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煤气灯操纵 : 给女性的反PUA指南
    •   ( 225 条评论 )
    • /2023-12-01/ 中信出版社
    •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成为煤气灯操纵者的目标? 家庭、工作或社会生活里埋藏着哪些煤气灯操纵的隐患? 如何敏锐地识别煤气灯操纵,摆脱情感虐待,获得疗愈和重生? 心理学博士、综合创伤治疗师阿梅利亚 凯利在这本写给女性的疗愈指南里,全面剖析了 煤气灯操纵 的确切定义和运作方式。她结合10个典型案例,分析7种常见的煤气灯操纵手段,帮助我们识别和解决家庭、亲密关系、社会等不同背景下的心理操纵。 阿梅利亚 凯利在本书中详细拆解了30种心理学疗愈工具和技巧,深入浅出地说明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摆脱有毒关系的捆缚,每一个读者都可以跟随她的指导进行自我练习,夺回自尊、自爱和自我掌控权。 《煤气灯操纵》既是一项抵抗煤气灯操纵的康复计划,也是一本警示情感虐待潜在危险的预防指南。无论你是否经历过情感虐待,你都可以从中习得自

    • ¥43.5 ¥58 折扣:7.5折
    • 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
    •   ( 1100 条评论 )
    • [美]玛莎·斯托特Martha Stout) /2021-10-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连环杀人犯 杀死老人的保姆 荼毒生命的恐怖组织 疯狂屠杀犹太人的希特勒 为金钱而结婚、不关心孩子的男人 心怀怨恨、给邻居找麻烦的老妇人 性侵女同事、犯欺诈罪的公司总裁 通过欺骗病人来打击同事的心理医生 这两群人之间有什么联系?答案:他们都是反社会人格者! 杀人犯、连环杀手、大规模杀戮狂人身上明显的暴力特征和巨大的社会危害性,让我们很容易辨认出他们是反社会人格者。但我们通常意识不到、也分辨不出身边真实存在的大量 非暴力型反社会人格者 。他们通常不会公然违法,所以法律拿他们没什么办法。他们以普通人的面目隐藏在你周围,随时可能伸出魔爪,毁掉你的生活! 作者是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专家,专门为受过心理创伤的人提供治疗。25年来,她治疗过数以百计的成年人,他们大多数都遭遇了反社会人格者的控制

    • ¥46.6 ¥59 折扣:7.9折
    • 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治疗笔记
    •   ( 215 条评论 )
    • 于洛生 /2023-04-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这本书是一份详实、细腻、具有生命温度的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原原本本地写出了自己的治疗过程,黑夜汹涌而来,夺去了他心灵的生命,带走了他的浪漫和智慧。在许多个暗潮涌动的夜里,蜕变为一个心灵的探路者,与姐姐一起探索出了 话疗 的治疗方法,成功地实现了 自救 。将走向人心的嶙峋歧路化为一条林荫路,并且将此方法惠及他人,成为 救人 的心灵医生。这本书不仅是抑郁症患者治疗方法的总结,在他探索的足迹里渗透了个体生命的疼痛、思索以及感悟,既有方法论的严谨又具有杂感随笔的亲和力。 成功的心理治疗会让阳光重新洒在你的生命里,让你发现真正的自己,认识这个世界。即便看到的都是暗影,也深信有光才有影,它藏匿在那里,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光。此时你便会进入极好的思维状态,从而实现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的转变。

    • ¥46.6 ¥59 折扣:7.9折
    • 破译疾病密码
    •   ( 1407 条评论 )
    • 柯云路 /2019-06-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一个人身上的疾病,全息缩影了一个人的自然、社会属性的全部特征。该书把疾病放在一个大的系统中去考察,把人的生理、心理与人的全部社会生活环境,与自然、与整个宇宙通融起来考察。在这种整体的考察中,获得对疾病新的、更高的认识。作者在肯定和继承已有医学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其独特的见解、深入的剖析会使现代人在对疾病的认识方面,受到颇多震动与启发。

