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陈寅恪先生经典文集套装,包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柳如是别传》《元白诗笺证稿》,全五册。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涉及中古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与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关的内容,涵盖了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化史、语言文字学等与中古史相关的诸多领域,显示了陈寅恪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西文化的关系等问题的卓识见解。 《柳如是别传》主要内容包括缘起、河东君*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附带问题、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附:河东君嘉定之游、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每一章都详细分析论证。本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有著述中影响*的一部。 《元白诗笺证稿》是陈寅恪先生 以诗证史
陈寅恪集之一种,分上、中、下三册。以柳如是和钱谦益的姻缘为核心,考察明清之际社会与思想文化之变迁,揭示历史存亡关头的士人心灵和生命形态。作者通过研究 红妆 之身世与著作,藉以揭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是作者在 失明膑足 的晚境中,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心血结晶。
原题《钱柳因缘诗释证稿》,为陈寅恪*后一部著作,也是陈先生所有著述中在体量、写作时间、体例完备程度、影响力上的登峰造极之作。全书写作历时十年,先生在目盲体弱的情况下口述,由助手黄萱笔录成书。本书以史证史,探究了秦淮名妓柳如是传奇的一生,特别是其与大学者钱谦益之间的姻缘纠葛,综合运用传、论、述、证的方法,熔史料、诗笔、议论于一炉,考察了存亡之时士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选择,展现了明末清初社会形态与思想文化之变迁,充满了家国兴亡哀痛之情。
1
《唯余笔墨情犹在 赵孟頫传》是一部以宋元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主人公的传记小说。 这部作品新见迭出,予人以多方面的启迪。作者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一位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屹立潮头的艺术巨擘的鲜明形象,同时也通过大量与赵孟頫相关的重要的文学、艺术、文化活动的追述,解读了中国文学艺术史与文化史上鲜为人知的关键细节,值得关注艺术思想发展历程的读者细细品味研读,从中得到启示。
年轻的曾国藩,家境普通,天赋一般。但他不甘平庸,持续改善,终成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成为近代以来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 曾公乃国人精神典范 。 梁启超称赞曾国藩为 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 ,对于他的遗著则是 一日三复 。 传忠书局版《曾文正公家书》经过李瀚章、李鸿章兄弟精心编校,它不仅仅是 千古完人 曾国藩家书的集结,同时还通过对家书篇目的整理,用曾国藩书信的形式将曾国藩一生的人生轨迹、教子思想的脉络完整地呈现给读者。《家书》采用以时间为序的编排方式,即和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同步;而其全面展现曾国藩一生的编辑意图则从其中收录的少部分给非曾国藩家族成员的书信得以侧面印证,如曾国藩给湖南巡抚骆秉章的书信节选,给欧阳牧云等的信,均写于
《鲁迅是一种力量》收录了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鲁迅研究的各类文章,共分为三辑: 辑主要是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十年间的论文与讲演,包括《鲁迅论“三教合流”》《鲁迅的文化观与改造国民性思想》等多篇针对某一主题所进行的深入分析;第二辑为21世纪以来作者在某些鲁迅主题活动中所作的讲话,以及接受《人民论坛》《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访谈;第三辑则涵盖了多种文体,主要为作者写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短文、诗歌、贺信与发刊词等等。在本书所收录的四十余篇文字中,作者从艺术、宗教、风俗、传统文化建设等多个不同的切入点出发,对鲁迅笔下的文字以及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为展开了深厚历史眼光关照下的探索与总结;而在充满学理性的探讨之外,在感怀鲁迅的多篇讲话与诗文中,字里行间则又透露出作者在感
《鲁迅是一种力量》收录了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鲁迅研究的各类文章,共分为三辑: 辑主要是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十年间的论文与讲演,包括《鲁迅论“三教合流”》《鲁迅的文化观与改造国民性思想》等多篇针对某一主题所进行的深入分析;第二辑为21世纪以来作者在某些鲁迅主题活动中所作的讲话,以及接受《人民论坛》《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访谈;第三辑则涵盖了多种文体,主要为作者写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短文、诗歌、贺信与发刊词等等。在本书所收录的四十余篇文字中,作者从艺术、宗教、风俗、传统文化建设等多个不同的切入点出发,对鲁迅笔下的文字以及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为展开了深厚历史眼光关照下的探索与总结;而在充满学理性的探讨之外,在感怀鲁迅的多篇讲话与诗文中,字里行间则又透露出作者在感
《鲁迅是一种力量》收录了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鲁迅研究的各类文章,共分为三辑: 辑主要是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十年间的论文与讲演,包括《鲁迅论“三教合流”》《鲁迅的文化观与改造国民性思想》等多篇针对某一主题所进行的深入分析;第二辑为21世纪以来作者在某些鲁迅主题活动中所作的讲话,以及接受《人民论坛》《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访谈;第三辑则涵盖了多种文体,主要为作者写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短文、诗歌、贺信与发刊词等等。在本书所收录的四十余篇文字中,作者从艺术、宗教、风俗、传统文化建设等多个不同的切入点出发,对鲁迅笔下的文字以及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为展开了深厚历史眼光关照下的探索与总结;而在充满学理性的探讨之外,在感怀鲁迅的多篇讲话与诗文中,字里行间则又透露出作者在感
《唯余笔墨情犹在 赵孟頫传》是一部以宋元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主人公的传记小说。 这部作品新见迭出,予人以多方面的启迪。作者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一位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屹立潮头的艺术巨擘的鲜明形象,同时也通过大量与赵孟頫相关的重要的文学、艺术、文化活动的追述,解读了中国文学艺术史与文化史上鲜为人知的关键细节,值得关注艺术思想发展历程的读者细细品味研读,从中得到启示。