,如波伏娃。这些人具有特殊的心理气质,像躁狂抑郁症、自恋型人格、双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