    • ¥30 ¥38 折扣:7.9折
    • 数字化孤独 社交媒体时代的亲密关系
    •   ( 626 条评论 )
    • [美]米歇尔·德鲁因 /2023-10-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封面、版权页、条形码: 内容介绍: 著名心理学家的研究观察手记 ╳ 现代人亲密关系的诊断书 直面当代社会的 亲密饥荒 解读科技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影响 ◤为什么技术越发达,联系方式越简单,我们的孤独感越强烈?◢ ?知名心理咨询师 李松蔚 崔庆龙 诚意推荐 ?《新科学家》杂志2022年度非虚构图书 普通人每天接触手机2617次,重度手机用户每天接触手机5427次。 当人成为 科技人 ,一场旷日持久的 亲密饥荒 正在蔓延。 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的研究观察手记。从童年时代的 拥抱饥渴症 到中年夫妻的 性欲不匹配 ,从后疫情时代的 孤独大流行 到互联网造就的新型 全景监狱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米歇尔 德鲁因描绘了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发展阶段的 亲密饥荒 现象,帮助人认识自身处境和问题,提醒 数字化孤独

    • ¥48.9 ¥62 折扣:7.9折
    • 关系陷阱:如何与自恋的人相处
    •   ( 1494 条评论 )
    • 温迪·T.巴哈利 著 /2020-10-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虽然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想选择自恋的人当朋友或另一半,但当人们不可避免地进入自恋者的交际圈,不得不与自恋者一起共事或生活时,迎面而来的挫败和沮丧会推动他们寻找改变的路径。自恋的人往往 深爱 自己,对别人的需求、感受和想法不屑一顾,没有主动改变的动机,更难以被别人改变,因此越来越多深受其害的人希望通过心理自助来提升自己识别和应对自恋者的能力。 本书原著温迪?T.贝哈里(Wendy T. Behary)是知名的自恋问题专家。她通过大量案例深刻剖析自恋者的内心戏和人际互动模式;带你了解与自恋者互动中的常见陷阱和应对策略,使你在与与自恋者交往中可以主张自己,免于陷入被动;教你识别危险的自恋者,启动逃跑计划,免受伤害。

    • ¥43 ¥59.8 折扣:7.2折
    • 为什么总是感觉被掏空:如何应对“心理内耗”(“欧洲年度报社”荷兰《忠诚报》重推作者)
    •   ( 332 条评论 )
    • [荷] 威廉姆·范·德·本德 著,常江涵 译 /2022-07-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新的一天才开始,你就已感到疲惫,生活对你来说似乎就是乏味、枯燥的不断重复。体力不济让你开始逃避社交活动,虽然还能勉强应付工作,但却一直无精打采、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时常想请病假。 你的思绪很乱,难以平静下来 压抑的情绪、无法调和的失控感,甚至出现睡眠障碍。 你是否频繁陷入难以遏制的疲惫与空虚之中,仿佛身心都被掏空了?那是因为你的内在精神能量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耗殆尽,你因此陷入超负荷的负面状态。 在本书中,作者结合专业的医学知识、实际案例,以及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精神能量管理体系,将内在精神能量比作精神电池,并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行为和活动分为4种类型,帮助读者分辨生活中提供或消耗能量的事件和途径,从而更好地调整身心状态。 积极能量给予方式:那些能增加能量的活动或事

    • ¥41 ¥52 折扣:7.9折
    • 走出心智误区:直面复杂世界的领导力
    •   ( 720 条评论 )
    • [爱]珍妮弗?加维?贝格/著,杨毅/译 /2021-11-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领导者们会问: 我意识到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影响我的直觉判断,但我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在我毫无头绪的时候,如何才能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我们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基于成人发展、复杂性理论和领导力咨询方面的丰富经验,珍妮弗 加维 伯格发现了五种常见的 心智误区 ,分别是:简化故事的心智误区、感觉正确的心智误区、渴求共识的心智误区、渴望掌控的心智误区和捍卫自我的心智误区。通过本书,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这些本能反应如何将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引向错误的方向,还将获得行之有效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我们走出误区,提升直面复杂世界的领导力。

