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疏义 论语集注考证 孟子集注考证》内容需与《四书章句集注》配合阅读,是对《大学》《论语》《孟子》这四书中三书的词义训诂、文章义理之说明。金履祥研究《中庸》之著作,业已失传,这三部书作为金氏《四书》之学的沧海遗珠,弥足珍贵。在继承程、朱之学的基础上,注释精炼扼要,多有独到的发挥。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 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读史管见》全书三卷二十六篇,为清代有名女学者李晚芳所编选评点。此书书早在百年前就被传到日本刊行,而且一版再版,名声远播东瀛。安政三年(中国的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日本学者陶所池内为浪华书林群玉堂翻刻的《读史管见》校订并作序,序中盛赞李晚芳审视历史时,灵心准确像一架天平、眼光雪亮如一把火炬,其明晰的论断和超卓的见识,即使把司马迁从九泉下请出来,也会对这位敢于批评《史记》的妇人心服口服。该书为日人池内陶所(1814-1863)于江户末期校订之和刻本。
本书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选取《论语》中的精华思想进行了细致的释义和智慧解析,不但能够为文学爱好者提供若干研究线索,更便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论语》中的主张和所蕴藏的现代智慧,实为雅俗共赏之佳作。 本书汇集了孔子为人处世智慧的精髓,对于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如何学习等问题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论述,并且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读者更加深刻地领悟孔子言论中的智慧。翻开它,相信定能让你受益匪浅。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六篇图/东方画谱·宋代人物篇》是马和之根据《诗经·小雅》之《鸿雁之什》诗意而绘制的。《鸿雁之什》共十篇,分别为《鸿雁》《庭燎》《沔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干》和《无羊》,而作品仅录《鸿雁》《庭燎》《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无羊》六篇,其余四篇可能亡佚。每段画前书《鸿雁之什》原文,书画合璧,精彩动人。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六篇图/东方画谱·宋代人物篇》每幅图都十分精致,构图严谨,景物刻画生动形象,笔法流畅潇洒,设色清丽淡雅。此幅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全面的技艺,画路宽泛,无所不精。
《大戴礼记》与《礼记》一样,都属于礼学文献汇编,分别由西汉人戴德、戴圣叔侄所辑传。礼,是古人的行为规范。记,就是记录。所谓“礼记”,就是与礼有关的记录。据《隋书 经籍志》及郑玄《六艺论》(《礼记正义》引),《大戴礼记》原有八十五篇。今传本阙一至三十八、第四十三至第四十五、第六十一、第八十二至第八十五,共四十六篇;存第三十九至第四十二、第四十六至第六十、第六十二至第八十一(其中两第七十三,又误分第六十六篇为二),共三十九篇。三十九篇中,记孔子言语行事者七篇、引孔子语者二篇,记曾子语及行事者十篇,评论孔门人物者一篇、陈古礼者六篇、通论礼者二篇、记古事者四篇、记上古帝王世系者二篇、其他论文四篇;另有专记时令物候及天象的《夏小正》一篇,相传是夏代遗书。可见其确有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社
在当今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时代号角中的强音。然而,在对传统文化的性质了解不清,对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认识未明的情况下,如何传承?又如何弘扬?就《诗经》而言,如果不了解《诗经》的性质,不明白其中305首作品的创作情境,不知道《诗经》一书的编辑目的以及传承历史,就不可能真正读懂《诗经》、理解诗义,更不可能真正明白《诗经》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建构过程中曾经发挥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自然也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传承”与“弘扬”。那么,《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史话/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将揭开这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