    • ¥37.9 ¥48 折扣:7.9折
    • 共情时代
    •   ( 71 条评论 )
    • [荷兰]弗朗斯·德瓦尔 /2023-04-01/ 湖南科技出版社
    • 贪婪已经过去,共情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性自私吗?当我们从生物性的角度评判社会问题,我们往往基于人类自私的属性,但我们不该忘记,人类天性中同时有另一些特质,将人与人紧紧凝聚在一起,调整彼此的步调,关怀弱者,帮助他人。因此,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能够感同身受,这种能力植根于漫漫历史长河。本书记载了一个世界著名的灵长类动物学家对人类道德起源问题引人入胜、浅显易懂的考察,它挑战了一直以来人类对该问题基本的假设。

    • ¥49.8 ¥59 折扣:8.4折
    • 情绪管理心理学
    •   ( 710 条评论 )
    • 鞠强 著 /2020-03-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具体描述了导致个体主观幸福度下降的15个认知错误,这些认知错误不但存在与意识层面,而且存在于潜意识层面;批判了导致个体和周边亲密人群产生巨大负面情绪体验的5个负面人格;也介绍了基本的情绪管理理论和方法。

    • ¥30.3 ¥42 折扣:7.2折
    • Digitale Depression 数字抑郁时代:新媒体如何改变我们对幸福的感知
    •   ( 408 条评论 )
    • [德]萨拉·迪芬巴赫 丹尼尔·乌尔里希 译者:张骥 /2022-09-01/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在微信上时刻保持联系、刷微博战斗在吃瓜前线、打卡记录自己的每项进步、刷短视频观察世间万象 是的,你很忙、很充实,每时每刻都在与世界连接,然而你真的幸福吗? 技术让生活前所未有地便利,但与此同时,你也需要和所有好友比拼步数、被各路大神贩卖焦虑、和意见不同者激情对线,甚至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遭受网暴。你的神经被社交app上的小红点牵动,你越想紧跟潮流、展现完美的自己,就越容易感到疲惫和压抑。在不知不觉中,你已被新媒体所绑架。抑郁,成了数字时代的流行病。 技术如何改变人的心智和幸福感,是迪芬巴赫和乌尔里希多年来的研究主题。在本书中,他们直面时代的弊病,剑指隐藏在高科技背后的幸福陷阱。哪些设计激化了攀比和嫉妒?什么东西令人既上瘾又空虚?线上的讨论习惯蔓延到线下会带来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彻底的

    • ¥41 ¥52 折扣:7.9折
    • 正念第八天:正念团体带领与自我修习一本通
    •   ( 244 条评论 )
    • 李波 /2021-01-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十多年来,李波教授带领学生、社会人群、抑郁及焦虑群体、监狱司法系统人员等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正念练习,总结了修习体验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东方文化背景进行阐释和引导。全书分八章,每章对应一次正念课程训,从细致入微的习练法门,到跨越千年的思考与领悟,循序渐进地引导练习者体会正念训练的方法和意义,改善自身的心智健康水平,并掌握带领正念认知团体的具体方法。

    • ¥35.3 ¥49 折扣:7.2折
    • 原生家庭的进化
    •   ( 466 条评论 )
    • [ 美] 大卫·史都普(David Stoop) , [美 ] 詹姆斯·曼斯特勒 (James Masteller) /2020-08-01/ 华夏出版社
    • 本书作者以其心理辅导多年的经验指出,许多我们以为的个人问题,其实都可以在原生家庭找到端倪,原生家庭不只使我们成为今日之我,更可能影响到我们自己所建立的家庭。在原生家庭中埋藏已久的伤害、费力掩饰的家丑、心照不宣的家庭秘密、全家努力编织的家庭神话,以及随之而来的愤怒、否认、忘却、怪罪等等情绪,需要一一得到正视和疏导,从而在内心深处与原生家庭和解。和解的过程,从认清伤害和情绪,理性表达、设定界限,到*后愿意完全释怀,绝不会是一蹴可就的,但是通过和解的过程,我们都可能在不完美的家庭,找回完整的自己。

    • ¥40.1 ¥49.8 折扣:8.1折
    • 当我们走进心理咨询室(来自触动200万读者的壹心理人气专栏)
    •   ( 241 条评论 )
    • 壹心理 /2022-11-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为什么在亲密关系中,一些人总是扮演 受害者 的角色?为什么一些人总是习惯讨好别人,对所有事情都感到抱歉?一直否定自己的乖乖女,该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创伤,在过去的伤痛中重塑自我?自我内耗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怎样将无尽的匮乏感拒之门外,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疗愈自己? 22个鲜活的故事,带领我们走进心中 隐秘的角落 。在心理咨询室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自己真实、脆弱的一面:忍耐与释放、脆弱与强大、成功与逆境、混乱与意义,心理咨询的过程伴随着结束与开始的交织。当我们进入咨询室,意味着我们决定结束被束缚的生活、拯救被淹没的自我,同时也象征着改变的开始。 从咨询师的亲身讲述中,我们得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工作的,来访者身上漫长而让人动容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后当咨询师以来访者

    • ¥46.6 ¥59 折扣:7.9折
    • 我是谁: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思维(探索社会心理学丛书)
    •   ( 419 条评论 )
    • 戴维·迈尔斯琼·特韦奇 译者:侯玉波,廖江群 /2020-07-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人们不断向我们揭示人是社会性动物。但这种哲学式的指引无助于缓解我们纷繁复杂的现实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实证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恰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为我们刻画出社会性动物的细节。 戴维 迈尔斯和琼 特韦奇的 Exploring Social Psychology 以 社会思维 社会影响 和 社会关系 为主题,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近百年来社会心理科学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该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大部头教科书的编写方法,将每个有趣的话题组织成10 000 字左右的篇幅,以符合人们长时注意的习惯时长,获得阅读的 完成感 。为了更加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我们在保留模块化编写优点的同时,在新版的改编中将500多页的原书按上述三个主题拆分为三个小本。 本书《我是谁: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思维》,便来自 Exploring Social Psychology 的*编 社会心理学导论

    • ¥42.9 ¥55 折扣:7.8折
    • 语言产生:心理语言学的视角(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
    •   ( 667 条评论 )
    • 张清芳 /2019-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三大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研究方向,而语言产生是心理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书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国际上语言产生研究的理论模型、研究思路、新进展以及发展趋势,并重点介绍了国内研究者在此领域的成果和贡献。 语言产生包括口语产生和书写产生,多数研究关注的是口语产生过程。本书共分为十一章,*章阐述了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第二章至第八章阐述了口语产生方面的研究,第九章和第十章阐述了书写产生方面的研究,第十一章阐述了心理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趋势,与*章的内容呼应。在每一章的撰写中,强调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实验现象与其理论发展之间的关系。

    • ¥49.1 ¥68 折扣:7.2折
    • 从玫瑰到枪炮: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关系( 探索社会心理学丛书 )
    •   ( 452 条评论 )
    • 戴维·迈尔斯琼·特韦奇 译者:侯玉波廖江群 /2020-07-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人们不断向我们揭示人是社会性动物。但这种哲学式的指引无助于缓解我们纷繁复杂的现实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实证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恰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为我们刻画出社会性动物的细节。 戴维 迈尔斯和琼 特韦奇的 Exploring Social Psychology 以 社会思维 社会影响 和 社会关系 为主题,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近百年来社会心理科学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该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大部头教科书的编写方法,将每个有趣的主题组织成10 000字左右的模块,以符合人们长时注意的习惯时长,获得阅读的 完成感 。为了更加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我们在保留模块化编写优点的同时,在新版的改编中将500多页的原书按上述三个主题拆分为三个小本。 本书《从玫瑰到枪炮: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关系》,便来自 Exploring Social Psychology 的第四编 社会关

    • ¥45.2 ¥58 折扣:7.8折
    • 改变或免疫: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影响(探索社会心理学丛书 )
    •   ( 254 条评论 )
    • 戴维·迈尔斯琼·特韦奇 译者:侯玉波廖江群 /2020-07-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人们不断向我们揭示人是社会性动物。但这种哲学式的指引无助于缓解我们纷繁复杂的现实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实证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恰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为我们刻画出社会性动物的细节。 戴维 迈尔斯和琼 特韦奇的Exploring Social Psychology以 社会思维 社会影响 和 社会关系 为主题,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近百年来社会心理科学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该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大部头教科书的编写方法,将每个有趣的主题组织成多个10000字左右的模块,以符合人们长时注意的习惯时长,获得阅读的 完成感 。为了更加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我们在保留模块化编写优点的同时,在新版的改编中将500多页的原书按上述三个主题拆分为三个小本。 本书《改变或免疫: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影响》,便来自Exploring Social Psychology的第三编 社会影

    • ¥42.9 ¥55 折扣:7.8折
    • 论恐惧
    •   ( 290 条评论 )
    • [美]玛莎·纳斯鲍姆/著,谢惠媛/译 /2021-11-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自2016年美国大选以来,许多思想家认为美国处于政治危机之中。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纳斯鲍姆赞同当前的美国确实陷入了令人忧虑的政治危机。但与其他思想家不同,她着力于从情感的角度来审视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具建设性 的解决思路与方案。在纳斯鲍姆看来,这场政治危机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移民、女性和在种族上占少数的人感到畏惧,制造不必要的敌意;另一方面体现为对民主未来深感恐慌,人与人之间陷入相互报复、妖魔化的困境,而非致力于展望未来,寻求具建设性的合作方案。而潜藏在危机背后的情感支撑乃是恐惧。这种情感往往与愤怒、谴责及嫉妒等消极情感相交织,并在政治上体现了要求人们顺从与服从的君主专制,因而不利于培育互惠、尊重或信任等体现民主的精神,有碍于形成理性的慎议,同时也难以促成具建设性的合作。鉴于此,

    • ¥46.6 ¥59 折扣:7.9折
    • 放空——冥想三分钟,轻松一整天
    •   ( 24 条评论 )
    • 曹露祥 张路斯 /2024-01-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来自工作、生活的种种干扰和冲击,让我们的内在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压力、焦虑甚至恐惧,使身体越来越沉重,效率也越来越低。通过冥想,我们可以及时地清除这些内在的淤堵,让身心重新轻盈起来。 本书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冥想,以及做冥想的基本方法;之后,分别介绍了如何通过冥想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缓解不明原因的疼痛、化解内耗、消解恐惧,以及如果通过冥想来疗愈悲伤、疗愈情感创伤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面临的问题和需求,有选择地去练习和应用。书中不仅提供了相关心理问题的根源分析和案例,还提供了完整的冥想引导语,使读者可以从根源上寻求自己内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书适合正处于压力和焦虑状态下,或者刚经历过情感创伤的读者阅读和练习。

    • ¥47.2 ¥59.8 折扣:7.9折
    • 蜂巢思维: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
    •   ( 505 条评论 )
    • 萨拉·罗斯·卡瓦纳 /2020-08-07/ 中信出版社
    • 我们常常一起感动,一起愤怒;我们会同时爱一个人,也会同时讨厌一个人。 我们是社会动物,我们的思想、观念、对现实的感知,都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所同步。每个人都像身处一个巨大的蜂巢之中,共享一种思想、一种情绪、一种观点。 这就是蜂巢思维。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由我们所选择的群体讲述的故事塑造的。我们感知的内容,并不仅仅取决于独立的经历,还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群体。我们会下意识地寻找和自己有共同品味、信仰、文化或者兴趣的群体,并乐于通过这些来定义自己。 微博、微信、脸书、推特,这些社交媒体扩大了个体与群体的关联,这既让个体能积极构建共识、带领群体共生,也让个体更易陷入极 端化或阴谋论的包围,带来致命的后果。 因此,当我们只与自己选择的群体交往时,当我们所在的群体固化了我们的世界观,失去了和其他群

    • ¥43.5 ¥58 折扣:7.5折
    •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
    •   ( 2102 条评论 )
    • 罗伯特·W.费尔斯通 等 /2020-10-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内心的批评声是我们内在破坏性的力量,正是它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导致了我们生活中的诸多麻烦:它制造羞耻和内疚,让我们无法充分展示实力获得学业或事业的成功;它通过失灵的防御机制,束缚我们获得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和真正的亲密关系;它驱使我们用依赖或成瘾的方式逃避或切断痛苦的感受,给我们带来了更多不必要的痛苦和不幸;它让我们重蹈原生家庭的覆辙,不能胜任做足够好的父母;它限制了我们人生的宽度和深度,阻碍我们过更美好更有意义的人生。 《指责型人格自救指南》为你提供挑战和修正这股力量的方法,帮助你发现自己独特的潜力,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获得更幸福的人生体验。

    • ¥43 ¥59.8 折扣:7.2折
    • 关系重建:如何修复有裂痕的关系
    •   ( 343 条评论 )
    • [法]西尔维·田纳本Sylvie Tenenbaum) /2022-05-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在关系中,无论是出于对安全感的需要,还是对美好关系或结局的期待,当你企图改变或控制对方时,权力争夺的游戏便开始了:从劝告、邀请,到建议、规则,再变成责备、义务,产生怨恨、报复,再转为冷漠、疏离,信任感被破坏,内疚和自责也开始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悄悄地扮演加害者、拯救者和受害者三个角色。 对权力的欲望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力量,以至于会推动着关系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如果一段好的关系能放大我们好的一面,让我们进化,那么一段过度拉锯的关系会让我们怀疑自己或对方,伤害我们的自尊,或让我们产生无法表达的愤怒。以至于有时我们在这种交流中不再认识自己。后来,我们会说“我怎么能和他做朋友,爱他,信任他”,等等。面对关系中的裂痕,如何才能慢慢修复,重建亲密与信任? 本书作者通过探讨关系中的

    • ¥47.2 ¥59.8 折扣:7.9折
    • 恰如其分的完美
    •   ( 209 条评论 )
    • [德]斯特凡·德德里希斯 /2022-09-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 拼命努力试图把一切做到好,即便如此,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从不满足于自己的表现,总是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甚至因此陷入焦虑、抑郁。 纠结于细节、患得患失,因此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错过了好机会。 拼尽全力追求某个目标,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竭,却事倍功半。 如果你有上述体验,意味着你可能有过分追求完美的倾向。每个人都想变得更好,但不恰当的努力常常成为成功和幸福的阻碍。 如何实现恰如其分的完美?如何把追求完美变成我们获得成就、完善自我的动力而非限制?作者从亲密关系、身体健康、财富、事业、获得幸福等维度阐述了我们如何能够适度地追求完美,既努力向上成长,又不过分自我消耗。 阅读本书,你将收获一个即自律又懂得放松、即努力又能看淡得失的自己。

    • ¥47.2 ¥59.8 折扣:7.9折
    • 城市与压力:为什么我们会被城市吸引,却又想逃离?
    •   ( 458 条评论 )
    • 马自达?阿德里Mazda Adli) /2020-03-03/ 中信出版社
    • 根据预测,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将居住在城市里。但在城市生活的问题一直存在,城市生活的弊端越来越被人重视 噪声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以及由此导致的无处不在的压力。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压力是21世纪人类健康存在的严重威胁之一。 精神病学家和压力研究专家马兹达 阿德里在柏林夏里特医学院多年致力于 城市压力 课题的研究。本书中,作者指出,我们的话语体系一直将城市描述为令我们紧张并想尽快逃离的地方,城市压力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混杂有情感、经历以及想法。在某些情况下,压力会损害我们的精神以及身体健康。由压力引发的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城市对此并不能免责。作者分析了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并给出了一套城市压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找到适合

    • ¥43.5 ¥58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